-
公开(公告)号:CN115092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60946.5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锂电池负极比容量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合成了由十二硫醇诱导的自组装MoS2纳米粒子,其具有独特的纳米结构,具体为尺寸形貌一致、内部距离短,比表面积大、内部传输距离较短以及电导率高等物化性质,保证了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高比容量、高倍率性能以及锂离子传输的可逆性,应用硫化钼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为600mAh/g,库伦效率高达98%,为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高比容量、长循环稳定的负极材料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09296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660946.5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锂电池负极比容量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合成了由十二硫醇诱导的自组装MoS2纳米粒子,其具有独特的纳米结构,具体为尺寸形貌一致、内部距离短,比表面积大、内部传输距离较短以及电导率高等物化性质,保证了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高比容量、高倍率性能以及锂离子传输的可逆性,应用硫化钼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为600mAh/g,库伦效率高达98%,为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高比容量、长循环稳定的负极材料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33573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27537.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6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0℃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宽温区锂盐二氟草酸硼酸锂作为锂离子供体,添加抗高压氧化性、利于负极成膜剂的氟代碳酸乙烯酯和与锂离子形成有效配位的亚硫酸二甲酯助溶剂,结合具有高吸附性能的甲酸异丁酯助溶剂,获得具有低凝固点、粘度低和高锂离子电导率的低温电解液,有效改善对锂离子在低温下的传输和扩散,构筑稳定的SEI界面,抑制锂枝晶的形成,进而使得低温电解液在‑70℃下稳定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76029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55121.5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硅酸盐高温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吸波材料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吸波材料加工复杂、成本较高、吸波性能较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一、SiO2气凝胶的合成;二、高温合成SiO2-铁氧体复合材料,得到SiC-铁氧体/碳质材料高温吸波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设备要求低,产率高;所用硅源和金属盐原料廉价易得,通过调节硅源和镍盐、铁盐或钴盐的浓度可以改变气凝胶和铁氧体的形貌;本发明的吸波复合材料在特定微波频段内如X波段(8-12GHz)和Ku波段(12-18GHz),其反射损耗均低于-5dB,最大反射损耗达到-14dB,具有高介电损耗、厚度较薄以及密度低的优点。同时其吸波强度和吸波频段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918163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49851.X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K3/00
Abstract: 一种SiC@SiO2@铁氧体高温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高温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吸波材料制备工艺复杂、吸波范围较窄、无屏蔽效应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吸波复合材料是以SiC为核,核外包覆SiO2层,在SiO2层上粘附着铁氧体粒子。制法:一、碳化硅表面预处理;二、合成包覆二氧化硅的碳化硅SiC@SiO2;三、SiC@SiO2经敏化、活化后,在碱液中与制备铁氧体的盐、强还原剂进行反应,然后再焙烧,得到SiC@SiO2@铁氧体高温吸波复合材料。本材料在8~12GHz波段和Ku波段的反射损耗均低于-5dB,最大反射损耗达到-14dB,可用于吸波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181639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11049851.X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K3/00
Abstract: 一种SiC@SiO2@铁氧体高温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高温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吸波材料制备工艺复杂、吸波范围较窄、无屏蔽效应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吸波复合材料是以SiC为核,核外包覆SiO2层,在SiO2层上粘附着铁氧体粒子。制法:一、碳化硅表面预处理;二、合成包覆二氧化硅的碳化硅SiC@SiO2;三、SiC@SiO2经敏化、活化后,在碱液中与制备铁氧体的盐、强还原剂进行反应,然后再焙烧,得到SiC@SiO2@铁氧体高温吸波复合材料。本材料在8~12GHz波段和Ku波段的反射损耗均低于‑5dB,最大反射损耗达到‑14dB,可用于吸波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34684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11284361.8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Q17/00
Abstract: 一种SiC‑铁氧体/碳质材料高温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吸波复合材料,综是要解决现有的吸波材料加工复杂、成本较高、吸波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吸波复合材料是由铁氧体、碳化硅和碳质材料组成;制备方法:一、碳化硅表面预处理;二、将亲水性碳化硅、制备铁氧体的可溶性盐、氟化物、沉淀剂、碳质材料、硅烷偶联剂、醇和水混合均匀,经水热合成后得到前驱体;再将前驱体焙烧,得到该吸波复合材料。它在8‑12GHz的X波段达到90%吸收,其反射损耗均低于‑10dB,最大反射损耗达到‑28dB。可用于地面核反应堆系统的监控、原油勘探、环境监测及航空、航天、雷达、通讯系统、大功率的电子转换器及汽车马达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34684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84361.8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Q17/00
Abstract: 一种SiC-铁氧体/碳质材料高温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吸波复合材料,综是要解决现有的吸波材料加工复杂、成本较高、吸波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吸波复合材料是由铁氧体、碳化硅和碳质材料组成;制备方法:一、碳化硅表面预处理;二、将亲水性碳化硅、制备铁氧体的可溶性盐、氟化物、沉淀剂、碳质材料、硅烷偶联剂、醇和水混合均匀,经水热合成后得到前驱体;再将前驱体焙烧,得到该吸波复合材料。它在8-12GHz的X波段达到90%吸收,其反射损耗均低于-10dB,最大反射损耗达到-28dB。可用于地面核反应堆系统的监控、原油勘探、环境监测及航空、航天、雷达、通讯系统、大功率的电子转换器及汽车马达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33573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1527537.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6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0℃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宽温区锂盐二氟草酸硼酸锂作为锂离子供体,添加抗高压氧化性、利于负极成膜剂的氟代碳酸乙烯酯和与锂离子形成有效配位的亚硫酸二甲酯助溶剂,结合具有高吸附性能的甲酸异丁酯助溶剂,获得具有低凝固点、粘度低和高锂离子电导率的低温电解液,有效改善对锂离子在低温下的传输和扩散,构筑稳定的SEI界面,抑制锂枝晶的形成,进而使得低温电解液在‑70℃下稳定安全运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