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的实时防碰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8349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74426.9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65 G05B2219/37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的实时防碰撞方法,通过数控系统的控制,结合防碰撞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防止机床发生碰撞,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初始化防碰撞检测系统和数控系统;数控系统在机床和防碰撞检测系统均满足设定条件时计算时间提前量并将其转化为插补表中的插补指令,防碰撞检测系统读取插补表,获取与时间提前量对应的伺服轴参数;防碰撞检测系统根据获取的伺服轴参数,生成且并行处理位姿变换任务列表和碰撞检测任务列表,完成碰撞检测;数控系统根据防碰撞检测系统的碰撞检测结果,控制机床完成相应的操作,防止机床发生碰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时性强、安全性能高、计算量小以及运算效率高等优点。

    数控系统的嵌入式服务功能数据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1587497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054285.6

    申请日:2009-07-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系统的嵌入式服务功能数据采集器。在对Simens802D数控系统数据接口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P72/48接口引出开关量信号的方法采集机床的运行动作和状态信号。通过串口电平转换器,使开关量信号符合单片机串口通讯要求。选择A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制作最小系统版,完成信号采集,数据输出通过单片机串口和PC串口实现。本发明开发了嵌入式服务系统,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封装成各类设备服务并以WEB的方式发送到网络,用户通过访问这些服务对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和评估。本发明的应用使经济型数控系统也具有了远程诊断的功能,提高了对设备系统的维护效率。

    信号轮轮齿相位角自动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66141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710038009.1

    申请日:2007-03-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樊留群 马玉敏

    Abstract: 一种能够自动进行信号轮轮齿相位角检测的装置。它用于对汽车速度和相位传感器特性进行检测的测试台,通过安装一通过传感器中心线的光纤传感器,信号轮的轮齿经过光纤传感器时就会使光线通过与遮挡交替变化,由于光纤传感器的光点很小,而且可以设定导通的光通量,所以可以精确地测量轮齿的上升和下降沿的相位角。配合高精度的角度传感器就可自动检测信号轮的每一个齿的上升和下降沿的相位角度。本发明改变了手工采用机械式的专用挡块进行检测的方法,消除了人为因素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

    一种数控机床的实时防碰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83493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0874426.9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的实时防碰撞方法,通过数控系统的控制,结合防碰撞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防止机床发生碰撞,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初始化防碰撞检测系统和数控系统;数控系统在机床和防碰撞检测系统均满足设定条件时计算时间提前量并将其转化为插补表中的插补指令,防碰撞检测系统读取插补表,获取与时间提前量对应的伺服轴参数;防碰撞检测系统根据获取的伺服轴参数,生成且并行处理位姿变换任务列表和碰撞检测任务列表,完成碰撞检测;数控系统根据防碰撞检测系统的碰撞检测结果,控制机床完成相应的操作,防止机床发生碰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时性强、安全性能高、计算量小以及运算效率高等优点。

    信号轮轮齿相位角自动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66141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38009.1

    申请日:2007-03-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樊留群 马玉敏

    Abstract: 一种能够自动进行信号轮轮齿相位角检测的装置。它用于对汽车速度和相位传感器特性进行检测的测试台,通过安装一通过传感器中心线的光纤传感器,信号轮的轮齿经过光纤传感器时就会使光线通过与遮挡交替变化,由于光纤传感器的光点很小,而且可以设定导通的光通量,所以可以精确地测量轮齿的上升和下降沿的相位角。配合高精度的角度传感器就可自动检测信号轮的每一个齿的上升和下降沿的相位角度。本发明改变了手工采用机械式的专用挡块进行检测的方法,消除了人为因素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混凝土构件表面质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524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10458.9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混凝土构件表面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布置相机,确保相机能够捕捉到待检测的混凝土构件表面;(2)对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表面进行图像预处理;(3)采用区域生长法去除最小面积;(4)表面缺陷特征提取;(5)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缺陷分类,判断混凝土构件表面质量合格与否。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克服了传统人眼检测而产生的检测结果不统一,误检率高的问题;减少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效率;相比于双目和多目视觉检测,本发明采用单目视觉检测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特点。考虑到混凝土预制构件都是批量生产,采用SVM(支持向量机)对缺陷类型的识别和分类,可以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数控系统的嵌入式服务功能数据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1587497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910054285.6

    申请日:2009-07-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系统的嵌入式服务功能数据采集器。在对Siemens802D数控系统数据接口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P72/48接口引出开关量信号的方法采集机床的运行动作和状态信号。通过串口电平转换器,使开关量信号符合单片机串口通讯要求。选择A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制作最小系统版,完成信号采集,数据输出通过单片机串口和PC串口实现。本发明开发了嵌入式服务系统,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封装成各类设备服务并以WEB的方式发送到网络,用户通过访问这些服务对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和评估。本发明的应用使经济型数控系统也具有了远程诊断的功能,提高了对设备系统的维护效率。

    端拾器的自动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58799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510111826.6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拾器的自动优化设计设计。在对CAD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采用自动优化的算法,将端拾器的空间结构看作是具有5自由度空间结构,通过坐标变换或机器人运动学得到一个非线性多元方程组,解这个多元方程组从而得到组件的空间定位信息,得到吸盘的型号;采用迭代法,通过移动副杆的位置,选取标准的吸盘;采用迭代法在冲压件曲面上移动吸盘点的位置,确定移动吸盘的位置,从而得到一个适应标准杆件长度系列的精确解。本发明优化了端拾器的空间结构,降低设计难度和设计时间,提高设计质量,所选取的元件不需要再进行加工裁减,就可装配成实际应用的端拾器。由于在设计时就能保证每个吸盘点的误差在要求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安装质量,保证了端拾器的正常可靠工作,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端拾器的自动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87868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510111826.6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拾器的自动优化设计设计。在对CAD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采用自动优化的算法,将端拾器的空间结构看作是具有5自由度空间结构,通过坐标变换或机器人运动学得到一个非线性多元方程组,解这个多元方程组从而得到组件的空间定位信息,得到吸盘的型号;采用迭代法,通过移动副杆的位置,选取标准的吸盘;采用迭代法在冲压件曲面上移动吸盘点的位置,确定移动吸盘的位置,从而得到一个适应标准杆件长度系列的精确解。本发明优化了端拾器的空间结构,降低设计难度和设计时间,提高设计质量,所选取的元件不需要再进行加工裁减,就可装配成实际应用的端拾器。由于在设计时就能保证每个吸盘点的误差在要求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安装质量,保证了端拾器的正常可靠工作,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大型工件的机加工寻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46666A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3115907.9

    申请日:2003-03-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将工件搬运到现场后,经过初步的装夹,通过安装在机床主轴上的光学读数头,移动数控机床进行测量,测量工件上六个待测点的两维坐标,并和工件CAD模型理论上的待检测点理论上的三维坐标进行比较分析,进行误差均化优化处理,得出工件在机床坐标系的坐标,调整工件在CAD/CAM系统中工件的位置,生成工件的实际数控加工程序。本发明用于工程实际,可大大降低测量环节的复杂性和测量装置的成本,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