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强三维网状石墨烯/非晶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97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4947.6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高强三维网状石墨烯/非晶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两步法,将由丙烯酰胺、水溶性糖类、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制得的水凝胶依次进行预处理和烧结处理,最后制备得到所述超高强度新型碳材料;其中,所述烧结处理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或热压烧结。通过本发明的两步法策略,不仅解决了传统方法在微观结构设计上的瓶颈,还显著缩短了制备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成功制备出具有高强度和优良力学性能的石墨基碳材料,为石墨材料在工业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耦合空间环境地面模拟及原位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05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08830.3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耦合空间环境地面模拟及原位表征方法,包括:选取第一焦点、第二焦点和第三焦点,分别对应综合环境模拟舱主腔体的样品处理位置、多因素环境耦合及原位析出气体测试位置和观察位置;将高低温样品架停放于第一焦点的高度,基于传样杆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传递至高低温样品架的样品停放位中;将高低温样品架的高度降低至第二焦点处,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拟多因素空间环境进行试验,并在第三焦点处进行观察;基于四级杆质谱仪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不同模拟空间环境作用下的析出气体进行实时监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针对低地球轨道高真空、高低温、紫外辐射、电子辐照、中性气体5大典型环境因素进行模拟试验。

    钛酸锶钡增强铜基/铝基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4726733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8523.9

    申请日:2015-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锶钡增强铜基/铝基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以体积百分比计,由30~95%金属基体和5~70%增强体制成,所述金属基体为铜粉、铜合金粉、铝粉或铝合金粉;增强体为Ba1-xSrxTiO3或包覆铜、银或氧化锆的Ba1-xSrxTiO3,其中0≤x≤1。该复合材料除具有可镀覆性、可焊性、耐蚀性、良好的电磁波干扰(EMI)/射频干扰(RFI)屏蔽能力、高强度、高硬度,优良的加工性、成型性和低廉的价格外,同时具备高热导性、高电导性、低热膨胀系数的性能,在-100~200℃热膨胀系数为1×10-6~9×10-6,热导率为70~380W/m·K。

    一种分子级掺杂的糖基多功能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433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82047.5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级掺杂的糖基多功能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纤维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以水溶性糖类、凝胶单体及纺丝助剂为主要原料,使用既能够帮助纤维凝固,又能够掺入功能化分子的离子凝胶助剂配制凝固浴,经湿法纺丝和烘干原位制备包含多功能分子的碳纤维原丝,再经过预碳化和碳化处理实现分子级掺杂多功能碳纤维的高效合成。多功能分子的引入显著提升了碳纤维的综合性能,包括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高强度、高电导、高热导和高比表面积。因其高电导、高比表面积及抗氧化性能,在原位引入高赝电容物质的支持下,为柔性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材料基础。这种技术突破将有助于实现高效、耐用的储能解决方案。

    一种超高强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97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4960.1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强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增强颗粒、丙烯酰胺、水溶性糖类、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和催化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然后依次进行干燥、热处理、粉碎和球磨处理,得到复合粉末;将所述复合粉末依次进行成型、碳化处理,得到所述超高强碳材料。本发明通过采用创新的两步法制备工艺,显著简化了石墨块体碳材料的生产过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原料成本高及微观结构难以控制等问题。利用糖‑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技术与增强颗粒相结合的策略,大幅提高了碳收率,减少了碳化过程中因气体释放造成的碳损失,从而优化了材料的微观结构,提升了其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和抗弯强度等关键指标。

    一种石墨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610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049335.8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墨烯复合纤维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将氧化石墨烯、小分子碳源和海藻酸钠分散于水中,制备纺丝前驱体溶液;然后通过湿法纺丝得到凝胶纤维,采用的凝固浴为氯化钙乙醇水溶液;将干燥后的凝胶纤维先进行还原处理,再于惰性气氛中进行高温处理。本发明通过对石墨烯纤维的成分设计和分子级结构设计,通过湿法纺丝,获得了米级尺度的石墨烯/小分子碳源复合纤维。本发明创新性地在纤维内部石墨烯片层中引入生物质小分子碳源,获得了跨尺度融合的石墨烯片层‑小分子碳源复合结构,增强了纤维内部石墨烯片层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纤维性能,降低了石墨烯纤维制备工艺难度,改善其可连续纺丝性。

    一种具有复合界面结构的原位自生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514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281406.6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界面结构的原位自生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铜在空气中加热氧化,再通过甲酸浸泡,烘干,再经升温碳化处理,最后经SPS烧结得到所述具有复合界面结构的原位自生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本发明以微米级铜粉为原料,通过空气氧化、甲酸酸化的工艺流程,将甲酸铜均匀包覆于原料铜,并通过热处理及SPS烧结的流程,使得甲酸铜分解生成亚微米尺寸铜颗粒以获得双峰晶粒尺度分布的同时,在复合材料界面处均匀引入少量碳,并在铜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结晶化程度较高、缺陷较少的石墨烯,最后获得一种具有复合界面结构的高强高导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

    CaMn7O12增强低膨胀高热导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956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577397.3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aMn7O12增强低膨胀高热导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铜基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无法同时满足低热膨胀系数、高热导、高电导和良好加工性能的问题。本发明中铜基复合材料由金属基体和增强体制成,所述金属基体为纯铜粉或铜合金粉;增强体为CaMn7O12陶瓷粉体,或由铜、氧化铜、银、氧化镍或氧化锆等界面涂层包覆CaMn7O12陶瓷粉体;本发明方法:对金属基体和增强体进行球磨混粉,然后冷压后烧结。本发明在低陶瓷体积分数条件下具备低热膨胀系数、高热导性、高电导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