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9236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610554989.X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01 , D06M11/50 , D06M11/65 , D06M13/127 , D06M13/332 , D06M13/335 , D06M13/364 , C08K9/02 , C08K9/04 , C08K7/06 , D06M101/40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表面接枝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存在基团接枝到碳纤维上少及碳纤维本体强度损失大的问题。方法:一、碳纤维表面环氧涂层的去除;二、碳纤维的氧化;三、碳纤维的还原;四、碳纤维表面接枝三嗪类树枝状分子,得到表面接枝三代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碳纤维。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表面接枝三代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碳纤维的表面能由碳纤维原丝的38.9mN/m升高到接70mN/m~75mN/m,提高了80%~90%,界面剪切强度增加了60%~65%。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碳纤维表面接枝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19236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4989.X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01 , D06M11/50 , D06M11/65 , D06M13/127 , D06M13/332 , D06M13/335 , D06M13/364 , C08K9/02 , C08K9/04 , C08K7/06 , D06M10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3/127 , C08K7/06 , C08K9/02 , C08K9/04 , D06M11/01 , D06M11/50 , D06M11/65 , D06M13/332 , D06M13/335 , D06M13/364 , D06M2101/40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表面接枝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存在基团接枝到碳纤维上少及碳纤维本体强度损失大的问题。方法:一、碳纤维表面环氧涂层的去除;二、碳纤维的氧化;三、碳纤维的还原;四、碳纤维表面接枝三嗪类树枝状分子,得到表面接枝三代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碳纤维。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表面接枝三代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碳纤维的表面能由碳纤维原丝的38.9mN/m升高到接70mN/m~75mN/m,提高了80%~90%,界面剪切强度增加了60%~65%。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碳纤维表面接枝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84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208705.2
申请日:2014-05-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3/335 , D06L1/00 , D06M101/40
Abstract: 一种利用芳基重氮盐体系对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对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的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生产效率低、易污染、成本高和同时纤维强度损失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一、清洗;二、芳基重氮接枝反应。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价格低廉,环保无污染,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本发明可应用于军事及民用工业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79020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39293.3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46 , D06M101/40
Abstract: 一种在超临界水中碳纤维表面生长TiO2NWs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改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在碳纤维表面生长纳米线需要高温环境,严重损伤碳纤维的本体强度和操作繁琐,不易实施的问题。方法:一、制备TiO2溶胶;二、碳纤维抽提处理;三、碳纤维的氧化处理;四、碳纤维表面TiO2薄膜的制备;五、利用超临界水热法在碳纤维表面生长TiO2NWs,得到表面生长TiO2NWs的碳纤维。本发明制备的表面生长TiO2NWs的碳纤维的界面剪切强度为96.0MPa~104MPa。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在超临界水中碳纤维表面生长TiO2NWs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48070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828189.3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3/358 , D06M13/144 , D06M13/268 , D06M11/50 , D06M11/65 , D06M13/127 , D06M101/40
Abstract: 一种在超临界甲醇中碳纤维表面接枝六亚甲基四胺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存在基团接枝到碳纤维上少,基团在碳纤维上分布不均匀,改性后的碳纤维与树脂的结合强度低的问题。制备方法:一、清洗;二、氧化;三、酰氯化;四、醇解;五、在超临界甲醇中接枝六亚甲基四胺,得到表面接枝六亚甲基四胺的碳纤维,即完成在超临界甲醇中碳纤维表面接枝六亚甲基四胺的方法。本发明得到的表面接枝六亚甲基四胺的碳纤维的界面剪切强度由原丝的64.9MPa提高到106.1MPa,提高了63.5%。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在超临界甲醇中碳纤维表面接枝六亚甲基四胺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450501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428701.0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利用过硫酸钾/硝酸银体系对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碳纤维的表面氧化方法存在材料力学性能损失较大,操作繁琐,不易实施的问题。方法:一、碳纤维表面环氧涂层的去除;二、配置过硫酸钾/硝酸银体系;三、过硫酸钾/硝酸银体系氧化碳纤维;四、清洗和干燥,即得到利用过硫酸钾/硝酸银体系表面改性的碳纤维。本发明利用过硫酸钾/硝酸银体系表面改性的碳纤维力学性能损失小,操作简单,易实施。本发明用于利用过硫酸钾/硝酸银体系对碳纤维表面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87532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419165.7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碳纤维表面接枝方法,涉及一种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存在的接枝小分子物质则反应位点少,接枝聚合物则易交联,改性后的碳纤维与树脂的结合强度低的问题。方法:一、碳纤维表面环氧涂层的去除;二、碳纤维的氧化;三、碳纤维的酰氯化;四、碳纤维表面接枝三聚氰胺。本发明在碳纤维的表面接枝三聚氰胺,反应位点多,为下一步的接枝等反应提供便利。另外三聚氰胺的分子量较小,与聚合物相比不易交联,具有非常好的分散性,可在碳纤维的表面进行均一性较好的接枝反应,从而有利于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提高。本发明用于碳纤维表面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90200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510239293.3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46 , D06M101/40
Abstract: 一种在超临界水中碳纤维表面生长TiO2NWs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改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在碳纤维表面生长纳米线需要高温环境,严重损伤碳纤维的本体强度和操作繁琐,不易实施的问题。方法:一、制备TiO2溶胶;二、碳纤维抽提处理;三、碳纤维的氧化处理;四、碳纤维表面TiO2薄膜的制备;五、利用超临界水热法在碳纤维表面生长TiO2NWs,得到表面生长TiO2NWs的碳纤维。本发明制备的表面生长TiO2NWs的碳纤维的界面剪切强度为96.0MPa~104MPa。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在超临界水中碳纤维表面生长TiO2NWs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469534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460902.9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L1/08 , D06M11/50 , D06M11/65 , D06L1/16 , D06L1/02 , D06M13/268 , D06M13/144 , D06M13/355 , D06M13/332 , D06M101/40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表面化学接枝改性的方法,它涉及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导致碳纤维力学性能损失大的问题。步骤:一、清洗;二、氧化;三、酰氯化;四、醇解;五、季铵盐反应。优点:一、碳纤维表面化学接枝改性后单丝拉伸强度损失0.79%~0.81%;二、碳纤维表面化学接枝改性后表面能由改性前29.5mN/m~30.2mN/m提高到54mN/m~56.2mN/m,提高了83%~86.4%,界面剪切强度由改性前64MPa~64.9MPa提高到102MPa~105MPa,提高了59%~61%;三、本发明成本低、危险性低和易于实施。本发明可获得六亚甲基四胺接枝的碳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415158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366098.2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有机硅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碳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少,与基体树脂浸润性差,从而导致碳纤维增强硅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粘合强度低、力学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为:一、氧化石墨的制备;二、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三、氧化石墨烯的氨丙基烷基化处理;四、碳纤维的表面功能化处理;五、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有机硅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有机硅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室温下的层间剪切强度可达到30.43Mpa,比未处理前提高了25.8%,扩宽了碳纤维、氧化石墨烯和有机硅树脂的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