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地图匹配方法以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959429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610117190.0

    申请日:2006-10-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地图匹配方法以及系统,根据整个定位区域内所有目标点的原始GPS数据,并通过地图匹配算法从整个定位区域中找出各目标点的行驶路段,先对整个定位区域进行第一次划分,即沿一维方向划分为N(N≥1)个子区域,将全部原始GPS数据根据已完成的子区域划分,再分别发送至各对应子区域;接着,各子区域获取对应的部分原始GPS数据,并对各子区域进行第二次划分,即沿二维方向划分为M(M≥1)个图格;最后匹配定位,将各子区域接收到的各目标点的原始GPS数据与其所处及相邻图格内的各条路段逐一进行相关度计算,并选择其中相关度最大的一条路段作为其定位路段,即行驶路段,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图匹配技术在处理海量GPS数据时,匹配速度慢的问题。

    一种基于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海量GPS数据处理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64346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10110166.X

    申请日:2005-11-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海量GPS数据处理系统和方法,包括服务器模块和客户机模块,所述服务器模块包括全局包数据共享池、接收子模块、分发子模块,所述接收子模块用于与数据源建立通信,接收实时GPS数据并组包放入全局包数据共享池;所述分发子模块用于与客户机端建立通信,从全局包数据共享池中取出包数据并发送,然后等待客户机端发回的反馈信息;所述客户机模块各客户机端连向同一服务器端,接收GPS数据包,解包然后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提取所需信息,再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服务器端。本发明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将系统负载部署到多个处理节点,从而实现对海量GPS数据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从而提高系统整体数据处理速度。

    分布式地图匹配方法以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959429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17190.0

    申请日:2006-10-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地图匹配方法以及系统,根据整个定位区域内所有目标点的原始GPS数据,并通过地图匹配算法从整个定位区域中找出各目标点的行驶路段,先对整个定位区域进行第一次划分,即沿一维方向划分为N(N≥1)个子区域,将全部原始GPS数据根据已完成的子区域划分,再分别发送至各对应子区域;接着,各子区域获取对应的部分原始GPS数据,并对各子区域进行第二次划分,即沿二维方向划分为M(M≥1)个图格;最后匹配定位,将各子区域接收到的各目标点的原始GPS数据与其所处及相邻图格内的各条路段逐一进行相关度计算,并选择其中相关度最大的一条路段作为其定位路段,即行驶路段,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图匹配技术在处理海量GPS数据时,匹配速度慢的问题。

    一种装配工作台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9140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938775.7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H1/12 B23P19/00 B25H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工作台,包括:台面及固定台面的工作台支架;还包括:多个物料盒,分别用于放置组成工件的各类零件;多个LED灯,均设置于工作台支架上,且分别与各物料盒对应;控制装置,与所有LED灯连接,根据装配工序依次点亮与放置指定零件的物料盒所对应的LED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置了与各物料盒对应的LED灯,并在每一个工序时点亮对应的LED灯提示工人拿取正确的零件,可以降低免除工人记忆装配顺序的困扰,提高和加快新手的上手速度。

    一种基于工业4.0技术平台的智能装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89125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938790.1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9/00 B23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工业4.0技术平台的智能装配系统,包括:零件装配点和零件输送设备;还包括:零件识别模块,设于零件装配点处和零件输送设备上,用于识别零件的种类和数量;图像匹配模块,设于零件装配点,用于检测零件的装配结果是否正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零件识别模块识别零件的种类,从而实现智能工业中的识别任务,同时通过图像匹配模块实现装配的校验,提高整个装配的智能化程度。

    基于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多元数据源交通信息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4406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710039110.9

    申请日:2007-04-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多元数据源交通信息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多元交通数据组包分发给各客户机端;2)经客户机端对数据进行校准后,发送至分布式融合平台数据接收模块;3)分布式融合平台将多元数据送至数据缓冲池暂存,根据数据规模将数据分配到不同的客户机端,同时从权值数据库读取权值,进行加权融合运算;4)将融合后的数据存放到统一的融合数据库中。根据实际交通的观察结果,对加权融合运算所用的权值数据库中不同数据的权值进行调整修改。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能获得准确的交通态势信息,有利于更快速准确合理地进行交通管理。

    降速率探针包列的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0318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810041774.3

    申请日:2008-08-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速率探针包列的可用带宽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发送端发送探针包列;接收端接收所述探针包列并计算所接收的探针包列长度;接收端判断计算出的所接收的包列长度与发送的包列长度是否相同,若不相同,继续接收,若相同,计算包列的平均速率作为可用带宽的测量值;接收端发送数据包通知发送端测量结束,附带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测量完毕,若否,发送端根据上次测量结果调整参数,然后进行下一次测量,若是,则结束。本发明采用降速率的探针包列构造,本发明方法测量速度快、入侵度低,又对多跳、突发性背景流的适应性较强。

    基于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多元数据源交通信息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81084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710039110.9

    申请日:2007-04-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多元数据源交通信息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服务器端将接收到的多元交通数据组包分发给各网格计算节点;2)经各网格计算节点对接收到的多元交通数据进行校准后,发送至分布式融合平台数据接收模块;3)分布式融合平台将多元交通数据送至数据缓冲池暂存,根据数据规模将数据分配到不同的网格计算节点,同时从权值数据库读取权值,进行加权融合运算;4)将融合后的数据存放到统一的融合数据库中。根据实际交通的观察结果,对加权融合运算所用的权值数据库中不同数据的权值进行调整修改。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能获得准确的交通态势信息,有利于更快速准确合理地进行交通管理。

    一种基于人机工效的数字双胞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3526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588365.3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机工效的数字双胞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装配装置以及虚拟装配装置;工件装配装置具有:工件装配部,用于让装配人员对工件进行装配;装配信息获取部,用于对装配人员的装配过程进行实时识别,获取工件信息和装配动作信息;装配侧通信部,用于将工件信息和装配动作信息实时发送至虚拟装配装置,虚拟装配装置具有:模型存储部,存储有虚拟装配模型;装配模拟部,根据工件信息和装配动作信息对虚拟装配模型进行动作模拟,使得虚拟装配模型的虚拟装配过程与装配人员的装配过程实时同步;画面存储部,存储有虚拟装配模型的虚拟装配过程的画面;输入显示部,用于对虚拟装配模型的虚拟装配过程的画面进行实时显示。

    降速率探针包列的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0318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041774.3

    申请日:2008-08-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速率探针包列的可用带宽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发送端发送探针包列;接收端接收所述探针包列并计算所接收的探针包列长度;接收端判断计算出的所接收的包列长度与发送的包列长度是否相同,若不相同,继续接收,若相同,计算包列的平均速率作为可用带宽的测量值;接收端发送数据包通知发送端测量结束,附带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测量完毕,若否,发送端根据上次测量结果调整参数,然后进行下一次测量,若是,则结束。本发明采用降速率的探针包列构造,本发明方法测量速度快、入侵度低,又对多跳、突发性背景流的适应性较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