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碳纤维与非极性树脂结合界面的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30743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10279.2

    申请日:2005-08-24

    Abstract: 一种用于碳纤维与非极性树脂结合界面的改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的方法,它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复合材料界面的处理缺乏表面活化方法而导致碳纤维与非极性树脂构成的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预处理;二、制备涂层溶液;三、活化碳纤维;四、引入涂层溶液;五、后处理。采用本发明处理后的碳纤维和聚芳基乙炔硅树脂通过模压可以制备成树脂含量为35mass%的复合材料,而这种复合材料在室温下的层间剪切强度可达到38~52MPa,在高温氧化后,层间剪切强度只下降到32.5~37.5Mpa。

    一种用于碳纤维与非极性树脂结合界面的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0181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510010279.2

    申请日:2005-08-24

    Abstract: 一种用于碳纤维与非极性树脂结合界面的改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的方法,它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复合材料界面的处理缺乏表面活化方法而导致碳纤维与非极性树脂构成的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预处理;二、制备涂层溶液;三、活化碳纤维;四、引入涂层溶液;五、后处理。采用本发明处理后的碳纤维和聚芳基乙炔硅树脂通过模压可以制备成树脂含量为35mass%的复合材料,而这种复合材料在室温下的层间剪切强度可达到38~52MPa,在高温氧化后,层间剪切强度只下降到32.5~37.5MPa。

    碳纤维改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9576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510010278.8

    申请日:2005-08-24

    Abstract: 碳纤维改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它属于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与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相复杂多变,从而使得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性能的缺陷,本发明的碳纤维改性涂层为笼型倍半硅氧烷涂层,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将碳纤维表面原有的涂层除掉,然后加入笼型倍半硅氧烷溶液,使纤维表面上吸附笼型倍半硅氧烷涂层,然后烘干。本发明在碳纤维外表面上引入和树脂结构相匹配的单一官能团。通过不同官能团的POSS涂层改性碳纤维表面,纤维自身碳纤维自身的强度在笼型倍半硅氧烷涂层处理后几乎不变,与树脂的浸润性提高,表面粗糙度增大,大大提高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

    碳纤维改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30744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10278.8

    申请日:2005-08-24

    Abstract: 碳纤维改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它属于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与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相复杂多变,从而使得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性能的缺陷,本发明的碳纤维改性涂层为笼型倍半硅氧烷涂层,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将碳纤维表面原有的涂层除掉,然后加入笼型倍半硅氧烷溶液,使纤维表面上吸附笼型倍半硅氧烷涂层,然后烘干。本发明在碳纤维外表面上引入和树脂结构相匹配的单一官能团。通过不同官能团的POSS涂层改性碳纤维表面,纤维自身碳纤维自身的强度在笼型倍半硅氧烷涂层处理后几乎不变,与树脂的浸润性提高,表面粗糙度增大,大大提高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