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紫外光催化氧化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6964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328959.3

    申请日:2020-04-23

    Inventor: 马军 何旭

    Abstract: 真空紫外光催化氧化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涉及真空紫外光催化氧化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真空紫外光去除VOCs技术存在自由基产率低、紫外光利用率低的问题。方法:先将蒸馏水雾化微液滴和含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空气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到真空紫外光催化反应器中,并加入催化剂,反应1s~5s,完成真空紫外光催化氧化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所述蒸馏水雾化微液滴的质量与含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空气的体积的比为(20g~25g):1m3。本发明可获得真空紫外光催化氧化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一种紫外结合低温等离子体的杀菌装置及其杀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5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3563.4

    申请日:2024-03-25

    Inventor: 何旭 时秒 马军

    Abstract: 一种紫外结合低温等离子体的杀菌装置及其杀菌方法,涉及消毒杀菌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杀菌装置难以兼具低能耗、高杀菌率及无有毒副产物的问题。本发明凭借紫外结合等离子体组合高级氧化技术,通过调控气水流量、等离子体发生器电压及紫外波长等参数控制活性物质的产生量,同时采用微气泡扰动增大活性物质与处理水的接触,无需杀菌药剂,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同时兼具低能耗、高杀菌率、无有毒副产物的技术问题,具有反应时间短、杀菌效率高等巨大优势。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紫外结合低温等离子体的杀菌装置及其杀菌方法。

    一种无电解质/零极距电解体系电解纯水制备臭氧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6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535539.6

    申请日:2023-05-12

    Inventor: 马军 何旭 贾文强

    Abstract: 一种无电解质/零极距电解体系电解纯水制备臭氧的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化学制备臭氧技术领域。本发明将BDD电极作为催化电极,利用其制备O3。并且在产生臭氧的同时,能够产生氧化活性强的自由基,从而利用自由基去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方法:按照BDD电极‑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不锈钢电极的顺序进行组装,然后通过分别夹住阳、阴极,并通过电极夹上的导线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再将固定后的BDD电极‑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不锈钢电极置于电解池内,得到无电解质/零极距电解体系电解纯水装置;将电解池内加入纯水,电解纯水制备臭氧。本发明可获得一种无电解质/零极距电解体系电解纯水制备臭氧的装置及方法。

    一种清洗超滤膜上腐殖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452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41390.9

    申请日:2019-05-24

    Inventor: 马军 李博达 何旭

    Abstract: 一种清洗超滤膜上腐殖酸的方法,涉及膜污染清洗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物理方法清洗超滤膜不能去除膜孔内的腐殖酸,化学方法清洗超滤膜容易对超滤膜的材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进而性能受到影响的问题。方法:将腐殖酸的清洗材料加入到质量分数为0.3%~0.5%的双氧水中,得到清洗液,将附着有腐殖酸的超滤膜浸入到清洗液中5min~10min,取出后再使用去离子水冲洗5min~10min,完成对超滤膜上腐殖酸的清洗。本发明可获得一种清洗超滤膜上腐殖酸的方法。

    一种臭氧供给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02024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137415.8

    申请日:2008-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供给设备。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臭氧利用率不高,耗氧量大,产生尾气污染的问题。氧气供给装置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控制阀的输入端连通,控制阀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气体干燥器的输入端连通,气体干燥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氧发生管的输入端连通,臭氧发生管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中空纤维膜组件的输入端连通,中空纤维膜组件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计量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计量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连接管连通。本发明通过中空纤维膜向反应体系中提供臭氧,通过微压力使臭氧在无鼓泡的情况下进入水处理体系,臭氧利用率接近100%,并且氧气循环利用,没有尾气排放和污染问题。

    一种圆筒型膜式介质阻挡放电废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004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28726.2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筒型膜式介质阻挡放电废水处理装置,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高压电极、内筒、外筒、溢水池、地电极、周期性结构膜和底座,高压电极、内筒和外筒安装在底座上,内筒套设在高压电极上,外筒套设在内筒上,高压电极、内筒、外筒三者从内到外形成同轴结构,地电极黏附在外筒外壁,高压电极用于与高压电源相连,溢水池安装在外筒远离底座的一端,内筒相对于底座的高度大于外筒相对于底座的高度,溢水池相对于底座的高度高于内筒相对于底座的高度,周期性结构膜安装在外筒的内壁。在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周期性结构膜,可以使水面在放电过程中保持平稳,不容易摇晃和迸溅,从而提高放电的稳定性;同时,周期性结构膜由于其所具有的周期性,可以大大提高放电的均匀性和放电通道的稳定性。

    一种白凡士林和过碳酸钠共掺杂的杀菌抑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220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3997.6

    申请日:2024-02-05

    Inventor: 何旭 韩子文 马军

    Abstract: 一种白凡士林和过碳酸钠共掺杂的杀菌抑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日常个人护理或应急医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医用敷料中有些材料需二次改性或经多种工艺修饰改性之后才能交联抑菌成分,以及抗生素药剂存在抗药性的问题。方法:将白凡士林与过碳酸钠粉末微粒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置于离心管中,充分离心后,得到白凡士林和过碳酸钠共掺杂的杀菌抑菌凝胶,所述的白凡士林和过碳酸钠共掺杂的杀菌抑菌凝胶在制备用于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白凡士林和过碳酸钠共掺杂的杀菌抑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基于隔板的深床反应器及其结合化学药剂的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402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65988.0

    申请日:2023-04-07

    Inventor: 马军 何旭 王振一

    Abstract: 一种基于隔板的深床反应器及其结合化学药剂的水处理方法,涉及流体力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深床反应器由于水体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短,导致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率低的问题。方法:将原水通过进水口注入到反应器本体内,使原水充满整个反应器本体;将药品和臭氧经进气口进入到微孔曝气盘,对反应器本体底部的原水进行曝气;原水、药品和臭氧在反应器本体底部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作用力下产生湍流和涡流,原水、药品和臭氧得到充分混合,在反应器本体内部的高压条件下,经臭氧和药品处理后的原水由出水口处排出。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基于隔板的深床反应器及其结合化学药剂的水处理方法。

    一种运用电化学技术产生的臭氧清洁洗衣机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3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93093.1

    申请日:2024-06-19

    Inventor: 何旭 马军 王振一

    Abstract: 一种运用电化学技术产生的臭氧清洁洗衣机的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化学制备臭氧技术领域。本发明运用电化学技术产生的臭氧清洁洗衣机的方法,在低电压的条件下直接电解自来水,在阳极表面原位产生臭氧,既提高了臭氧的溶解度,从而强化了臭氧清洗污垢、消灭病毒的效果,又降低了制备臭氧的能耗,减少了臭氧泄露的危害。同时,阴极能将溶解氧还原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协同臭氧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够更多的杀死病菌,阴极还可将臭氧氧化产生的溴酸盐还原为低价盐,从而降低溴酸盐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使用者的健康。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运用电化学技术产生的臭氧清洁洗衣机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