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氢细菌及其筛选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44679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410043837.0

    申请日:2004-08-27

    Abstract: 产氢细菌及其筛选方法,涉及一种产氢细菌新种、产氢细菌新种的筛选方法。尽管大多数发酵产氢菌株的产氢率比光合微生物要高,但仍需进一步提高产氢能力。产氢细菌,命名为哈工大产乙醇杆菌B49(Ethanologenbacterium hit B49),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53。产氢细菌的筛选方法,它在筛选过程中所使用的培养基为新型培养基。本发明的菌株是一株既有高效的产氢效率和耐酸特征的细菌,该株细菌为实现生物制氢产业化提供了宝贵的出发菌株,对生物制氢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有利于实际工程应用。本发明具有适于产氢细菌分离、生长和发酵的优点。

    自絮凝产氢细菌及其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24109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410043835.1

    申请日:2004-08-27

    Abstract: 自絮凝产氢细菌及其筛选方法,它涉及一株自絮凝发酵产氢细菌新种及其筛选方法。本发明的哈尔滨产乙醇杆菌YUAN-3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52。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AY675965,16S-23S rRNA间隔区序列注册号为AY556390。菌株YUAN-3为专性厌氧杆菌,代谢特征为乙醇发酵,最大比产氢速率为22.6mmolH2/g drycell·h,单位体积产氢速率为1568.0mL/L培养液。在生物制氢反应器内能形成沉降性能很好的絮凝颗粒,并达到其最佳产氢和生长条件,无需载体或者填料可进行连续流产氢,大大提高了产氢速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自絮凝产氢细菌及其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48235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200410043836.6

    申请日:2004-08-27

    Abstract: 自絮凝产氢细菌及其筛选方法,它涉及一种产氢细菌新种及其筛选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产氢能力,需要分离既高效产氢和强耐酸性,又能成为优势生长的自絮凝细菌,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发明自絮凝产氢细菌,命名为哈尔滨产乙醇杆菌W-1(Ethanologenbacterium Harbin W-1),保藏编号为CGMCC1151。自絮凝产氢细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筛选过程中使用了新的培养基。本发明的自絮凝产氢细菌哈尔滨产乙醇杆菌W-1是一株既有高效的产氢效率强絮凝能力和耐酸特征的细菌,该株细菌在振荡培养时通过自絮凝作用,菌体形微絮凝体,直径0.5~1.0mm,培养基完全澄清。

    自絮凝产氢细菌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80408C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410043836.6

    申请日:2004-08-27

    Abstract: 自絮凝产氢细菌,它涉及一种产氢细菌新种。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产氢能力,需要分离既高效产氢和强耐酸性,又能成为优势生长的自絮凝细菌,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发明自絮凝产氢细菌,命名为哈尔滨产乙醇杆菌W-1(Ethanologenbacterium Harbin W-1),保藏编号为CGMCC1151。自絮凝产氢细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筛选过程中使用了新的培养基。本发明的自絮凝产氢细菌哈尔滨产乙醇杆菌W-1是一株既有高效的产氢效率强絮凝能力和耐酸特征的细菌,该株细菌在振荡培养时通过自絮凝作用,菌体形微絮凝体,直径0.5~1.0mm,培养基完全澄清。

    自絮凝产氢细菌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60352C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410043835.1

    申请日:2004-08-27

    Abstract: 自絮凝产氢细菌,它涉及一株自絮凝发酵产氢细菌新种。本发明的哈尔滨产乙醇杆菌YUAN-3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52。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AY675965,16S-23S rRNA间隔区序列注册号为AY556390。菌株YUAN-3为专性厌氧杆菌,代谢特征为乙醇发酵,最大比产氢速率为22.6mmolH2/g drycell·h,单位体积产氢速率为1568.0mL/L培养液。在生物制氢反应器内能形成沉降性能很好的絮凝颗粒,并达到其最佳产氢和生长条件,无需载体或者填料可进行连续流产氢,大大提高了产氢速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