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906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23537.2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热流扩散跟踪的缺陷精准检测光热融合成像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目前红外热波成像检测过程中热流横向热扩散作用造成的缺陷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热波时频特征的离散余弦‑卢卡斯卡纳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热波特征的时频域变化过程的准确跟踪,并采用逆向重构的方法构建缺陷的平面平面尺寸。最终可以实现复合材料及金属材料等缺陷尺寸检测误差<2.5%。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84544.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相位控制阵列激光集束激励的光热三维特征重构系统和重构方法。所述重构系统包括计算机、多通道数据线、第一数据采集卡、第二数据采集卡、第三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集成器、多通道信号输出线、激光器电源、冷却水管、制冷器、光纤集束、准直镜、第一偏振片、样件、二维移动台、第二偏振片、磁力座、焦平面红外热像仪、升降台、BNC数据线以及以太网线。该系统采用相位控制阵列式激光集束对样件进行主动热加载,阵列式激光集束中单个激光束均可独立受到独立控制,可以实现对样件热流的空间调制,进而可以实现对缺陷尺寸的高精度检测,缺陷检测偏差控制在5%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6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784544.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相位控制阵列激光集束激励的光热三维特征重构系统和重构方法。所述重构系统包括计算机、多通道数据线、第一数据采集卡、第二数据采集卡、第三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集成器、多通道信号输出线、激光器电源、冷却水管、制冷器、光纤集束、准直镜、第一偏振片、样件、二维移动台、第二偏振片、磁力座、焦平面红外热像仪、升降台、BNC数据线以及以太网线。该系统采用相位控制阵列式激光集束对样件进行主动热加载,阵列式激光集束中单个激光束均可独立受到独立控制,可以实现对样件热流的空间调制,进而可以实现对缺陷尺寸的高精度检测,缺陷检测偏差控制在5%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65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823537.2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热流扩散跟踪的缺陷精准检测光热融合成像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目前红外热波成像检测过程中热流横向热扩散作用造成的缺陷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热波时频特征的离散余弦‑卢卡斯卡纳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热波特征的时频域变化过程的准确跟踪,并采用逆向重构的方法构建缺陷的平面平面尺寸。最终可以实现复合材料及金属材料等缺陷尺寸检测误差<2.5%。
-
公开(公告)号:CN11899213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367103.1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引力波探测锁紧释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驱动解锁的空间锁紧释放机构及工作方法;该释放机构包括锁紧释放机构和载荷舱底板,锁紧释放机构设于载荷舱底板的上方;锁紧释放机构包括一级锁爪、锁舌、二级锁爪、三级锁爪、四级锁爪、扭簧、电磁铁和壳体,壳体设于载荷舱底板上,电磁铁设于壳体的内部,锁舌设于电磁铁上,一级锁爪、二级锁爪、三级锁爪、四级锁爪均与壳体连接,且四级锁爪、三级锁爪、二级锁爪、一级锁爪依次搭接设置,锁舌与一级锁爪抵接,扭簧设于一级锁爪、二级锁爪、三级锁爪、四级锁爪的挂孔上。在触发方式上,电磁铁触发,响应迅速、消耗功率小、冲击量级小、不会发生误解锁,且能在地面实现重复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8984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03073.9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绳驱动的双平台可重复空间锁紧释放机构,属于空间引力波探测装置的锁紧释放技术领域。解决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分离后间隙不受控、碰撞风险高、结构复杂等问题。它包括两组锁紧机构、基板、浮动下平台、浮动上平台和绳驱U型杆,两组锁紧机构对称设置,且下方连接与基板固连,浮动上平台架于两组锁紧机构上端的锁紧工作空间内,浮动下平台位于基板下方。本发明实现分离后,已完成功能的缆绳、碟簧等触发和作动元件均保留在平台端上,且可重复使用,不会产生废弃物,也不会影响航天器后续的工作。本发明的锁紧释放过程可重复操作,实现释放后,已完成功能的U型杆、压簧这种触发和作动元件均保留在平台端上,且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05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9874.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适应弹翼热变形的联动式锁紧释放装置,属于解锁分离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机械式锁紧释放机构存在的技术问题。它包括集中压紧释放机构、联动锁紧释放机构、驱动机构和主联动绳;主联动绳的一端通过使用压接端子与集中压紧释放机构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联动锁紧释放机构包括多个串联的单点锁紧释放机构,每个单点锁紧释放机构通过副联动绳分别与主联动绳进行压紧。本发明所述的联动式锁紧释放机构为了减小冲击,使用卷簧箍紧的方式进行承载,减小了结构储能,降低了冲击。本发明采用单点解锁带动多点解锁释放,实现了结构布局的灵巧化和多样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328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30578.2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2F12/00 , B22F10/28 , B22F12/41 , B22F12/50 , B22F1/107 , B22F10/50 , B22F10/36 , B22F10/366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10 , B33Y70/10 , H01Q17/00 ,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冶金、物理和信息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选取熔化墨水打印的复合结构制备系统及方法。解决常用技术形成的难于实现多种功能材料层级复合一体化构建,难以满足超材料或超表面隐身功能结构向轻薄化的问题。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控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激光扫描运动系统、工作台移动系统、分散液涂铺系统,软件控制系统包括激光扫描运动控制、移动台运动控制、模型分层及扫描路径规划、激光器参数控制与涂铺运动控制。本发明通过激光选区熔化墨水打印技术,实现对金属基顶层的高精度成形,本发明具备二次激光扫描与表面抛光功能,能够进一步改善成形层的表面质量、提升尺寸精度和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603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74293.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展收比的二级旋开翼,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解决了变形翼驱动及传动装置繁重、翼面变形展收比低和多级变形翼面气动外形连续性差等问题。本发明飞行器基体上设有第一级旋开翼、第二级旋开翼和气路控制系统;第一级旋开翼前端和飞行器基体铰接,铰接处设有一级气囊,一级气囊驱动第一级旋开翼展开,第一级旋开翼后端和第二级旋开翼连接;第二级旋开翼前端与滑块铰接,滑块滑动设在飞行器基体上,第二级旋开翼后端与飞行器基体之间设有串联式气囊,串联式气囊驱动第二级旋开翼展开。本发明对飞行器的质量和空间占用小,输出功率体积比高,响应快,易于控制,相比单独的金属气囊,提供了更大的驱动行程和转动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603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74090.5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金属气囊驱动的二级旋开翼,涉及航空技术领域,解决了变形翼驱动及传动装置繁重、翼面变形展收比低和多级变形翼面气动外形连续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飞行器基体上设置有第一级旋开翼、第二级旋开翼和气路控制系统;第一级旋开翼的前缘端部和飞行器基体铰接,铰接位置设置有一级气囊,通过一级气囊驱动第一级旋开翼展开,第一级旋开翼后端翼梁和第二级旋开翼活动连接,第二级旋开翼前缘端部和滑块铰接,滑块可在固定于飞行器基体上的滑轨上滑动,二者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二级气囊,二级气囊驱动第二级旋开翼展开。本发明结构简单,对飞行器的质量和空间占用极小,通过金属气囊驱动变形翼展开,输出功率体积比高,响应快速,易于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