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2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62295.8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27/00 , G06F30/10 , G06F17/1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梯度折射率匹配及相角约束的宽角域光学增透方法,本发明通过选择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介质材料并分别控制介质层的厚度,可以根据传输矩阵将其转化为具有不同等效折射率和等效厚度的等效介质层,解决了目前有些折射率对应的介质材料不存在问题,以满足后续梯度折射率匹配的需要。此外,通过限制入射光在介质层中的传播角度约束传播相位的变化,从而实现传播相位对角度变化的不敏感性满足宽角域透射增强的需要,并根据传播角度约束的范围可以确定对应折射率的介质材料。根据上述方法可以快速选择出能实现宽角域光学增透的介质材料,大幅缩短了选择介质材料所需要的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3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08211.X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44 , G06N3/08
Abstract: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透明微波吸收器件频响预测与微结构设计方法,属于电磁超表面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透明微波吸收器件微结构图案以及其所对应的频响、阵列周期、单元厚度构建数据集。将数据集分组输入频响预测模型进行训练,训练完毕的频响预测模型能够替代电磁仿真软件预测透明微波吸收器件微结构对应的频响。将数据集中的单元结构图案部分输入变分自编码器进行训练,训练完毕的变分自编码器能够生成具备数据集特征的图案。联合变分自编码器、频响预测模型与协方差自适应调整进化策略构建透明微波吸收器件微结构设计方法。通过对变分自编码器中的潜向量进行优化,可以直接通过目标频响得到具备此频响的透明微波吸收器件微结构,大幅度提升了设计效率。每次优化都能得到不同的透明微波吸收器件微结构,提升了生成结构的多样性,避免了难以加工的结构被设计。进一步,所提出的微结构设计方法能够通过目标理想频响进行透明微波吸收器件微结构的设计,并能满足单峰、多峰、宽带等不同的设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88828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061140.X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K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薄掺杂金属/介质复合结构的电磁屏蔽曲面光学窗属于光学透明件电磁屏蔽领域。该曲面透明电磁屏蔽器件在曲面衬底上依次沉积介质膜和超薄金属薄膜形成复合结构,并利用共掺杂沉积方法在超薄厚度条件下得到表面连续、粗糙度极低的高质量掺杂金属膜,为大尺寸曲面光窗电磁屏蔽提供了新型解决途径。由于超薄掺杂金属薄膜与介质膜厚度均在几十纳米以下,远远小于微波段电磁波波长,可以提供稳定的强电磁反射,极大地拓宽了电磁屏蔽带宽,解决金属网栅结构由于周期性开孔电磁屏蔽带宽严重受限的问题。同时,通过调控超薄金属/介质单元数量控制复合结构的透光率和电磁屏蔽效率,并实现宽频带范围内的强电磁屏蔽。进一步,通过设计超薄掺杂金属与介质单元厚度与单元数的组合实现复合结构对可见光的耦合传输,实现良好的光学通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9201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121522.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和石墨烯的微波透射通带可调高透光光窗属于光学透明电磁屏蔽及微波通信领域。该高透光电磁屏蔽光窗由图案化石墨烯层、透明介质层和集成相变材料的频率选择表面层共同构成,集成相变材料的频率选择表面层和图案化石墨烯层分别平行放置于透明介质层的两侧。所述的集成相变材料的频率选择表面层是由栅网化孔径型频率选择表面、栅网化贴片型频率选择表面和微小相变材料贴片组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微波吸收技术难以同时实现高光学透明性、可调的透射通带和以吸收为主的带外抑制的问题,具有高透光、透射通带可调和带外抑制以吸收为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85791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510449180.6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石墨烯网栅和双层金属网栅复合层叠结构的电磁屏蔽光窗属于光学透明件电磁屏蔽技术领域,该电磁屏蔽光窗利用石墨烯网栅薄膜具有不同的网孔单元开孔面积比时表现出的不同透光和微波屏蔽特性,将石墨烯网栅薄膜的低反射和部分吸收微波特性与高透光双层金属网栅的强电磁反射特性有机结合,构成多层结构:用双层金属网栅作为透明反射层,用N层被透明介质分隔的石墨烯网栅薄膜作为透