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44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54497.7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丁达尔效应的水槽水下地形测量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水槽水下地形测量模型;S2、进行标定;S3、关闭激光笔并移动可移动框架的位置,待水面平稳,重新打开激光笔,映射出由丁达尔效应产生模型沙不同位置的激光光柱,获取模型沙不同位置的激光光柱图像;S4、提取模型沙不同位置的激光光柱图像中的实际激光光柱长度,得到实际剖面高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105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28692.X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实挺水与沉水组合植物群的砂质动床布置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布置砂质动床系统;S2、预制圆棒、扁平头棒和种植孔定位板;S3、在需要种植植物的区域使用种植孔定位板和圆棒进行真实挺水植物的种植;S4、在需要种植植物的区域使用扁平头棒辅助布置柔性较大的真实沉水植物;S5、按压每个种植有植物的孔口,适当填入回填砂至与砂质动床高度一致;S6、向种植植物的区域淋水至植物与砂质充分结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便于实验、为模拟含植物的物理模型动床实验提供一种有效、简单、实用的方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66069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460707.1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不同形式与不同组合的丁坝对水流和泥沙影响作用的模型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水泵、临时储水池、消能板、试验段、丁坝片、出水堰、格栅、拱形过水廊。示踪浮子可浮于水中,模拟泥沙运动及冲淤情况。试验段两侧上部安装带孔夹条,下部安装带孔凹槽,使得丁坝片下插凹槽,上用相邻孔中安装的螺丝固定,可以方便装卸、转动。三角堰配有可升降的挡板,两者配合使用能够调节流出水量和试验段水流流速。格栅中间设计成网格状,连接了上部与下部的拱形过水廊,而且实现了水的循环。与现有模型相比,本发明可以方便快捷地演示不同形式、组合的丁坝对水流的影响以及泥沙冲淤情况,并且经济、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268121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36601.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挺水植物群砂质动床模型布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布置砂质动床;S2、在动床上需布置植被的区域布设预埋坑;S3、预制用于模拟种植挺水植物的种植板;S4、在种植板上模拟种植挺水植物;S5、将种植有挺水植物的种植板放置于预埋坑中;S6、向预埋坑中逐层填充回填砂,每填充一层回填砂后,对预埋坑中的回填砂进行注水、振捣操作,直至预埋坑填充高度与动床高度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含挺水植物群砂质动床模型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简单、实用的布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966069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60707.1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不同形式与不同组合的丁坝对水流和泥沙影响作用的模型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水泵、临时储水池、消能板、试验段、丁坝片、出水堰、格栅、拱形过水廊。示踪浮子可浮于水中,模拟泥沙运动及冲淤情况。试验段两侧上部安装带孔夹条,下部安装带孔凹槽,使得丁坝片下插凹槽,上用相邻孔中安装的螺丝固定,可以方便装卸、转动。三角堰配有可升降的挡板,两者配合使用能够调节流出水量和试验段水流流速。格栅中间设计成网格状,连接了上部与下部的拱形过水廊,而且实现了水的循环。与现有模型相比,本发明可以方便快捷地演示不同形式、组合的丁坝对水流的影响以及泥沙冲淤情况,并且经济、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6377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93960.3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质海岸植被组合优化设计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合适的砂质海岸区域;S2、确定该砂质海岸区域的海域的适生沉水植被,在内滨海域培育种植沉水植被群;S3、在砂质海岸区域的滩面向陆侧设置沙障,所述沙障在朝向陆地的方向上从机械沙障过渡到生物沙障;S4、在生物沙障的向陆侧设有沙丘,在沙丘内置入碎石岩心;S5、在生物沙障和沙丘之间设置草灌丛;S6、沙丘前后坡铺设草皮护坡,并辅以灌木,沙丘的向陆侧设置混交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消浪减侵效果好、促进生物资源恢复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80741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54646.8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波流水槽的侵蚀性海滩沿岸输砂模拟装置,在波流水槽中使用,包括:第一挖沙器,第二挖沙器,第三挖沙器;所述第一挖沙器,第二挖沙器,第三挖沙器在波流水槽内部沿水槽轴线方向靠边安置;所述第一挖沙器,第二挖沙器,第三挖沙器的模型砂倾倒处分别安置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一端分别在第一挖沙器,第二挖沙器,第三挖沙器的模型砂倾倒处下面,另一端连接水槽外部;所述第一挖沙器,第二挖沙器,第三挖沙器和波流水槽的主体之间安装挡波板,用来减少第一挖沙器,第二挖沙器,第三挖沙器对水流和波浪的扰动。本发明在进行动床水槽波流实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波流水槽只能解决二维问题的缺点,能够模拟侵蚀性海滩的沿岸输砂的输出,并能够模拟剖面上部、中部、下部输砂量不同的沿岸输砂。
-
公开(公告)号:CN11268121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536601.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挺水植物群砂质动床模型布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布置砂质动床;S2、在动床上需布置植被的区域布设预埋坑;S3、预制用于模拟种植挺水植物的种植板;S4、在种植板上模拟种植挺水植物;S5、将种植有挺水植物的种植板放置于预埋坑中;S6、向预埋坑中逐层填充回填砂,每填充一层回填砂后,对预埋坑中的回填砂进行注水、振捣操作,直至预埋坑填充高度与动床高度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含挺水植物群砂质动床模型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简单、实用的布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44423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176965.8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潮汐模型与摄影测量技术的海滩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布置拍摄海滩图片的拍摄终端,对拍摄终端进行标定获取用于像点与相应的地面点进行坐标转换的共线方程;S2、拍摄终端拍摄海滩图片,对海滩图片进行水边线提取得到水边线的像素坐标;S3、建立当前海滩所在海域的潮汐模型,基于潮汐模型获取S2中水边线对应的高程,基于水边线的高程利用共线方程将水边线的像素坐标转换成实地坐标;S4、基于多时相水边线的实地坐标生成海滩数字高程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海滩高精度无人化动态监测,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67438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53814.1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波流水槽的堆积性海滩沿岸输砂模拟装置,在波流水槽中使用,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下面分别放置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第三漏斗;所述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第三漏斗在波流水槽内部靠边安置;所述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第三漏斗和波流水槽的主体之间安装挡波板,用来减少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第三漏斗对水流和波浪的扰动。本发明在进行动床水槽波流实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波流水槽只能解决二维问题的缺点,能够模拟堆积性海滩的沿岸输砂的输入,并能够模拟剖面上部、中部、下部输砂来沙量不同的沿岸输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