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6073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00658.4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3/12 , C01B32/348 , C01B32/324 , C01B32/5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氨法捕碳的稻壳源功能炭制备及纳米SiO2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稻壳原料酸洗后进行热解炭化再进行分级溶硅得到“溶硅”生物炭和K2SiO3。S2、将“溶硅”生物炭与氨水‑乙醇交联捕碳,获得捕碳产物“NH4HCO3+生物炭共沉淀”,固液分离后二次水溶实现生物炭再生。S3、K2SiO3溶液与NH4HCO3反应制备纳米白炭黑,获得KHCO3、NH3。S4、将KHCO3热解再生获得高纯CO2、K2CO3。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新型氨法捕碳的稻壳源功能炭制备及纳米SiO2合成方法,“溶硅”生物炭增效新型氨法捕碳,提高了CO2的吸收速率,有效的抑制氨气的逃逸,降低系统能耗,创新性地提出稻壳源纳孔炭“功能基元序构‑过程增效氨法捕碳‑纳米白炭黑合成‑高纯CO2分离制备”的多联产技术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0843939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76412.0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318 , C01B32/342 , C01B32/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学活化及催化活化耦合的煤基分级多孔炭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煤为原料,通过化学活化剂与煤的混合,使化学活化剂均匀分布在煤的骨架结构中,经过高温催化活化过程,化学活化剂通过刻蚀、交联、插层作用形成微孔,CO2与煤中灰分通过催化气化过程形成中大孔,最终洗去杂质后形成高比表面积分级多孔碳。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原料煤结构中原有的灰分,在化学活化过程中耦合催化气化过程,实现多孔碳材料孔隙的分级形式。由于其孔隙结构合理,可以促进多孔碳内部的传质过程,在电化学储能如双电层超级电容电极材料、气体吸附、液相吸附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6073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300658.4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3/12 , C01B32/348 , C01B32/324 , C01B32/5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氨法捕碳的稻壳源功能炭制备及纳米SiO2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稻壳原料酸洗后进行热解炭化再进行分级溶硅得到“溶硅”生物炭和K2SiO3。S2、将“溶硅”生物炭与氨水‑乙醇交联捕碳,获得捕碳产物“NH4HCO3+生物炭共沉淀”,固液分离后二次水溶实现生物炭再生。S3、K2SiO3溶液与NH4HCO3反应制备纳米白炭黑,获得KHCO3、NH3。S4、将KHCO3热解再生获得高纯CO2、K2CO3。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新型氨法捕碳的稻壳源功能炭制备及纳米SiO2合成方法,“溶硅”生物炭增效新型氨法捕碳,提高了CO2的吸收速率,有效的抑制氨气的逃逸,降低系统能耗,创新性地提出稻壳源纳孔炭“功能基元序构‑过程增效氨法捕碳‑纳米白炭黑合成‑高纯CO2分离制备”的多联产技术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337170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822685.8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 C01B32/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壳基高比表面积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粉碎,将稻壳粉碎过筛得到稻壳粉末,然后酸洗;S2、碳化,将酸洗稻壳放入马弗炉中加热,终温为600‑700℃;S3、溶硅,将稻壳基生物炭与KOH溶液混合,在20℃下进行初步反应;S4、活化,将初步溶硅生物炭与KOH粉末混合,并研磨,放入马弗炉中,在氮气氛围下进行保温,保温温度为900℃;S5、干燥,将获得的活化活性炭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放入磁力搅拌器中搅拌4‑5h,抽滤,干燥,得到生物炭。本发明采用上述稻壳基高比表面积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活性炭制备方法制备的生物炭比表面积小、孔径分布不规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861554U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20737474.8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9B23/18
Abstract: 一种基于锂电容储能的制动能量回收模拟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锂电容储能的制动能量回收模拟装置。18寸从动电机贴合14寸拖动电机,14寸拖动电机的轴固定设置在长方形框架的两个长边上,长方形框架的一个宽边通过合页连接横梁,横梁设置在框架的一个侧面上,横梁设置在横杆的上方,长方形框架另一个宽边搭在框架的另一个侧面顶边。本实用新型基于锂离子电容器的储能特性,新型储能装置的再生制动模拟装置的开发对再生制动发展至关重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