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8153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62044.4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中氟化物处理用材料与应用;所述材料为钙改性铝‑镧混合金属氧化物,其原料包括生物模板、可溶性镧盐、可溶性铝盐、可溶性钙盐和尿素;所述生物模板包括棉纤维素、香蒲绒、棉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所述材料为在尿素分解形成的碱性环境下,生物模板、可溶性镧盐、可溶性铝盐、可溶性钙盐受热共沉淀形成均匀的氢氧化物沉淀;之后通过高温煅烧形成的稳定的钙改性铝‑镧混合金属氧化物;所述污水中氟化物处理用材料应用为在含氟污水中去除氟离子。本发明制备的污水中氟化物处理用材料能够大幅提升原材料的吸附速率和除氟效率,在较低的用量下实现较高浓度氟离子的吸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80264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424138.8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nventor: 郝强 , 安刚建 , 陈国斌 , 刘先平 , 李若男 , 杨长明 , 牛光跃 , 杨晖 , 王育来 , 李帅 , 张进军 , 邢瑞 , 马立志 , 李天浩 , 张杰 , 韩舒生 , 刘浏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水中传统污染物协同抗生素类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方法,用于在河道排口进行尾水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河道排口进行截流沉淀,再进行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所述沉淀池单元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瞬时混合反应池、磁种混合反应池、絮凝团化反应池和截流沉淀池;所述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单元包括大箱体、曝气系统、纳米铁基功能炭、土著微生物酶激活剂添加系统以及生态浮床;本发明采用两段式处理,对传统污染物以及抗生素类新兴污染物有较好的净化效果,还解决了河道排口处可利用面积狭小、工程设施难布置的难题;且本发明设置起来较为简单,维护管理简便,可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15885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670084.X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层固定膜的IFAS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缺氧区、IFAS区及沉淀区,缺氧区内置缺氧污泥,缺氧区用于接收待处理污水,IFAS区内置好氧污泥,在好氧污泥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在好氧污泥的上部设有填料,填料形成上层固定膜,IFAS区的底部用于接收经过缺氧区处理的污水;沉淀区设有中心筒、出水槽及反射板,中心筒用于接收经过IFAS区处理的污水,反射板设置在中心筒的下方,用于进行泥水分离,出水槽设置在沉淀区的上方,用于出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开发的IFAS装置作为活性污泥与生物膜的耦合装置,在装置优化上具有极高的潜力,开发出IFAS装置的构型潜力,会为村镇污水的处理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45747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703119.5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D71/34 , B01D69/02 , B01D67/00 , C02F1/4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蛭石纳米颗粒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多巴胺的自聚合反应生成聚多巴胺网状物,在pH为7.2‑7.3的缓冲体系下与硅烷偶联剂KH550形成致密高渗透性网状层,同时将亲水性蛭石纳米颗粒包裹或黏附在网状层上进一步增加膜表面的孔隙及亲水性。其致密高渗透性的改性层在保障高水通量的条件下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且处理实际污水时通量衰减更小,稳定通量更高。本发明采用价格低廉、元素种类丰富的天然矿物质蛭石为改性材料,极大程度的降低成本,且流程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92512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0181641.5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子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D63/08 , C02F3/1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BR软式平板膜元件及其膜组件,解决了目前平板膜组件装填密度小、生产成本高的问题。MBR平板膜元件包括两侧膜片和中间的衬布及导流网。膜片之间通过热熔胶焊接,于平板膜的顶部位置设置两个与膜腔相通的出水嘴,对于膜高度较大的膜元件,可在顶部出水嘴固定保留的前提下于侧面增设出水嘴。出水嘴粘接在两张平板膜之间。若干个平板膜元件通过支撑孔维持一定有效间距形成膜组件,相邻膜元件之间安装有一定厚度的隔垫以保证相同的膜间距。