明吸收层;该结构可使射频辐射多次穿过吸收层被强吸收,实现强屏蔽和低反射特性,可见光仅透过层叠结构一次而具有高透光率,并且由于石墨烯网栅薄膜存在周期性的开孔结构,提高了其透光性能;该电磁屏蔽光窗解决了现有透明电磁屏蔽方法高透光、低电磁反射和强电磁屏蔽不能兼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538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15255.5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见光伪装功能的红外光谱调控器件,由上层周期性图案贴片层(1)、下层衬底层(2)组成,所述的上层周期性图案贴片层(1)由5层方形贴片组成,由上至下分别为颜色层(a)、介质薄膜层(b)、金属薄膜层(c)、介质薄膜层(d)、金属薄膜层(e)。本发明可展现不同的外观颜色,实现可见光伪装功能;在红外探测波段3~5μm及8~14μm维持低发射率,降低目标的红外探测可能性;在5~8μm的高发射特性实现红外辐射散热功能,解决传统红外隐身器件热稳定差的问题;同时在8~12GHz波段实现微波高透射,可通过复合雷达吸波材料等可实现雷达隐身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3210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136561.6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反射频带可电控调节的高透光微波吸收光窗属于光学透明电磁屏蔽及微波通信领域。该光窗由依次重叠且平行配置的石墨烯层、透明介质层A、集成相变材料的电控可调频率选择表面层、透明介质层B和金属网栅层装配构成。其中,集成相变材料的电控可调频率选择表面层由集成相变材料的频率选择表面、金属电极和引线构成。所述的集成相变材料的频率选择表面是由栅网化孔径型频率选择表面、栅网化贴片型频率选择表面和微小相变材料贴片组成的集成相变材料的频率选择表面阵列单元周期性密接排布构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微波反射器难以同时实现高光学透明性、反射频带可调和反射频带带外抑制以吸收为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882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61140.X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K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薄掺杂金属/介质复合结构的电磁屏蔽曲面光学窗属于光学透明件电磁屏蔽领域。该曲面透明电磁屏蔽器件在曲面衬底上依次沉积介质膜和超薄金属薄膜形成复合结构,并利用共掺杂沉积方法在超薄厚度条件下得到表面连续、粗糙度极低的高质量掺杂金属膜,为大尺寸曲面光窗电磁屏蔽提供了新型解决途径。由于超薄掺杂金属薄膜与介质膜厚度均在几十纳米以下,远远小于微波段电磁波波长,可以提供稳定的强电磁反射,极大地拓宽了电磁屏蔽带宽,解决金属网栅结构由于周期性开孔电磁屏蔽带宽严重受限的问题。同时,通过调控超薄金属/介质单元数量控制复合结构的透光率和电磁屏蔽效率,并实现宽频带范围内的强电磁屏蔽。进一步,通过设计超薄掺杂金属与介质单元厚度与单元数的组合实现复合结构对可见光的耦合传输,实现良好的光学通透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5909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449179.3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具有双向吸波作用的石墨烯网栅/双层金属网栅透明电磁屏蔽器件属于光学透明件电磁屏蔽技术领域,该电磁屏蔽器件利用石墨烯网栅薄膜具有不同的网孔单元开孔面积比时表现出的不同透光和微波屏蔽特性,将石墨烯网栅薄膜的低反射和部分吸收微波特性与高透光双层金属网栅的强电磁反射特性有机结合,将多层石墨烯网栅薄膜置于双层金属网栅两侧构成多层层叠结构:用双层金属网栅作为透明反射层,用N层被透明介质分隔的石墨烯网栅薄膜作为透明吸收层;该结构可同时使器件两侧的射频辐射多次穿过吸收层被强吸收,实现双向的强屏蔽和低反射特性,可见光仅透过层叠结构一次而具有高透光率;该电磁屏蔽器件解决了现有透明电磁屏蔽方法双向低电磁反射、强电磁屏蔽和高透光不能兼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41336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10449150.5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石墨烯网栅与透明导电薄膜的双向吸波透明电磁屏蔽器件属于光学透明件电磁屏蔽技术领域,该电磁屏蔽器件利用石墨烯网栅薄膜具有不同的网孔单元开孔面积比时表现出的不同透光和微波屏蔽特性,将石墨烯网栅薄膜的低反射和部分吸收微波特性与高透光导电薄膜的强电磁反射特性有机结合,将石墨烯网栅薄膜置于透明导电薄膜两侧构成多层结构:用透明导电薄膜作为透明反射层,用N层被透明介质分隔的石墨烯薄膜作为透明吸收层;该结构可同时使来自其两侧的射频辐射多次穿过透明吸收层而被强吸收,实现强屏蔽和低反射特性,可见光仅透过多层结构一次而具有高透光率;该电磁屏蔽光窗解决了现有透明电磁屏蔽方法双向低电磁反射、强电磁屏蔽和高透光不能兼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