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式金属杯形薄壁结构吸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01413560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09507.2

    申请日:2008-11-24

    Abstract: 阵列式金属杯形薄壁结构吸能器,它涉及一种吸能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铝蜂窝及泡沫铝等多孔材料填充在薄壁圆柱管的组合式吸能器,在缓冲的开始阶段,其冲击力很大,而过了这一阶段,缓冲力将趋于平稳的问题。本发明包含薄壁金属板(1),在薄壁金属板(1)上的同一侧方向冲压有多个杯形凸起(2),多个杯形凸起(2)呈阵列分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变截面的薄壁杯形结构形式,可以使得本发明的冲击力更加平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工作可靠性高由于本发明可以分解成由多个子吸能器相加的形式,使得该吸能器的工作可靠性更高。可应用在汽车安全及高速列车的结构耐撞性领域中。

    多孔材料填充杯形薄壁结构的组合式缓冲器

    公开(公告)号:CN101303055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64821.6

    申请日:2008-06-27

    Abstract: 多孔材料填充杯形薄壁结构的组合式缓冲器,它涉及一种缓冲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组合式缓冲器存在在缓冲的开始阶段,其冲击力很大以及不方便应用在工作空间为圆柱或类似于圆柱形的场合的问题。本发明方案一: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的杯口端与薄壁底板固定连接,多孔缓冲材料设置在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与薄壁底板之间的空间内。本发明方案二:第一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的杯口端与第二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的杯口端固定连接,多孔缓冲材料设置在第一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与第二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之间的空间内。本发明当输入外部冲击力时,薄壁杯形结构、多孔缓冲材料同时起作用,通过塑性屈曲和坍塌来吸收冲击能量,可用于汽车及高速列车领域中。

    基于片上系统SOC的BIST通用基础测试模块及测试系统及利用此系统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3684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108917.5

    申请日:2010-02-10

    Abstract: 基于片上系统SOC的BIST通用基础测试模块及测试系统及利用此系统的测试方法,它涉及一种混合电路的测试模块及测试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的自动测试设备存在的体积大、成本高、限制电流、测试不灵活的问题,测试功能模块由片上系统SOC、跟随器、模拟开关和电平转换电路连接而成。测试系统除包括测试功能模块外,还包括控制器。测试方法具体如下:一、片上系统SOC控制模拟开关由工作状态转换到测试状态;二、产生激励信号;三、对响应信号进行A/D采样,并存储采样结果;四、根据采样结果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并显示结果;五、片上系统SOC控制模拟开关测试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本发明适用于混合电路的测试。

    可折叠成直线的空间四棱柱可展开单元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710426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338707.7

    申请日:2017-05-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08 H02S20/30

    Abstract: 可折叠成直线的空间四棱柱可展开单元机构,它涉及可展开单元机构,以解决现有的四棱柱可展开单元机构在展开状态下为几何欠静定结构,刚度和强度较低,折叠体积较大,适应性差的问题,它包含18个构件,18个构件之间通过运动副相连接成可折叠机构,该可折叠机构展开状态下为静定四棱柱结构;该18个构件分为7个固定长度构件和11个可变长度构件,18个构件中的其中12个构件构成四棱柱的框架主体,其余6个构件分别作为四棱柱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的对角线,相对的两个面布置的对角线交叉布置。本发明用于构建大尺度空间可展机构。

    一种石墨烯/聚合物涂层界面改性碳/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95873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68257.6

    申请日:2012-07-30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聚合物涂层界面改性碳/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改性碳/碳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的界面改性方法制备的改性碳/碳复合材料存在不耐高温的缺陷。方法:一、首先将石墨氧化得到氧化石墨粉体;二、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三、提纯;四、制备石墨烯;五、制备石墨烯/聚合物涂层溶液;六、碳纤维的涂层处理;七、碳化处理。本发明优点:一、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二、界面性能相比提高了20%~80%,宏观力学性能相比提高了3%~30%,耐烧蚀性能相比提高了10%~50%。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石墨烯/聚合物涂层界面改性碳/碳复合材料。

    基于片上系统SOC的BIST通用基础测试模块及测试系统及利用此系统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3684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108917.5

    申请日:2010-02-10

    Abstract: 基于片上系统SOC的BIST通用基础测试模块及测试系统及利用此系统的测试方法,它涉及一种混合电路的测试模块及测试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的自动测试设备存在的体积大、成本高、限制电流、测试不灵活的问题,测试功能模块由片上系统SOC、跟随器、模拟开关和电平转换电路连接而成。测试系统除包括测试功能模块外,还包括控制器。测试方法具体如下:一、片上系统SOC控制模拟开关由工作状态转换到测试状态;二、产生激励信号;三、对响应信号进行A/D采样,并存储采样结果;四、根据采样结果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并显示结果;五、片上系统SOC控制模拟开关测试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本发明适用于混合电路的测试。

    组合式缓冲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57262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810064833.9

    申请日:2008-06-30

    Abstract: 组合式缓冲器,它涉及一种缓冲器。针对薄壁金属圆柱管缓冲器在冲击过程中,其载荷波动较大,单位体积内吸收的能量较小;铝蜂窝及泡沫铝缓冲器,单位体积及单位质量内吸收的能力较少及薄壁金属管塑性变形缓冲器,在冲击过程中的冲击力不平稳,轴向尺寸较大问题。方案一:锥环为端盖式锥环(1),端盖式锥环(1)的下端锥形体(3),上端设有环形外沿(4),环形外沿(4)与锥形体(3)之间的端盖式锥环(1)的外壁上设有环槽(5),胀环(2)的上端面与环形外沿(4)的下端面之间设有间隙。方案二:锥环为柱体和锥体组合式锥环(12),柱体和锥体组合式锥环(12)的上端为柱体(10),下端为锥体(13),锥体(13)和缓冲材料芯(9)装在胀环(2)内。本发明具有缓冲吸能效果好、冲击力更加平稳的优点。

    并联式蜂窝材料吸能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07253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209521.2

    申请日:2008-11-25

    Abstract: 并联式蜂窝材料吸能器,它涉及一种吸能器。针对现有单一的蜂窝材料吸能器存在吸能效率低,不利于吸能器轻量化与紧凑型设计问题。方案一:至少两个蜂窝材料柱并列设置固定在底板上,相邻两个蜂窝材料柱相靠固接,同一蜂窝材料柱上的蜂窝胞元大小一致,每个蜂窝材料柱的蜂窝胞元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相邻两个蜂窝材料柱的蜂窝胞元的边长之差和厚度之差均≥0;方案二:至少两个预先压缩的蜂窝材料柱并列设置固定在底板上,相邻两个预先压缩的蜂窝材料柱相靠且固接,相邻两个预先压缩的蜂窝材料柱的蜂窝胞元的边长之差和厚度之差均≥0。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重量轻、载荷波动小、吸能效率高,可在列车、汽车等防撞结构领域和腿式着陆探测器领域中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