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75860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0858888.6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3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粉旋流燃烧器,包括预燃室和燃烧器,燃烧器包括中心风管、一次风管和二次风管,燃烧器的前端伸入至预燃室内部,通过在一次风管的一次出风口设置沿气流方向为渐扩式的圆台型钝体,延长了二次风管的二次风气流与煤粉气流的混合时间,压缩了一次风管口处煤粉燃烧形成的火焰长度,有利于低氮燃烧,同时圆台型钝体的设置使得二次风管的二次风气流在二次出风口形成强烈的回流区,降低了预燃室内的燃烧温度,有效避免了预燃室内结焦现象的产生;而且由于圆台型钝体与预燃室的配合使用,圆台型钝体能够卷吸炉内高温烟气,预燃室能够提高燃烧时的抗干扰能力,进而提高了煤粉的稳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10032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10356733.5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室;均位于混合室顶端,且分别与其侧壁倾斜和平行设置的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混合室的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二者的自由端均向混合室的底端倾斜;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间设置,第一挡板沿其倾斜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面和与第一挡板相邻的第二挡板相交叉,第二挡板沿其倾斜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面和与第二挡板相邻的第一挡板相交叉;相邻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自由端之间设有间隙。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通过混合室内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固体物料的重力作用改变固体物料的运动状态,无需外力的驱动实现了固体物料较充分的混合,进而减少了能源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226520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103206.3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3D1/00
Abstract: 一种直接点燃垂直浓淡煤粉气流的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垂直浓淡煤粉燃烧器存在锅炉点火时燃油消耗大以及目前没有在一次风管道内重新分配弯头后的垂直浓淡煤粉气流并直接点燃的燃烧方法的问题。分流板位于一次风管道入口端部的内腔中,分流板安装在一次风管道入口端的前后内壁上,所述第一点火枪设置在喷嘴体外侧壁的中部,所述第一点火枪位于喷嘴体与分流板形成的上部通道的出口端处;方法:一、将煤粉气流送入一次风送粉管内;二、匹配分流板的位置以及分流板与喷嘴体中心轴线之间夹角α的大小;三、在锅炉的点火启动阶段或在锅炉低负荷运行需要助燃时,点燃第一点火枪。本发明的燃烧装置和燃烧方法用于锅炉点火和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578482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780017391.6
申请日:2007-07-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3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00 , F23D1/02 , F23D2201/10 , F23D2201/20
Abstract: 一种低氮氧化物旋流煤粉燃烧器,它涉及一种旋流煤粉燃烧器。针对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器不能有效抑制燃料型氮氧化物生成的问题。本发明的二次风风箱(3)的中心处沿纵向设置有一次风道(1),一次风道(1)内固装有小直径端朝向一次风道(1)的出风口端的锥环形煤粉分离器(2),一次风道(1)的外端设有内、外二次风风道,内、外旋流器装在内、外二次风风道内;一次风道锥环形扩口(11)的小直径端与一次风道(1)的出风口端固接,内、外二次风道锥环形扩口的小直径端分别与内、外二次风风道的出风口端固接。本发明在一、二次风道的出风口处设置锥环形扩口,推迟了一、二次风的混合时间,延长了煤粉在还原性气氛中心回流区内的停留时间,有效地降低燃料型氮氧化物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0491825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10071803.6
申请日:2007-0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用于垂直浓淡燃烧锅炉防结渣防高温腐蚀的煤粉燃烧装置,它涉及一种煤粉燃烧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垂直燃烧锅炉存在的炉壁结渣和高温腐蚀的问题。本发明在现有技术基础之上,在浓一次风喷口的背火侧d1处固定安装浓侧二次风喷口,所述浓一次风气流和浓侧二次风气流的轴线有夹角β1,并可同时在淡一次风喷口背火侧设置淡侧二次风。侧二次风提高一次风的射流刚性,保证了水冷壁附近区域的氧化性气氛,同时降低水冷壁附近的温度,防止炉内结渣和高温腐蚀。本发明可同时在浓一次风喷口和浓侧二次风喷口之间设置间隔或钝体,减轻浓一次风射流初期和浓侧二次风的掺混。本发明易于实施,即可应用于新建锅炉,也适用于现役燃煤锅炉机组的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01196295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710144890.3
