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4926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159250.1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三维抗冲击负泊松比结构的设计方法,属于负泊松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几何模型,提取结构参数;步骤2:推导相对密度、等效模量、泊松比、失效应力与结构参数的关系;步骤3:对模型进行压缩和冲击仿真,确定各结构参数的取值范围;步骤4:对结构参数进行处理,获得对吸能性能影响较大的结构参数,步骤5: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步骤6:计算初始峰应力和比吸能,若不符合要求则再次进入步骤5迭代循环,当达到要求,结束循环;步骤7:取优化后的结构参数构建模型,得到三维抗冲击负泊松比结构。通过本发明能够使获得的结构初始峰应力更低,比吸能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4926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159250.1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三维抗冲击负泊松比结构的设计方法,属于负泊松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几何模型,提取结构参数;步骤2:推导相对密度、等效模量、泊松比、失效应力与结构参数的关系;步骤3:对模型进行压缩和冲击仿真,确定各结构参数的取值范围;步骤4:对结构参数进行处理,获得对吸能性能影响较大的结构参数;步骤5: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步骤6:计算初始峰应力和比吸能,若不符合要求则再次进入步骤5迭代循环,当达到要求,结束循环;步骤7:取优化后的结构参数构建模型,得到三维抗冲击负泊松比结构。通过本发明能够使获得的结构初始峰应力更低,比吸能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