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5301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924890.4
申请日:2023-07-26
IPC: G01N24/08 , G01N29/032 , A61B8/08 , G01N29/06 , G01N29/11 , G01N29/44 , G01N3/32 , G01N29/48 , G01S7/52 , G06N3/008 , G06T7/13 , G06T5/94 , G06T7/33 , G06T7/12 , G06N3/126 , G02F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非线性调频超声诱导的磁共振‑光子标记融合成像肿瘤组织光/机械性能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利用非线性调频超声作用组织,利用声辐射力产生剪切波,利用核磁成像探测剪切波相位获取组织机械性能,同时利用激光对组织进行照射,调制变化的剪切波实现光子标记,利用光学相机获取组织光学性能,最终通过该方法实现深度10mm,深度分辨率为20μm的组织机械/光学性能的一次性成像探测。该技术可为肿瘤早期识别及其性能进行量化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69530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24890.4
申请日:2023-07-26
IPC: G01N24/08 , G01N29/032 , A61B8/08 , G01N29/06 , G01N29/11 , G01N29/44 , G01N3/32 , G01N29/48 , G01S7/52 , G06N3/008 , G06T7/13 , G06T5/00 , G06T7/33 , G06T7/12 , G06N3/126 , G02F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非线性调频超声诱导的磁共振‑光子标记融合成像肿瘤组织光/机械性能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利用非线性调频超声作用组织,利用声辐射力产生剪切波,利用核磁成像探测剪切波相位获取组织机械性能,同时利用激光对组织进行照射,调制变化的剪切波实现光子标记,利用光学相机获取组织光学性能,最终通过该方法实现深度10mm,深度分辨率为20μm的组织机械/光学性能的一次性成像探测。该技术可为肿瘤早期识别及其性能进行量化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4720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77310.4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哈尔滨医科大学
IPC: G02B2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肝胆外科专用载物台,包括显微镜和载玻台,所述载玻台上设置有用于对载玻片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载玻台上设置有方便拿取载玻片的辅助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圆柱、蜗杆、旋钮、蜗轮和夹持部,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与载玻台插接,该肝胆外科专用载物台,通过设置的辅助组件和定位组件,在观测结束后需要拿取载玻片时,只需将托板插入载玻台,托板即可抵触使蜗杆与蜗轮分离,即可控制夹持部解除对载玻片的固定,并随着托板的插入,挡板带着载玻片向下移动,并可以控制两组挡板相互远离,处于挡板顶部的载玻片即可落在托板上,只需抽出托板即可带出载玻片,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425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23828.6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医科大学
IPC: G01N33/574 , G01N33/68
Abstract: 一种检测喉癌分子标志物及应用,它涉及疾病诊断标志物检测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目前缺乏有效检测喉癌诊断的标记物的问题,本发明以喉癌血浆相关分子标志物作为组合应用喉癌标记物以及试剂盒的开发,实现对高危人群早期喉癌的筛查,有利于提高喉癌早期诊断率。本发明发现喉癌患者血浆中IGKV1D‑16、IGHV5‑10‑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而在正常人中表达水平较低或不表达,单独检测血浆中IGKV1D‑16、IGHV5‑10‑1蛋白表达水平用于诊断喉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但将IGKV1D‑16和IGHV5‑10‑1蛋白联合应用于检测喉癌时,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96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35102.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用于沥青路面空洞病害识别的探地雷达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探地雷达图像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没有一种针对沥青路面空洞病害探地雷达图像进行质量评估方法的问题,本发明针对检测道路,获取检测道路的检测B‑scan图像,同时根据检测道路的设计文件建立对应的对照组正演模型,对照组是将检测道路的设计文件中的多层沥青路面结构改为单层路面结构;将对照组正演模型模拟得到的图像记为对照组B‑scan图像;然后根据SSIM‑S指标进行检测B‑scan图像的图像质量评估。本发明用于探地雷达图像的质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7586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87859.2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沥青混合料与轮胎交互加载式滚动阻力测试设备及方法,目前缺少能够准确模仿轮胎和道路之间滚动阻力的相关专用设备和规范系统的方法。本发明中主架体竖直设置,加载组件设置在主架体的顶部,托架设置在主架体的底部,托架的顶部设置有沥青混合料试件,测试轮胎竖直设置在主架体内,测试轮胎处于加载组件和沥青混合料试件之间,测试轮胎的一侧配合设置有扭矩控制组件,扭矩控制组件与测试轮胎相连接,加载组件的底部与测试轮胎相连接,测试轮胎在加载组件和扭矩控制组件带动下做出处于转动状态下的朝向沥青混合料试件的下移挤压动作或远离沥青混合料试件的上移脱离动作。本发明属于道路测试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7255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29119.3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昭通市宜昭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进行修复性能评价方法,本发明要解决乳化沥青雾封层在发挥作用过程中,乳化沥青的粘附性和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发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材料是由乳化沥青、预混液、水性环氧树脂和SBS胶乳混合而成,所述的预混液由环氧树脂固化剂、渗透剂和水组成,其中水性环氧树脂占乳化沥青质量分数的8%~12%,SBS胶乳占乳化沥青质量分数的3%~5%;该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材料的固含量为42%~48%。本发明通过加入水性环氧树脂对SBS乳化沥青进行改性,当沥青混合料遭受冻融损伤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迅速渗透到破损沥青混合料界面,重新为界面中的集料裹覆一层沥青膜,从而改善冻融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016111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0439437.8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9/04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声导波原理的钢板裂纹检测方法,涉及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检测方式不能做到对桥面无损的情况下检测桥面板中某些类型的裂纹,并且检测范围有限的问题。采用一个超声换能器既作为发射端又作为接收端在待检测钢板长度方向上进行移动检测,或者采用两个超声换能器分别作为发射端和接收端移动式检测U型肋和待检测钢板连接缝隙的缝隙长度上是否有裂纹,接收端能够采集到移动到不同位置时的超声导波信号,根据每个超声导波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相邻两个时域特征间的相关系数;根据步骤三获得的相关系数曲线,获得U型肋内部裂纹长度,完成对裂纹的检测。它用于U型肋和待检测钢板连接处的不可见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136243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13155.4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式沥青路面施工温度高精度连续检测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施工检测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对于沥青面层施工温度检测装置不能准确反映沥青混合料内部真实温度状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网络控制器、支架、测温组件和外场因素测试组件,测温组件与支架连接,所述外场因素测试组件和所述测温组件均通过数据线与网络控制器的数据接收端连接。本发明涉及路面施工检测技术领域。通过测温部分可实时连续检测沥青路面的表面温度;外场因素测试部分可随测温部分同步测试外场因素,基于采集到的外场因素数据,通过支持向量机的沥青路面内部高精度温度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沥青路面内部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96243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0926940.6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9/04 , G01N29/22 , G01N29/265 , G01N29/44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声导波方法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顶板疲劳裂纹检测系统,涉及无损检测与超声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正交异性钢桥面的检测时,难以在无损的情况下实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全面检测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导波方法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顶板疲劳裂纹检测系统,在不损害待检测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支架在待测板面下自由行走,带动换能器检测任一位置,从而达到全面检测的目的。本发明可实现对目前目视难以检测的区域的疲劳裂纹无损、自动、准确、高效、定量的检出,为后续修复加固提供必要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