本发明的MBR软式平板膜元件取消了传统平板膜元件需要的塑料或其它耐腐蚀材料的支撑板,减轻了膜元件的重量,减小了膜元件的厚度,极大的降低了平板膜组件的制造成本,同时提高了单位体积的平板膜装填密度,降低了单位膜面积的曝气量,较柔软,可整体抖动,自清洁能力强,抗污染能力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92512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81641.5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子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D63/08 , C02F3/1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MBR软式平板膜元件及其膜组件,解决了目前平板膜组件装填密度小、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新型MBR平板膜元件包括两侧膜片和中间的衬布及导流网。膜片之间通过热熔胶焊接,于平板膜的顶部位置设置两个与膜腔相通的出水嘴,对于膜高度较大的膜元件,可在顶部出水嘴固定保留的前提下于侧面增设出水嘴。出水嘴粘接在两张平板膜之间。若干个平板膜元件通过支撑孔维持一定有效间距形成膜组件,相邻膜元件之间安装有一定厚度的隔垫以保证相同的膜间距。本发明的新型MBR软式平板膜元件取消了传统平板膜元件需要的塑料或其它耐腐蚀材料的支撑板,减轻了膜元件的重量,减小了膜元件的厚度,极大的降低了平板膜组件的制造成本,同时提高了单位体积的平板膜装填密度,降低了单位膜面积的曝气量,较柔软,可整体抖动,自清洁能力强,抗污染能力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08829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94618.4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弹簧压缩的排水管道自动翻转堰板拦截冲洗装置,由翻板阀芯、弹簧筒、弹簧筒连杆、翻板支承外圈和挡水盒组成。通过合理设置翻板高度及所配备可伸缩弹簧的预压力,在污水管道等中,通过弹簧支撑翻板阀芯对管道内的水进行蓄存,当管道中的水位达到设定水位高度时,翻板翻转,弹簧筒连杆与弹簧筒槽侧板及弹簧外筒之间的连接轴开始滑动,致使翻板阀芯完全打开,形成的冲刷水波对管道底部沉积物产生强烈冲刷作用,将沉积物冲至排水管道下游,直至污水处理厂,达到清淤效果。当排水管道内水位降低至翻板阀芯1/2高度以下时,在配重块作用力下,翻板阀芯开始关闭,带动连接轴的滑动,压缩弹簧的作用力恢复,使翻板阀芯完全关闭,阻止水流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0419069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15807.1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受多种重金属污染的建筑废物稳定化方法。先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建筑废物干燥?破碎,再用柠檬酸酸洗,使建筑废物表层重金属溶解,23~25h后固液分离,得到洗脱液和固体,洗脱液重金属回收处理达标排放;固体中添加重金属固化剂,再加水调和稳定,搅拌或震荡24小时,再静置稳定一周后分离,得到上清液和酸洗?稳定后的建筑废物,上清液回到酸洗工序;酸洗?稳定后的建筑废物按照HJ/T299?2007方法测定浸出毒性,结果表明,符合国标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废液经处理后循环利用,使用的药剂安全环保,对重金属的稳定效果明显,保证了受重金属污染建筑废物填埋或资源化利用中的环境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19663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97253.9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续深度脱水和太阳能协同干化污泥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深度脱水和太阳能协同干化污泥方法,对一次脱水污泥先进行连续深度脱水处理后,再进行太阳能干化处理,所述连续深度脱水处理包括污泥改性和压榨脱水处理过程。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一种连续深度脱水和太阳能协同干化污泥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续深度脱水和太阳能协同干化污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一次脱水污泥的脱水处理,使一次脱水污泥含水率从75~85%降至30~40%,最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49766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16417.3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34 , B01D61/145 , B01D67/0002 , B01D69/12 , C02F1/4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偏氟乙烯/TiO2纳米溶胶复合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纳米溶胶液反应前驱体和反应介质的制备及混合、纳米溶胶的分散、预铸膜液和铸膜液的制备、涂膜、溶剂浸出以及膜的后续处理等步骤制得复合超滤膜。本发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含有纳米TiO2初生粒子的溶胶液并用有机溶剂充分混合分散后共混到聚合物预铸膜液中,随后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得纳米均匀分散的超滤复合膜。本发明工艺以分散均匀、稳定的溶胶液代替粉体态纳米TiO2颗粒,有效克服了粉体态纳米颗粒加入到铸膜液中出现团聚并造成铸膜液不稳定的现象,所得的复合超滤膜强度高、通量高、耐污染、易清洗,且生产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