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制药可调精细度研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3222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055189.3

    申请日:2023-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制药可调精细度研磨装置,涉及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壳体和除杂仓;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隔板,隔板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转动轴上安装有皮带轮,并且支架上安装有输送带;所述壳体固定在支架上,壳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所述除杂仓通过螺栓安装在顶盖的上端;将药材颗粒倒入到料斗内,通过二号电机带动转盘转动,通槽内的药材颗粒经过底盘上的漏孔落入到漏筒内,漏筒内的药材颗粒下落到安装座内,安装座内的药材颗粒下落到除杂仓内,药材在倾斜板上下落,药材中的固定杂质下落到储物槽内,药材经过风机吹到倾斜板的下方,并下落到壳体内,实现杂质的清理。

    一种含有除杂仓的中药制药研磨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670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78042.2

    申请日:2023-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除杂仓的中药制药研磨装置及其应用,涉及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壳体和除杂仓;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隔板,隔板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转动轴上安装有皮带轮,并且支架上安装有输送带;所述壳体固定在支架上,壳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所述除杂仓通过螺栓安装在顶盖的上端;将药材颗粒倒入到料斗内,通过二号电机带动转盘转动,通槽内的药材颗粒经过底盘上的漏孔落入到漏筒内,漏筒内的药材颗粒下落到安装座内,安装座内的药材颗粒下落到除杂仓内,药材在倾斜板上下落,药材中的固定杂质下落到储物槽内,药材经过风机吹到倾斜板的下方,并下落到壳体内,实现杂质的清理。

    一种可调节下料量的中药制药研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669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77995.7

    申请日:2023-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下料量的中药制药研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壳体和除杂仓;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隔板,隔板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转动轴上安装有皮带轮,并且支架上安装有输送带;所述壳体固定在支架上,壳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所述除杂仓通过螺栓安装在顶盖的上端;将药材颗粒倒入到料斗内,通过二号电机带动转盘转动,通槽内的药材颗粒经过底盘上的漏孔落入到漏筒内,漏筒内的药材颗粒下落到安装座内,安装座内的药材颗粒下落到除杂仓内,药材在倾斜板上下落,药材中的固定杂质下落到储物槽内,药材经过风机吹到倾斜板的下方,并下落到壳体内,实现杂质的清理。

    一种中药制药可调精细度研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32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055189.3

    申请日:2023-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制药可调精细度研磨装置,涉及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壳体和除杂仓;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隔板,隔板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转动轴上安装有皮带轮,并且支架上安装有输送带;所述壳体固定在支架上,壳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所述除杂仓通过螺栓安装在顶盖的上端;将药材颗粒倒入到料斗内,通过二号电机带动转盘转动,通槽内的药材颗粒经过底盘上的漏孔落入到漏筒内,漏筒内的药材颗粒下落到安装座内,安装座内的药材颗粒下落到除杂仓内,药材在倾斜板上下落,药材中的固定杂质下落到储物槽内,药材经过风机吹到倾斜板的下方,并下落到壳体内,实现杂质的清理。

    一种桦褐孔菌活性作用质量标志物的筛选方法及其化学表征图谱的构建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980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44368.7

    申请日:2023-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桦褐孔菌活性作用质量标志物的筛选方法及其化学表征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桦褐孔菌提取物:制备桦褐孔菌95%~30%醇提物、总三萜、95%醇提物&药渣水提物、三萜&药渣水提物、多糖组、95%醇提物&渣糖组、三萜&渣糖组、水提物组、多酚组中一种或几种的提取物;(2)构建化学表征图谱:在有效性前提下筛选10个极性部位,利用UPLC‑Q‑TOF‑MS对各极性部分进行成分分析,分别在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进行数据扫描,获得化学表征图谱;(3)分析谱效相关性:利用SPSS19.0等分析软件,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与活性作用相关的成分,得到不同活性的相应质量标志物。通过筛选的质量标志物可以进一步用于桦褐孔菌的质量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