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大截面加固震损柱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6515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183058.4

    申请日:2017-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8

    Abstract: 增大截面加固震损柱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以解决普通增大截面加固震损框架后,在罕遇地震下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的问题,它主要由自复位框架柱及框架梁组成,自复位框架柱主要由震损修复的框架柱及与其连接为一体的加固柱组成,加固柱由布置在混凝土内与框架柱固接的销键筋、与销键筋间隔布置的箍筋、与箍筋连接的纵筋以及锚固在地基与框架梁之间的预应力筋组成。施工主要步骤:一、构建加固区,二、布置预应力筋,三、成形自复位框架柱,四、柱下端开槽并加压灌入纤维水泥浆。

    增大截面加固既有柱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9355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1185487.5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增大截面加固既有柱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其实施方法,它涉及土木工程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普通增大截面加固既有混凝土框架后,在罕遇地震下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同时考虑加固后对原有使用空间影响的问题。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包括扩充框架柱,扩充框架柱固接在既有框架柱的侧面,扩充框架柱和既有框架柱组成自复位框架柱,扩充框架柱的内部沿高度方向设有孔道通孔,孔道通孔内插装有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固在扩充框架柱的上下两端。实施方法:布置钢筋;设置预应力筋;浇筑;张拉预应力筋;开槽灌浆。本发明用于混凝土框架的修筑。

    增大截面加固既有柱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9355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85487.5

    申请日:2017-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8 E04H9/025 E04H9/027

    Abstract: 增大截面加固既有柱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其实施方法,它涉及土木工程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普通增大截面加固既有混凝土框架后,在罕遇地震下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同时考虑加固后对原有使用空间影响的问题。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包括扩充框架柱,扩充框架柱固接在既有框架柱的侧面,扩充框架柱和既有框架柱组成自复位框架柱,扩充框架柱的内部沿高度方向设有孔道通孔,孔道通孔内插装有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固在扩充框架柱的上下两端。实施方法:布置钢筋;设置预应力筋;浇筑;张拉预应力筋;开槽灌浆。本发明用于混凝土框架的修筑。

    增大截面加固震损柱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6515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1183058.4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增大截面加固震损柱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以解决普通增大截面加固震损框架后,在罕遇地震下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的问题,它主要由自复位框架柱及框架梁组成,自复位框架柱主要由震损修复的框架柱及与其连接为一体的加固柱组成,加固柱由布置在混凝土内与框架柱固接的销键筋、与销键筋间隔布置的箍筋、与箍筋连接的纵筋以及锚固在地基与框架梁之间的预应力筋组成。施工主要步骤:一、构建加固区,二、布置预应力筋,三、成形自复位框架柱,四、柱下端开槽并加压灌入纤维水泥浆。

    一种加固震损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888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85483.7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一种加固震损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增设剪力墙加固震损混凝土框架后,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震损框架、柱侧后置剪力墙或柱间后置剪力墙和纤维水泥浆层;对震损混凝土框架的震损区域进行修复后,进行后置剪力墙施工时首先为纤维水泥浆层预留一定高度,然后进行墙体内部高强预应力筋布置、钢筋布置并浇筑墙体混凝土。待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进行张拉和锚固,并在墙底预留高度范围内压灌纤维水泥浆。本发明用于加固震损框架。

    一种加固既有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935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1185476.7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一种加固既有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增设剪力墙加固既有混凝土框架后,在罕遇地震下或超越罕遇地震水平的地震下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既有框架、柱间后置剪力墙和纤维水泥浆层;首先为纤维水泥浆层预留一定高度,然后进行墙体内部高强预应力筋布置、钢筋布置并浇筑墙体混凝土。待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进行张拉和锚固,并在墙底预留高度范围内压灌纤维水泥浆。本发明用于加固既有框架。

    一种加固震损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888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711185483.7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一种加固震损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增设剪力墙加固震损混凝土框架后,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震损框架、柱侧后置剪力墙或柱间后置剪力墙和纤维水泥浆层;对震损混凝土框架的震损区域进行修复后,进行后置剪力墙施工时首先为纤维水泥浆层预留一定高度,然后进行墙体内部高强预应力筋布置、钢筋布置并浇筑墙体混凝土。待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进行张拉和锚固,并在墙底预留高度范围内压灌纤维水泥浆。本发明用于加固震损框架。

    一种加固既有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9354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85476.7

    申请日:2017-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22 E04H9/027

    Abstract: 一种加固既有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增设剪力墙加固既有混凝土框架后,在罕遇地震下或超越罕遇地震水平的地震下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既有框架、柱间后置剪力墙和纤维水泥浆层;首先为纤维水泥浆层预留一定高度,然后进行墙体内部高强预应力筋布置、钢筋布置并浇筑墙体混凝土。待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进行张拉和锚固,并在墙底预留高度范围内压灌纤维水泥浆。本发明用于加固既有框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