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混凝剂促进厌氧氨氧化菌快速颗粒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854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1160844.9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混凝剂促进厌氧氨氧化菌快速颗粒化的方法,通过在颗粒化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采用适合的混凝剂投加量,控制颗粒化不同阶段微生物聚集体胞外聚合物的蛋白比浓度和Zata电位值可以实现快速颗粒化。本发明能够快速实现厌氧氨氧化菌的颗粒化,增强厌氧氨氧化菌沉降性能,不易流失,增强厌氧氨氧化菌抗冲击、抗毒害能力,提高厌氧氨氧化工艺稳定性,增加厌氧氨氧化菌种生物量,负荷高,占地少,投资成本低;且节约了大量时间,流程简单实用,无二次污染。

    一种利用混凝剂促进厌氧氨氧化菌快速颗粒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854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160844.9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混凝剂促进厌氧氨氧化菌快速颗粒化的方法,通过在颗粒化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采用适合的混凝剂投加量,控制颗粒化不同阶段微生物聚集体胞外聚合物的蛋白比浓度和Zata电位值可以实现快速颗粒化。本发明能够快速实现厌氧氨氧化菌的颗粒化,增强厌氧氨氧化菌沉降性能,不易流失,增强厌氧氨氧化菌抗冲击、抗毒害能力,提高厌氧氨氧化工艺稳定性,增加厌氧氨氧化菌种生物量,负荷高,占地少,投资成本低;且节约了大量时间,流程简单实用,无二次污染。

    一种分体式射流曝气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44829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610025961.3

    申请日:2006-04-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分体式射流曝气器,包括:吸入口、水喷嘴、混合管、扩散管、尾管,还包括:布水器,其与尾管连接,所连接的是具有扩散角度的管段,其内部设置具有偏转混合液和减少局部阻力的作用的圆锥体。优化上述的分体式射流曝气器的方法,采用CFD商用软件数值仿真对所述射流曝气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应用上述的分体式射流曝气器的方法,将污水-活性污泥混合液送入水喷嘴,在射流的行程中形成一定的真空,形成气、液、固三相混合液,进入扩散管中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射流从布水器斜向喷出,对水体起到充氧和搅动的作用。比传统的射流曝气器动力效率和氧利用率更高,吸气量更大,气泡质量更高,搅动更为均匀,更节能。

    微污染水源水净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8709C

    公开(公告)日:2004-02-18

    申请号:CN99127050.9

    申请日:1999-12-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微污染水源水净化工艺由混凝沉淀池、粉末活性炭生物曝气池、超滤设备、纳滤设备、消毒设备构成。微污染水原水经混凝沉淀池、粉末活性炭生物曝气池处理后保证了进行超滤处理的水质要求和纳滤处理的水质要求,使得经本发明净化工艺处理的微污染水源水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本发明适用于对遭受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重金属污染的水源水进行净化处理,生产可饮用水,其抗污染冲击能力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占地少,设备简单,运行灵活。

    非密闭厌氧复合床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620A

    公开(公告)日:1994-01-12

    申请号:CN92108476.5

    申请日:1992-06-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非密闭厌氧复合床处理有机废水方法,采用在反应器内设置由填料层和污泥床构成的厌氧复合床,它有效地阻止氧从反应器表面溶入反应器内,使反应器内呈严格的厌氧状态和阻止污泥的流失,并使反应器内污泥量大,生存的微生物种类多,提高对有机废水处理效率。在反应器上部还设置了回流孔,以便在处理有毒废水时反应器上部经处理的水回流至进水孔,降低进水的废水浓度,减少毒性抑制,使反应器从进水端起就保持良好的水处理性能。反应器在有整个水处理过程中始终敞口,操作管理十分方便。

    一种抗生素限制硝化细菌的低氨氮浓度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系统及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86049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19069.X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生素限制硝化细菌的低氨氮浓度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系统及其工艺。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脱氮单元以及深度处理单元。工艺包括:第1阶段低氨氮浓度污水经过预处理装置,由格栅或初沉池去除水中大颗粒悬浮物,进入脱碳生物池降解进水中有机碳;第2阶段随后投加抗生素进入亚硝化段中;第3阶段厌氧氨氧化出水经过MBR生物池或深度滤池深度处理,满足排放标准后排放。本发明解决了PN‑A工艺处理低氨氮浓度污水时,亚硝化段难以控制的问题,有助于厌氧氨氧化工艺在主流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一种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沼液的组合脱氮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5418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811417227.0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沼液的组合脱氮方法以及装置,该装置由调蓄箱、亚硝化反应器、中间储水箱、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组成;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沼液进入调蓄箱调节其pH、碱度值,然后进入亚硝化反应器中实现热水解沼液的部分亚硝化,将沼液中氨氮按一定比例氧化成亚硝氮,同时去除易降解有机物的;随后进入中间储水箱,调节沼液中亚硝氮与氨氮的比值、pH及碱度;最后将调节好的出水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实现沼液中氮的去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氨氮去除率高效果好同时实现去除大部分易降解有机物等优点。

    一种净化分离厌氧铵氧化菌的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5418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18168.9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化分离厌氧铵氧化菌的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包括清洗装置主体、集菌斗、进水管、主风支管、风阀、次风支管、穿孔曝气管、抽菌管、鼓风机、排水管;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先利用穿孔曝气管对物料进行强烈曝气,在曝气产生的强烈气体剪切作用下加大菌种之间的碰撞摩擦,从而实现菌种上附着的杂菌和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剥离及粒径较大厌氧铵氧化菌的筛选,在减小穿孔曝气管空气流速,使物料旋流,使得菌种可沉降于集菌斗中,通过吸菌设备于集菌斗中将菌种抽送回至主反应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反应传质效率、系统稳定性和系统脱氮负荷。

    一种高效净化分离厌氧铵氧化菌的装置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5418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17242.5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净化分离厌氧铵氧化菌的装置,包括旋流沉淀池和菌种循环组件,旋流沉淀池包括上部的分选区、中间的椎面连接部、下部的集菌斗、进水口、排水口、中空转轴、螺旋桨叶、抽菌口、减速箱、驱动装置、回流管;旋流沉淀池利用池体中心的空心转轴上布置的螺旋搅拌浆叶,污水切向进入的旋流配合螺旋搅拌浆叶的旋转带动力,使池体中的污水形成涡螺流态,实现菌种上附着的杂菌、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剥离和粒径较大厌氧铵氧化菌的筛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厌氧铵氧化反应传质效率、增加了反应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脱氮负荷,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价值高等优点。

    一种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沼液的组合脱氮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5418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17227.0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沼液的组合脱氮方法以及装置,该装置由调蓄箱、亚硝化反应器、中间储水箱、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组成;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沼液进入调蓄箱调节其pH、碱度值,然后进入亚硝化反应器中实现热水解沼液的部分亚硝化,将沼液中氨氮按一定比例氧化成亚硝氮,同时去除易降解有机物的;随后进入中间储水箱,调节沼液中亚硝氮与氨氮的比值、pH及碱度;最后将调节好的出水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实现沼液中氮的去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氨氮去除率高效果好同时实现去除大部分易降解有机物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