申请日:2007-1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壁面-中心复合供给二次风的流化床燃烧装置,它涉及一种燃烧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流化床燃烧装置的二次给风存在锅炉中央区域供风效果不理想、二次风穿透能力较弱、物料倒返入二次风输送管、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所述若干个下倾式二次风管(5)安装在流化床燃烧室(3)的壁面(2)上,所述逆流型二次风柱(4)布置在流化床燃烧室(3)内的中心区域,逆流型柱头(9)的侧壁上设有二次风喷口(11),二次风输送管(8)的上端穿过逆流型柱头(9)的下端面装在逆流型柱头(9)内并与逆流型柱头(9)固接。本发明补充了锅炉的炉膛中央区域燃烧所需要的空气,促进炉内气固两相的充分混合与反应,实现较高的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16986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71816.3
申请日:2007-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3B70/00
Abstract: 一种用于燃煤锅炉中低氮氧化物燃烧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氮氧化物燃烧的方法。它为了解决应用煤粉再燃技术再燃区不易形成稳定的还原气氛,氮氧化物还原率较低,同时主燃区和再燃区易发生结渣和高温腐蚀的问题。用于燃煤锅炉中低氮氧化物燃烧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主燃区常规粒度煤粉以水平浓淡风技术燃烧;(二)细化煤粉作为再燃燃料以浓淡燃烧技术燃烧,再燃燃料燃烧形成还原气氛的再燃区,主燃区的烟气通过再燃区时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被还原;(三)再燃区的上方喷入燃尽风,形成燃尽区,再燃区出口的未完全燃烧产物通过燃尽区时进一步燃尽。本发明可使普通燃煤锅炉降低氮氧化物排放50%~65%,明显改善锅炉发生高温腐蚀和结渣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04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55542.4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3D1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体燃料燃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油稳定超细雾化喷嘴及雾化方法,液体燃料通过喷管进入,并且经过雾化片;雾化片采用多孔材料中有序贯通的大孔材料,孔隙率为50%及以下,单孔孔径为20μm及以下,对液体燃料进行雾化;雾化完成后,从端盖前端的开孔喷出。本发明中喷嘴雾化片的材料采用有序贯通性的多孔大孔雾化,不仅提高了雾化质量,使雾化后的液滴粒径远小于传统的机械加工喷嘴,达到超细雾化的效果,同时减少了喷嘴精密机械加工的工作,更能够克服运行参数;尤其是二次雾化参数对雾化效果的影响,保证了雾化质量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00322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110356709.1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室;均位于其顶部,且分别与混合室的横截面垂直和倾斜设置的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混合室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相间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顶侧均与混合室的内壁倾斜设置;相对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自由端之间留有间隙,且均向混合室的底端倾斜;第一凸起的顶侧面沿其倾斜方向延伸的延伸面和与第一凸起相邻的第二凸起相交叉,第二凸起的顶侧面沿其倾斜方向延伸的延伸面和与第二凸起相邻的第一凸起相交叉。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无需运动部件、无需外力的驱动实现了固体物料较充分的混合,进而减少了能源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50853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710071985.7
申请日:2007-04-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煤粉锅炉混烧气体燃料降低氮氧化物的方法,涉及到煤粉锅炉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气体再燃技术中存在的主燃区多余的氧进入再燃区,导致再燃区的再燃燃料的消耗过多和影响再燃区形成还原气氛的问题。本发明将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和“水平浓淡风”燃烧技术结合,方法为:将气体燃料分两级引入煤粉炉膛,在主燃区主燃烧器的底部引入一级气体燃料作为助燃燃料,并在主燃区采用“水平浓淡风”燃烧技术同时在低空气过量系数或整体还原气氛下燃烧;在主燃区的顶部引入二级气体燃料,形成还原气氛的再燃区;在再燃区的顶部引入燃尽风,完成燃尽。本发明初始投资和运行成本适中,可应用于新建锅炉和现役燃煤锅炉的改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