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7824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794146.0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J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米马达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人造马达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微纳米马达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A;将混合物A逐滴滴落到交联剂中,形成微珠;配置阴离子电解质溶液和阳离子电解质溶液,依次将阴离子电解质溶液和阳离子电解质溶液分别与微珠反应,在微珠表面依次形成多层聚电解质膜,制成水凝胶微球;用钠离子盐溶液清洗水凝胶微球至胶囊状;用去离子水清洗胶囊状微球,形成微纳米马达胶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纳米马达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马达在微胶囊中仍能保持活性,进行自驱动运动,可有效地控制微纳米马达在微胶囊中的数量,在将微纳米马达包裹进入微胶囊的过程中不会造成微纳米马达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826464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065392.8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J3/075 , C08J3/24 , C08J3/28 , C08F251/00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F2/44 , C09D151/02 , C09D5/16 , C08L5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案化水凝胶防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图案化水凝胶防污材料为双网络纳米复合水凝胶,所述双网络纳米复合水凝胶表面具有半球形微凸起;所述双网络纳米复合水凝胶包含第一网络水凝胶、第二网络水凝胶和纳米粒子,纳米粒子掺杂在第一网络水凝胶和第二网络水凝胶中。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方案保留了双网络纳米复合水凝胶所具有的优异机械性能,不含任何杀生剂,具有相对于平整的水凝胶材料更高的水下疏油性能和防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721651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37808.3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J13/02
Abstract: 生产层层组装微胶囊自动化装置,涉及一种生产微胶囊的自动化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微胶囊生产装置不能将微胶囊进行自动化有效过滤的问题。包括注入溶液装置和反应装置;注入溶液装置包括反应罐、四个蠕动泵、控制器和四个储液罐;反应装置包括磁铁、磁棒、玻璃管、挡板、移动臂和发动机;三个储液罐放置在反应罐上方,下方喷嘴上安装蠕动泵,第四储液罐放置于反应罐下方,喷嘴上安装有第四蠕动泵,控制器控制蠕动泵;磁铁放置在反应罐下方,移动臂下表面固定有磁棒,磁棒外侧套装玻璃管,挡板两端放置在反应罐侧壁上,挡板上有与磁棒数量相同的孔,且孔的直径与玻璃管相同,控制器控制发动机进而控制移动臂。本发明用于大规模生产微胶囊。
-
公开(公告)号:CN11681406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0405388.2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国科温州研究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瓶状二氧化锰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体马达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胶体马达不利于催化剂的负载同时不适合产品商业化等问题。本发明瓶状MnO2胶体马达由瓶状骨架和纳米MnO2粒子组成,其中纳米酶催化剂包覆于瓶状骨架外部或装载其内部;所述骨架材料为聚戊糖。所述制备方法首先利用软模板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瓶状结构的胶体粒子,并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在瓶状结构上负载不同形貌的纳米MnO2粒子。本发明瓶状二氧化锰纳米马达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且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廉,可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通过分解过氧化氢产生气泡驱动,具有更强的驱动力,受电解质影响较小,能在体液中实现高效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814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05388.2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国科温州研究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瓶状二氧化锰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体马达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胶体马达不利于催化剂的负载同时不适合产品商业化等问题。本发明瓶状MnO2胶体马达由瓶状骨架和纳米MnO2粒子组成,其中纳米酶催化剂包覆于瓶状骨架外部或装载其内部;所述骨架材料为聚戊糖。所述制备方法首先利用软模板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瓶状结构的胶体粒子,并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在瓶状结构上负载不同形貌的纳米MnO2粒子。本发明瓶状二氧化锰纳米马达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且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廉,可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通过分解过氧化氢产生气泡驱动,具有更强的驱动力,受电解质影响较小,能在体液中实现高效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675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00216.3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国科温州研究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82B3/00 , B82B1/00 , B82Y5/00 , B82Y35/00 , B82Y30/00 , B25J11/00 , A61K47/69 , A61K47/60 , A61K47/62 , A61K47/02 , C01B3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糖氧化酶驱动游动纳米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游动纳米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小尺度游动纳米机器人。本发明利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尺度较小的介孔二氧化硅球,单侧修饰金属金之后,构建阴阳型介孔硅‑金纳米颗粒。在金侧修饰葡萄糖氧化酶和聚乙二醇后,使其具备一定的生物相容性,该游动纳米机器人可以在葡萄糖溶液中进行自推进运动。本发明有效避免生物粘附,在生物体环境中应用时可满足应用场景需求,可在主动给药,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7824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94146.0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J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米马达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人造马达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微纳米马达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A;将混合物A逐滴滴落到交联剂中,形成微珠;配置阴离子电解质溶液和阳离子电解质溶液,依次将阴离子电解质溶液和阳离子电解质溶液分别与微珠反应,在微珠表面依次形成多层聚电解质膜,制成水凝胶微球;用钠离子盐溶液清洗水凝胶微球至胶囊状;用去离子水清洗胶囊状微球,形成微纳米马达胶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纳米马达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马达在微胶囊中仍能保持活性,进行自驱动运动,可有效地控制微纳米马达在微胶囊中的数量,在将微纳米马达包裹进入微胶囊的过程中不会造成微纳米马达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325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02767.5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D183/04 , C09D183/14 , C09D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重防污超滑表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包括基底和双重防污超滑表面,所述双重防污超滑表面由PSZ、硅油、Cu2O‑TA微粒组成。本发明通过一锅反应法制备溶液混合物,将溶液混合物滴在基底表面,通过高温加热使其固化,从而获得由PSZ、硅油、Cu2O‑TA微粒组成的双重防污超滑表面,且Cu2O‑TA均匀掺杂在双重防污超滑表面中。本发明具有优异的光滑性和不易损失润滑油能力,超滑表面本身具有防污性能;铜离子的可持续释放性起到化学防污的作用,因而具有双重防污性能。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简便,保留了SLIPS所具有的优异光滑性能,具有相对于SLIPS材料没有的不易损失润滑油性能和更高的双重防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26464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065392.8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J3/075 , C08J3/24 , C08J3/28 , C08F251/00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F2/44 , C09D151/02 , C09D5/16 , C08L5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案化水凝胶防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图案化水凝胶防污材料为双网络纳米复合水凝胶,所述双网络纳米复合水凝胶表面具有半球形微凸起;所述双网络纳米复合水凝胶包含第一网络水凝胶、第二网络水凝胶和纳米粒子,纳米粒子掺杂在第一网络水凝胶和第二网络水凝胶中。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方案保留了双网络纳米复合水凝胶所具有的优异机械性能,不含任何杀生剂,具有相对于平整的水凝胶材料更高的水下疏油性能和防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721651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737808.3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J13/02
Abstract: 生产层层组装微胶囊自动化装置,涉及一种生产微胶囊的自动化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微胶囊生产装置不能将微胶囊进行自动化有效过滤的问题。包括注入溶液装置和反应装置;注入溶液装置包括反应罐、四个蠕动泵、控制器和四个储液罐;反应装置包括磁铁、磁棒、玻璃管、挡板、移动臂和发动机;三个储液罐放置在反应罐上方,下方喷嘴上安装蠕动泵,第四储液罐放置于反应罐下方,喷嘴上安装有第四蠕动泵,控制器控制蠕动泵;磁铁放置在反应罐下方,移动臂下表面固定有磁棒,磁棒外侧套装玻璃管,挡板两端放置在反应罐侧壁上,挡板上有与磁棒数量相同的孔,且孔的直径与玻璃管相同,控制器控制发动机进而控制移动臂。本发明用于大规模生产微胶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