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lar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高压储氮气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6928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150987.0

    申请日:2006-11-06

    Abstract: Kevlar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高压储氮气瓶的制备方法,它涉及储氮气瓶及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高压储氮气瓶采用单一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高压储氮气瓶的特性系数低、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在内衬层(1)的外表面与粘接剂层(2)粘接,粘接剂层(2)的外表面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内结构层(3)的内表面粘接,Kevlar纤维复合材料外结构层(4)的内表面缠绕在内结构层(3)的外表面上,外结构层(4)的外表面缠绕外防护层(5)。方法:在内衬层(1)的外表面上涂刷弹性粘接剂层(2);叠加螺旋向和环向缠绕内结构层(3)和外结构层(4)及外防护层(5);固化后即得到本发明的储氮气瓶。本发明的储气瓶压力达30MPa,循环充放的疲劳次数大于8000次。

    一种提高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50903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10069.8

    申请日:2006-05-23

    Abstract: 一种提高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提高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针对现有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方法,存在界面改性效果差,对纤维增强体损伤较大问题。本发明将碳纤维放入密闭容器中抽真空至压力低于0.2个标准大气压,再冲入惰性气体达1个标准大气压,再抽出惰性气体,将密闭容器经高能射线辐照,辐照剂量率为0.6~6KGy/h,辐照剂量为60~800KGy,之后,抽去密闭容器内的惰性气体,在负压下将5~100wt%丙烯酸溶液吸入密闭容器中浸没碳纤维反应后,取出碳纤维用去离子水冲洗、煮沸、烘干后与环氧树脂热压复合成型。经本发明制备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5~19%、弯曲强度提高了3~16%。

    一种提高碳纤维表面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58004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10010068.3

    申请日:2006-05-23

    Abstract: 一种提高碳纤维表面活性的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增强体的表面改性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高锰酸钾/硫酸酸作为引发体系,在碳纤维表面接枝丙烯酸,引入活性官能团,改善碳纤维表面的惰性,具体方法为:采用丙烯酸和硫酸混合液为接枝液体,放入待改性的碳纤维,保证液体将碳纤维完全浸没;然后缓慢的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加入前后保持溶液不变色,进行接枝反应;将反应后的碳纤维从溶液中取出,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数次,再放入沸水中煮沸,烘干。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对环境无污染,便于工业化。经过本发明活化后的碳纤维表面O/C比未活化碳纤维表面O/C提高了10~32%,其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5~18%。

    Kevlar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高压储氮气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48817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150987.0

    申请日:2006-11-06

    Abstract: Kevlar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高压储氮气瓶及制备方法,它涉及储氮气瓶及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高压储氮气瓶采用单一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高压储氮气瓶的特性系数低、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在内衬层(1)的外表面与粘接剂层(2)粘接,粘接剂层(2)的外表面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内结构层(3)的内表面粘接,Kevlar纤维复合材料外结构层(4)的内表面缠绕在内结构层(3)的外表面上,外结构层(4)的外表面缠绕外防护层(5)。方法:在内衬层(1)的外表面上涂刷弹性粘接剂层(2);叠加螺旋向和环向缠绕内结构层(3)和外结构层(4)及外防护层(5);固化后即得到本发明的储氮气瓶。本发明的储气瓶压力达30MPa,循环充放的疲劳次数大于8000次。

    一种提高碳纤维强度和模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69292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10185.X

    申请日:2006-06-19

    Abstract: 一种提高碳纤维强度和模量的方法,它涉及复合材料增强体改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碳纤维强度和模量的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成本高、无法批量处理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碳纤维放入辐照源室内进行γ射线辐照,所述γ射线辐照剂量率为0.6×103Gy/h~6×103Gy/h,辐照剂量为3×104Gy~6×105Gy;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先将碳纤维置于密闭容器内,抽真空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力低于0.1个标准大气压,充入惰性气体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力达到1个标准大气压,然后进行γ射线辐照。本发明所述的提高碳纤维强度和模量的方法具有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无需考虑与生产线配套问题,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的材料无放射性,可实现工业化批量处理。

    一种提高碳纤维表面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51108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10068.3

    申请日:2006-05-23

    Abstract: 一种提高碳纤维表面活性的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增强体的表面改性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高锰酸钾/硫酸作为引发体系,在碳纤维表面接枝丙烯酸,引入活性官能团,改善碳纤维表面的惰性,具体方法为:1.采用丙烯酸和硫酸混合液为接枝液体,放入待改性的碳纤维,保证液体将碳纤维完全浸没;然后缓慢的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加入前后保持溶液不变色,进行接枝反应;2.将反应后的碳纤维从溶液中取出,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数次,再放入沸水中煮沸,烘干。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对环境无污染,便于工业化。经过本发明活化后的碳纤维表面O/C比未活化碳纤维表面O/C提高了10~32%,其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5~18%。

    一种网络信息数据安全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177474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20176909.8

    申请日:2021-01-22

    Inventor: 徐志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络信息数据安全传输装置,涉及网络信息传输交换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交换机和固定装置,交换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套圈,交换机的一端设有挂钩,挂钩的表面黏在墙壁上,套圈的表面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两个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和套圈固定连接,两个连接臂均匀分布在套圈表面,连接臂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筒,两个滑筒彼此靠近的分别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呈“U”字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装置,解决了当交换机通过套圈挂在挂钩上后还是会晃动不能稳定,当有人不小心撞到交换机时,可能会导致交换机从挂钩上脱离,导致出现交换机摔坏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