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2909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53968.X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居住建筑新风量设计方法,基于健康要求,选择一个健康相对湿度临界指标;确定目标高性能居住建筑所处的省份和气候分区;以是否采取额外的建筑除湿措施为选项,选择目标高性能居住建筑的除湿措施;根据是否采取额外的建筑除湿措施,确定不同的新风量设计方案;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高性能建筑的高气密性特点、健康空气湿度要求、不同建筑气候区的湿环境风险、新风除湿能力和不同新风热回收形式下的新风量对建筑冷热+除湿能耗的影响等因素,实现高性能居住建筑基于建筑湿环境的新风量设计方案最优化,使高性能居住建筑的新风量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和节能、更能保护人员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1153968.X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居住建筑新风量设计方法,基于健康要求,选择一个健康相对湿度临界指标;确定目标高性能居住建筑所处的省份和气候分区;以是否采取额外的建筑除湿措施为选项,选择目标高性能居住建筑的除湿措施;根据是否采取额外的建筑除湿措施,确定不同的新风量设计方案;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高性能建筑的高气密性特点、健康空气湿度要求、不同建筑气候区的湿环境风险、新风除湿能力和不同新风热回收形式下的新风量对建筑冷热+除湿能耗的影响等因素,实现高性能居住建筑基于建筑湿环境的新风量设计方案最优化,使高性能居住建筑的新风量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和节能、更能保护人员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288007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42542.7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送风复合结构,包括单元体以及复合设置于单元体上的射流送风末端和辐射末端,所述的射流送风末端设置于单元体的上部,并与全空气送风系统连接,所述的辐射末端设置于单元体的下部,并通过供水管和回水管与辐射系统连接,所述的单元体安装于建筑楼板上,且安装高度覆盖人员活动范围;该辐射送风复合结构通过射流送风末端的射流送风,将建筑空间划分为射流送风末端上部的非空调区域以及射流送风末端下部的空调区域,实现分层空调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降低高大空间建筑空调能耗、节约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5216523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0646356.8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辐射送风复合结构,包括单元体以及复合设置于单元体上的射流送风末端和辐射末端,所述的射流送风末端设置于单元体的上部,并与全空气送风系统连接,所述的辐射末端设置于单元体的下部,并通过供水管和回水管与辐射系统连接,所述的单元体安装于建筑楼板上,且安装高度覆盖人员活动范围;该辐射送风复合结构通过射流送风末端的射流送风,将建筑空间划分为射流送风末端上部的非空调区域以及射流送风末端下部的空调区域,实现分层空调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高大空间建筑空调能耗、节约成本等优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