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48652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025044.5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带多个偏转电场的无狭缝成像条纹管及其成像处理方法,涉及一种条纹管,为了解决目前的条纹管在没有光纤变换器和狭缝的情况下易引入“时间空间交叠”而导致无法成像的问题。在现有条纹管的内部增加两对偏转电压板,三对偏转电压板构成六棱柱的六个侧面,每对偏转电压板平行设置,每对偏转电压板中的一个偏转电压板接驱动电压信号,另一个偏转电压板接电源地。建立与条纹管获得的条纹图像相同大小的待恢复的空白图像,待恢复的空白图像包括多个待恢复点,遍历每一待恢复点,以待恢复点为原点在三幅条纹图像中沿各自偏转方向以相同速度搜索图像中的强度值,在三个搜索点同时获得相同的强度值时,确定待恢复点的强度值和距离值。它用于条纹管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01762817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1010300918.X
申请日:2010-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7/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7/89
Abstract: 基于激光成像的高分辨率海浪微尺度波探测方法,涉及潜艇探测领域,解决了目前探潜方法存在的探测面积小、扫描效率低及探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激光成像的高分辨率海浪微尺度波探测方法,它的过程为:激光器发射的激光被分束系统分为两束,一束由发射光学天线扩束后向目标物发射,另一束触发PIN管输出电信号,经延时器延时后触发条纹管开始工作;目标物返回的光信号由接收光学天线接收并发射至条纹管狭缝处,CCD探测器采集条纹管成像并将采集数据发给信号处理系统,经信号处理系统还原重构得目标物的三维图像。本发明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不足,可用于潜艇探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930074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300914.1
申请日:2010-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7/89
Abstract: 一种基于激光成像的海浪微尺度波探测装置,它涉及非声探潜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微波探测海表面波间接探潜探测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激光发射机、光学系统、随动系统、条纹管探测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分束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激光发射机输出光信号至分束镜,分束镜输出一路光信号经第一反射镜输入至条纹管探测系统的一个信号输入端,分束镜还输出另一路光信号至光学系统,光学系统输出光信号至随动系统,随动系统接收回波信号后输出至光学系统,光学系统输出光信号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输入至条纹管探测系统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条纹管探测系统输出数据至信号处理系统。本发明适用于海平面下潜艇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923161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66335.X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共光学系统共探测器的微光被动与激光主动复合成像的探测装置和方法,涉及成像雷达探测装置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主被动复合成像装置集成度不高、信息融合复杂以及融合度不高的问题,所述装置的光学系统出射的光能够聚焦到条纹管探测器的光电阴极上,再由耦合透镜接收条纹管探测器的荧光屏发出的光,由CCD相机拍摄。所述方法,它是基于共光学系统共探测器的微光被动与激光主动复合成像的探测装置实现的,一、激光器不发光,获得目标的微光被动像;二、激光器发射激光,获得目标的激光主动四维像;三、将目标的微光被动像和激光主动四维像复合,获取共光学系统共探测器的信息融合图像。本发明适用于微光被动与激光主动复合成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735651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245326.1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47
