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磁共能模型建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9273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036687.3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磁共能模型建立系统,该系统计及齿槽、反电动势非正弦以及磁饱和影响建立磁共能模型,包括:电机工作点选取模块,用于获得同步直角坐标系下的W个电机电流工作点,W=wI×wβ;磁共能数值解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有限元参数仿真法获取电机的磁共能数值解;磁共能模型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磁共能数值解获取模块获取的磁共能数值解进行二维傅里叶级数展开,并以关于电机电流工作点的多项式拟合傅里叶级数展开系数,获得不同电流激励下的磁共能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磁共能的数值模型入手,在充分考虑电机定转子结构特征上,计及齿槽、反电动势非正弦、电机磁饱和等非线性因素,获得电机磁共能的解析描述模型,具有精确度高等优点。

    基于分布参数的电机气隙磁场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720874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410736628.8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参数的电机气隙磁场建模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建模方法包括:1)选取电机工作点:将相电流有效值和定子电流矢量相对转子位置d轴的空间相位角的电机实际工作区间分别等分,根据磁动势等效原则获得同步直角坐标系下的电机电流工作点;2)求取各工作点下电机气隙磁场分布的数值;3)对所述数值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4)以关于电机电流工作点的多项式拟合傅里叶系数,并将气隙磁场波形转化为关于交直轴电流以及空间机械角度的数学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建立电机的分布参数模型能更准确地对电机进行数学描述,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电机控制中,提高了控制精度。

    基于分布参数的电机气隙磁场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72087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736628.8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参数的电机气隙磁场建模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建模方法包括:1)选取电机工作点:将相电流有效值和定子电流矢量相对转子位置d轴的空间相位角的电机实际工作区间分别等分,根据磁动势等效原则获得同步直角坐标系下的电机电流工作点;2)求取各工作点下电机气隙磁场分布的数值;3)对所述数值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4)以关于电机电流工作点的多项式拟合傅里叶系数,并将气隙磁场波形转化为关于交直轴电流以及空间机械角度的数学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建立电机的分布参数模型能更准确地对电机进行数学描述,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电机控制中,提高了控制精度。

    一种电机磁共能模型建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9273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10036687.3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磁共能模型建立系统,该系统计及齿槽、反电动势非正弦以及磁饱和影响建立磁共能模型,包括:电机工作点选取模块,用于获得同步直角坐标系下的W个电机电流工作点,W=wI×wβ;磁共能数值解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有限元参数仿真法获取电机的磁共能数值解;磁共能模型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磁共能数值解获取模块获取的磁共能数值解进行二维傅里叶级数展开,并以关于电机电流工作点的多项式拟合傅里叶级数展开系数,获得不同电流激励下的磁共能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磁共能的数值模型入手,在充分考虑电机定转子结构特征上,计及齿槽、反电动势非正弦、电机磁饱和等非线性因素,获得电机磁共能的解析描述模型,具有精确度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