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0103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908887.2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材料损伤后阻尼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浇筑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28天;将制得的混凝土试件的底部竖向固定在测试装置中,在混凝土试件上安装保护箱体并施加轴向荷载;卸下保护箱体,在混凝土试件的上端施加激振力并通过设置在混凝土试件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记录加速度信号,对混凝土试件的动力性能进行测试分析,计算阻尼比。本发明可在测试阻尼的时候同时施加荷载,对不同的混凝土材料以及损伤后的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准确可信,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服役阶段混凝土材料的阻尼特性,本发明具有显著的工程价值和科学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24290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0015577.5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1N15/0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建筑弃土粒度分布快速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预训练的建筑弃土粒度分布识别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待测试的建筑弃土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待测试的建筑弃土的粒度分布;其中,建筑弃土图像为:将待测试的建筑弃土进行预处理并分散于溶液中得到稀溶液,之后将该稀溶液依次经拍摄及图像处理后,所得到的二值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人工智能与传统土工试验相结合,采用非直接接触类探测手段,实现对建筑弃土粒度分布的远距离快速检测和有效记录,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实用、结果重现性好、测试精度高等优点,为建筑弃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前处理方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49605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0266224.2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1H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利用非线性阻尼系数与损伤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非线性阻尼系数相对应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结构的损伤状态。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只需采集结构某段时间内在环境激励下的加速度响应,不需要额外的设备进行激励,不需要中断建筑的正常使用,且不需要已知结构在未损伤时的性能指标为前提,即可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结构进行定量损伤识别,进行损伤等级划分后,准确判断地震后结构的损伤状态,为震后修复决策提供关键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493331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0266799.4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8/16 , C04B111/20 , C04B11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尼可调控再生骨料混凝土,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再生粗骨料4‑7份;微型阻尼器0.5‑3.5份;天然细骨料0‑2份;水泥1.5‑3.0份;矿物掺合料0‑1.5份;减水剂0.005‑0.025份;水1份。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阻尼可调控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阻尼可调控再生骨料混凝土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阻尼性能80‑200%,明显改善混凝土的耗能能力,且立方体抗压强度可达到C30‑C50,具有与普通混凝土相同的强度和相近的弹性模量,可用于轨道交通道床和道路路基的减振、建筑基础和设备基础的隔振、上部建筑结构的减振等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24290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15577.5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建筑弃土粒度分布快速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预训练的建筑弃土粒度分布识别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待测试的建筑弃土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待测试的建筑弃土的粒度分布;其中,建筑弃土图像为:将待测试的建筑弃土进行预处理并分散于溶液中得到稀溶液,之后将该稀溶液依次经拍摄及图像处理后,所得到的二值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人工智能与传统土工试验相结合,采用非直接接触类探测手段,实现对建筑弃土粒度分布的远距离快速检测和有效记录,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实用、结果重现性好、测试精度高等优点,为建筑弃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前处理方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59028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25057.5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8/16 , C04B18/22 , E04C2/02 , E04C2/26 , E04B5/02 , E04H9/02 , E04B1/98 , B28C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改性再生混凝土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板为单向板,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原料:水泥0.5-1份;再生粗骨料1-3.5份;河砂0.5-3.0份;再生橡胶颗粒0.1-0.4份;水0.3-0.5份;减水剂0.001-0.010份,其受力筋配筋率为0.5-0.7%,分布钢筋配筋率为0.2-0.3%。将再生混凝土与受力筋和钢筋混合后,经过机器振动成型和养护后即得到阻尼改性再生混凝土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有效提高结构楼板的阻尼比,提高结构舒适度,降低结构在发生共振时的动力响应幅值,并减少噪声等优点,可应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和使用精密仪器的实验室和生产车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285825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34516.8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1/02 , C02F1/28 , C02F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重金属生物吸附剂产量的方法。先将剩余污泥进行好氧发酵,然后超声处理后离心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即为液态重金属生物吸附剂,将其在0~5℃下保藏备用。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将液态重金属生物吸附剂提纯,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纯化的固态重金属生物吸附剂。使用重金属生物吸附剂时,先检测污水中重金属离子质量,按质量份数量取固态重金属生物吸附剂/重金属离子=0.5/1~8/1后将重金属生物吸附剂加入污水中,调节污水pH为3.0~7.0后置于摇床上振荡,离心,取上清液测定金属离子浓度,经计算得到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率高达80%。本发明不仅显著提高了重金属生物吸附剂的产量,实现了剩余污泥的资源化,而且重金属离子去除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28582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34516.8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1/02 , C02F1/28 , C02F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重金属生物吸附剂产量的方法。先将剩余污泥进行好氧发酵,然后超声处理后离心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即为液态重金属生物吸附剂,将其在0~5℃下保藏备用。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将液态重金属生物吸附剂提纯,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纯化的固态重金属生物吸附剂。使用重金属生物吸附剂时,先检测污水中重金属离子质量,按质量份数量取固态重金属生物吸附剂/重金属离子=0.5/1~8/1后将重金属生物吸附剂加入污水中,调节污水pH为3.0~7.0后置于摇床上振荡,离心,取上清液测定金属离子浓度,经计算得到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率高达80%。本发明不仅显著提高了重金属生物吸附剂的产量,实现了剩余污泥的资源化,而且重金属离子去除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153182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45861.8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从剩余污泥中提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涉及一种采用超声法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方法。A、从采用生物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取回剩余污泥,于4-5℃下静置8-24h,倾去上清液,得到重力浓缩污泥;B、将重力浓缩污泥在20-53kHz、120-240W下超声30-120s得到污泥样品;C、将污泥样品在6000-12000rpm下离心10-30min得到上清液即为生物絮凝剂;本发明的生物絮凝剂经测定,絮凝率在pH值为9.0时可达70%左右,且随着碱性增强,絮凝效果迅速提升;可生物降解,使用后无二次污染;价格低廉,工艺的可控性高,更易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具有很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可广泛适用于污水生物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08537372U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21289799.0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材料阻尼测试的装置,包括设有可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测试箱体,所述框架梁上设有对试件进行悬挂测试的试件悬挂梁,所述测试箱体的底部设有对试件进行竖向悬臂测试的固定夹具,所述测试箱体内设有加湿器、加热器以及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测试箱体内壁设有冷却管道,所述测试箱体内还设有高度可调的用于敲击试件使之振动的敲击机构,试件上设有监测其运动的加速度传感器。本装置可减少试件边界约束以及结构刚度的影响,可对不同的混凝土材料以及损伤后的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准确可信,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工作状态、不同服役阶段混凝土材料的阻尼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