Abstract: 测量条纹管最小探测能量密度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涉及一种测量条纹管最小探测能量密度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目前的测量条纹管最小探测能量密度还不够用精确的问题。测量条纹管最小探测能量密度的装置,激光经过衰减片组衰减到足够小,经过窄带滤光片的光束经分束镜按一定比例分别分给光子计数器和条纹管。基于上述装置的方法,利用能量计和刀口仪测量此时条纹管光电阴极上的光斑半径ω;调整衰减片组的衰减率,使条纹管光电阴极上的入射光能量接近其探测极限,此时读取光子计数器上的光子数N信号;根据测得的光子数N信号计算光斑总能量I,利用公式计算最小探测能量密度A。它用于测量条纹管最小探测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48652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25044.5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带多个偏转电场的无狭缝成像条纹管及其成像处理方法,涉及一种条纹管,为了解决目前的条纹管在没有光纤变换器和狭缝的情况下易引入“时间空间交叠”而导致无法成像的问题。在现有条纹管的内部增加两对偏转电压板,三对偏转电压板构成六棱柱的六个侧面,每对偏转电压板平行设置,每对偏转电压板中的一个偏转电压板接驱动电压信号,另一个偏转电压板接电源地。建立与条纹管获得的条纹图像相同大小的待恢复的空白图像,待恢复的空白图像包括多个待恢复点,遍历每一待恢复点,以待恢复点为原点在三幅条纹图像中沿各自偏转方向以相同速度搜索图像中的强度值,在三个搜索点同时获得相同的强度值时,确定待恢复点的强度值和距离值。它用于条纹管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01923161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010266335.X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共光学系统共探测器的微光被动与激光主动复合成像的探测装置和方法,涉及成像雷达探测装置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主被动复合成像装置集成度不高、信息融合复杂以及融合度不高的问题,所述装置的光学系统出射的光能够聚焦到条纹管探测器的光电阴极上,再由耦合透镜接收条纹管探测器的荧光屏发出的光,由CCD相机拍摄。所述方法,它是基于共光学系统共探测器的微光被动与激光主动复合成像的探测装置实现的,一、激光器不发光,获得目标的微光被动像;二、激光器发射激光,获得目标的激光主动四维像;三、将目标的微光被动像和激光主动四维像复合,获取共光学系统共探测器的信息融合图像。本发明适用于微光被动与激光主动复合成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876709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311343.9
申请日:2009-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条纹管激光雷达成像探测系统,它涉及一种激光雷达偏振成像探测系统。它解决现有的激光雷达成像不能实时成像、无法同时获得目标的强度信息和距离信息的问题。系统输入的激光光束经格兰激光棱镜透射再经一号1/4波片透射后入射至扩束镜,经扩束镜扩束后入射至待测目标并在所述待测目标上散射后获得散射光,望远镜接收所述散射光并汇聚至二号1/4波片,透射后入射至渥拉斯顿棱镜,经渥拉斯顿棱镜透射后获得两束偏振状态互相垂直的偏振光,两束偏振状态互相垂直的偏振光分别入射至条纹管的两个狭缝中,CCD相机对条纹管的两个狭缝中的光束拍照并将图像输出至计算机中。本发明适用于军事上对目标的高精度探测和识别,尤其适用于隐藏的目标和伪装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2735651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45326.1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47
Abstract: 测量条纹管最小探测能量密度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涉及一种测量条纹管最小探测能量密度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目前的测量条纹管最小探测能量密度还不够用精确的问题。测量条纹管最小探测能量密度的装置,激光经过衰减片组衰减到足够小,经过窄带滤光片的光束经分束镜按一定比例分别分给光子计数器和条纹管。基于上述装置的方法,利用能量计和刀口仪测量此时条纹管光电阴极上的光斑半径ω;调整衰减片组的衰减率,使条纹管光电阴极上的入射光能量接近其探测极限,此时读取光子计数器上的光子数N信号;根据测得的光子数N信号计算光斑总能量I,利用公式计算最小探测能量密度A。它用于测量条纹管最小探测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806899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82796.9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7/89
Abstract: 用于对地形进行四维成像的条纹管紫外激光成像雷达探测系统及其成像方法,涉及地貌勘察领域,解决了现有手段无法获取地形高度信息、地形三维立体图像的问题。该系统由条纹管四维像探测装置和图像处理单元组成,条纹管四维像探测装置由激光器、发射光学单元、接收光学单元、条纹管探测器和CCD相机组成;成像方法为: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经发射光学单元扩束后,发射至目标地形表面,接收光学单元收集从目标地形表面返回的回波信号,并到达条纹管探测器的光电阴极上;再利用CCD相机捕获条纹管探测器荧光屏上的条纹像,通过图像处理单元进行四维像重构,获得目标地形表面的四维图像。本发明可用于对地形高精度探测及实时测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