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6027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0642.X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过渡金属硫化物为载体的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三氧化钼、硫代甲酰胺、尿素以及硝酸银粉末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前驱体溶液;将所述前驱体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加热条件下得到以过渡金属硫化物为载体的银纳米颗粒。本发明以三氧化钼作为钼源,以硫代甲酰胺为硫化试剂,以尿素为还原剂,以硝酸银为银源,一步法制备以过渡金属硫化物为载体的银纳米颗粒,相比于以碳纳米管作为银纳米颗粒的载体,反应条件温和、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且银纳米颗粒的分散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360278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180642.X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过渡金属硫化物为载体的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三氧化钼、硫代甲酰胺、尿素以及硝酸银粉末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前驱体溶液;将所述前驱体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加热条件下得到以过渡金属硫化物为载体的银纳米颗粒。本发明以三氧化钼作为钼源,以硫代甲酰胺为硫化试剂,以尿素为还原剂,以硝酸银为银源,一步法制备以过渡金属硫化物为载体的银纳米颗粒,相比于以碳纳米管作为银纳米颗粒的载体,反应条件温和、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且银纳米颗粒的分散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0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27012.8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16C20/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化学‑热耦合的锂离子电池特性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模型;构建锂离子电池的热模型;基于所述电化学模型和所述热模型,进行电场、浓度场和温度场的耦合,构建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基于所述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进行所述电化学模型和所述热模型的参数辨识,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特性监测。本发明能够实现方形电池使用过程中内外部特性准确高效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25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24828.4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微电网框架及其建模方法。本发明涉及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微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多能互补型微电网是将各种供能设备、负荷、能量转换装置以及冷热电储能装置等汇集在一起的配备保护装置的综合能源网络系统,基于微网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管理,可自主选择,与大电网互为备用,为区域中的用冷/热/电负荷提供能源,满足其供能需求,实现微电网的可靠、经济供能。多能互补型微电网能够同时供应冷、热、电等多种能源,且不同能源之间可相互转换或者梯级利用,最大程度提高区域内的能源利用效率。与传统微电网的供能方式相比,多能互补型微电网优势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9907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24870.7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玉米全粉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玉米除杂后采用气流膨化技术进行膨化;步骤二、将膨化后的玉米部分破碎成玉米碴,与剩余的膨化后的整粒玉米混合,用热水漂烫;步骤三、降温,加入过碳酸钠,浸泡;步骤四、用净水洗至中性,置于发酵罐中用乳酸菌种发酵;步骤五、发酵后固液分离,用水洗涤玉米后采用湿法磨粉,浆液脱水干燥后得到全玉米粉。该方法可以将玉米中的全部成分都进入到面粉中,不产生任何副产物,得到的玉米全粉保留了玉米中的全部营养,加工性能优良,用此面粉加工的食品口感好,营养丰富,并且生产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94193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60089.8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区分有机大米和非有机大米的方法,属于谷物品质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如下:将有机大米样品和非有机大米样品分别进行前处理后,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方法实现对前处理后的样品中的化学成分的分离与测定,然后对得到的两种样品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最后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区分有机大米和非有机大米,并利用S曲线图得到对辨别影响较大的因素,通过开源在线数据库massbank对这些物质进行识别。采用本发明的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区分有机大米和非有机大米,能够直观的判别其分类情况,无需进行相关验证和分析,可以得到结论,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385171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947465.2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大豆皮为基质的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包装材料按照质量比由大豆皮100、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50~70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如下:一、大豆蛋白胶粘剂的制备:将湿大豆渣、大豆分离蛋白、尿素、水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40~60℃的条件下反应4~6 h,得到改性大豆蛋白粘合剂;二、包装用生物降解材料的制备:以大豆加工的废弃物豆皮为原料,经研磨成粉体,与制备的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混合成颗粒,经挤压成型、合成片材、吸塑机成型,最终生产出完全降解的包装材料。该方法制备的包装材料具有阻隔性能好、机械性能优良、降解速度快、无污染、生产工艺简单、容易大批量生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82873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410620728.4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一种临近空间气球变形测量方法,属于临近空间气球技术领域,解决了针对大型柔性充气结构变形测试,传统的接触式测试方法效率低、费用高和测试结果误差较大甚至不可信的问题,它包括图像采集和图像分析,所述图像采集包括:在气球表面布设多个标志点;在气球下方设置多台数码相机,每台数码相机周围设置环形闪光灯;在气球上升过程中或在临近空间停留过程中,利用自动控制系统使多台数码相机同步对气球进行定时拍照并将照片保存;所述图像分析包括:将五台数码相机所拍的照片通过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图像计算处理,获得气球的形变结果。本发明用于测量临近空间气球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465115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14636.3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G3/025
Abstract: 一种牦牛乳清低醇饮料的生产方法,利用牦牛乳干酪生产时产生的乳清为基本原料,添加青藏高原特产的青稞补充碳源,先以啤酒酵母发酵,再用乳酸菌继续发酵,对发酵液进行分离、提纯、灭菌后,得到一种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多种矿物质、酸甜适口的低醇饮料。本发明制备出的发酵型乳清低醇饮料,发酵产物中除了含有少量酒精,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元素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提高了饮料的生理功能特性,而且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而且无废水污染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448923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72257.9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高膨胀率的冰淇淋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冰淇淋由乳化液相A和溶液相B按照重量比1:1~3混合而成,其中乳化液相A按重量百分比由脂肪20~40%、乳清蛋白粉0.40~1.40%、余量为水组成,溶液相B按重量百分比由脱脂奶粉14~21%、大豆蛋白粉3~5%、白砂糖20~32%、余量为水组成。本发明采用两相法结合高压均质制备冰淇淋浆料,避免了不当使用添加剂带来的安全隐患,天然绿色,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显著改善了冰淇淋加工中应用常规法且不添加食品添加剂时的质量缺陷,产品膨胀率高,口感、赋形性好,营养搭配合理,各组分含量与常规冰淇淋浆料中各组分含量相似,其它天然主料,如水果等可随意搭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