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94114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072448.3
申请日:2009-07-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角的确定方法,属于电机控制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交流伺服系统中电机转子初始位置的检测方法及装置专利提供的转子检测方法存在逻辑判断较复杂、检测易失败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控制两相同步旋转轴系下的d、q轴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进而控制三相静止轴系下的三相定子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在给定的定子磁场下控制电机转子的转动,根据增量式编码器反馈的脉冲信号,使给定磁场方向逐渐循环逼近实际的转子位置角,直到给定的d、q轴电流对应的定子磁场方向和转子磁场方向重合。给定的定子电流磁场方向改变90度,在转子上面以产生一个垂直于转子磁场方向的转矩,根据转子的转动方向,最终判断实际转子的初始位置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797752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48732.7
申请日:2010-04-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仿人机器人一体化关节驱动器,涉及机器人关节驱动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关节驱动器体积大、重量沉、功率密度不好控制的问题,它包括功率板、控制板和驱动控制电源,功率板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三相逆变桥电路、母线电压检测电路、驱动/过流保护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驱动控制接口电路,所述控制板包括控制器、码盘处理模块、SCI接口电路、CAN接口电路和电源接口电路,采用DSP控制芯片,实现交流伺服电机的运动控制功能,根据采样得到的电机电流以及转子位置信息,输出驱动控制信号,实现和上位机的通讯,通过上位机来实现集中监控管理。适用于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高的机器人关节驱动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594114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072448.3
申请日:2009-07-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角的确定方法,属于电机控制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交流伺服系统中电机转子初始位置的检测方法及装置专利提供的转子检测方法存在逻辑判断较复杂、检测易失败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控制两相同步旋转轴系下的d、q轴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进而控制三相静止轴系下的三相定子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在给定的定子磁场下控制电机转子的转动,根据增量式编码器反馈的脉冲信号,使给定磁场方向逐渐循环逼近实际的转子位置角,直到给定的d、q轴电流对应的定子磁场方向和转子磁场方向重合。给定的定子电流磁场方向改变90度,在转子上面以产生一个垂直于转子磁场方向的转矩,根据转子的转动方向,最终判断实际转子的初始位置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929272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010390.6
申请日:2006-08-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3/1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91
Abstract: 无损缓冲的零电压软开关全桥PWM DC-DC变换器,它涉及零电压软开关(ZVS)全桥PWM DC-DC变换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全桥ZVS PWMDC-DC变换器副边整流二极管存在反向电压过冲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绝缘栅型场效应管(Q1)的源极端与第三绝缘栅型场效应管(Q3)的漏极端相连且此相连端(A)与第三电感(LIk)的另一端之间串联有第九电容(Cg),本发明还在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增加了一个无损缓冲电路,来减小整流二极管的反向电压过冲。本发明采用零电压技术后变换器效率可达到90%以上,且在没有复杂化的基础上,同时解决了滞后桥臂零电压开关范围窄、占空比丢失严重、输出整流二极管在反向电压过冲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420133C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610010390.6
申请日:2006-08-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3/1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91
Abstract: 无损缓冲的零电压软开关全桥PWM DC-DC变换器,它涉及零电压软开关(ZVS)全桥PWM DC-DC变换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全桥ZVS PWMDC-DC变换器副边整流二极管存在反向电压过冲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绝缘栅型场效应管(Q1)的源极端与第三绝缘栅型场效应管(Q3)的漏极端相连且此相连端(A)与第三电感(LIk)的另一端之间串联有第九电容(Cg),本发明还在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增加了一个无损缓冲电路,来减小整流二极管的反向电压过冲。本发明采用零电压技术后变换器效率可达到90%以上,且在没有复杂化的基础上,同时解决了滞后桥臂零电压开关范围窄、占空比丢失严重、输出整流二极管在反向电压过冲等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