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的复合网络结构超疏水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65743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0512527.1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磨损的复合网络结构超疏水表面,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网络结构由填充材料填充在多孔基底的孔中形成,填充材料与基底材料的耐磨损能力不同,通过摩擦磨损后形成的超疏水的表面微结构,该结构是通过摩擦生成,因此摩擦磨损不但不会破坏该表面的疏水结构,反而可以起到更新疏水结构的作用,即使受到不同程度磨损也不会破坏其表面疏水性,因而具备耐磨损的能力。该结构中基底与填充材料可以采用均具有疏水性的材料制备,也可以采用一方疏水一方亲水的材料制备,形成整体疏水的超疏水表面或疏水‑亲水交替的超疏水表面,以获得不同功能的超疏水表面。

    一种耐磨损的复合网络结构超疏水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65743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12527.1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磨损的复合网络结构超疏水表面,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网络结构由填充材料填充在多孔基底的孔中形成,填充材料与基底材料的耐磨损能力不同,通过摩擦磨损后形成的超疏水的表面微结构,该结构是通过摩擦生成,因此摩擦磨损不但不会破坏该表面的疏水结构,反而可以起到更新疏水结构的作用,即使受到不同程度磨损也不会破坏其表面疏水性,因而具备耐磨损的能力。该结构中基底与填充材料可以采用均具有疏水性的材料制备,也可以采用一方疏水一方亲水的材料制备,形成整体疏水的超疏水表面或疏水‑亲水交替的超疏水表面,以获得不同功能的超疏水表面。

    一种用于增强低表面能树脂附着力的仿生梯度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6144254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1500830.1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增强低表面能树脂附着力的仿生梯度材料,属于仿生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受自然界中的树木通过在土壤中扎根策略启发,提出了一种用于增强低表面能树脂附着力的仿生梯度材料,该材料由低表面能的树脂和高表面能树脂构成,以高表面能树脂模拟泥土,其上部带有多孔结构,利用低表面能树脂模拟树干和树根,使其下部融合进高表面能树脂的多孔结构中,通过物理结合的方式形成用于增强低表面能树脂附着力的仿生梯度材料,即顶部低表面能,底部高表面能;弹性模量的分布为顶部弹性模量低、中间次之,底部弹性模量高。本发明的仿生梯度材料显著提升了PDMS与金属基底的附着力,在304不锈钢基底表面,其附着力为纯PDMS的6.38倍。

    一种微相分离型海洋防污防腐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669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1266662.X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相分离型海洋防污防腐涂层,采用硅橡胶和聚氨酯两种体系通过同步互穿法制备硅橡胶/聚氨酯微相分离型海洋防污防腐涂层。将两种体系的材料复合,由于材料的相容性不同,从而引起表面的微相分离,在涂层表面形成天然的微结构,而微结构被证明有利于防止生物污损,但是以往此类涂层并没有防腐性能。另外此类涂层通常使用硅橡胶等低表面能材料制备,这就造成了以往此类涂层的粘接性能差的问题,当其涂覆到船体时很容易脱落,而本发明相对于低表面能材料具有优秀的粘接性能。

    一种微相分离型海洋防污防腐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66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66662.X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相分离型海洋防污防腐涂层,采用硅橡胶和聚氨酯两种体系通过同步互穿法制备硅橡胶/聚氨酯微相分离型海洋防污防腐涂层。将两种体系的材料复合,由于材料的相容性不同,从而引起表面的微相分离,在涂层表面形成天然的微结构,而微结构被证明有利于防止生物污损,但是以往此类涂层并没有防腐性能。另外此类涂层通常使用硅橡胶等低表面能材料制备,这就造成了以往此类涂层的粘接性能差的问题,当其涂覆到船体时很容易脱落,而本发明相对于低表面能材料具有优秀的粘接性能。

    一种用于模拟海水波动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1659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910276014.9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海水波动的装置,包括主体框架、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密封防污损实验箱和控制系统,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偏心轮;传动机构包括支撑座、曲柄、滑动杆和实验承载板,支撑座固定在主体框架上,曲柄的一端连接于偏心轮且与偏心轮构成曲柄机构,滑动杆的一端与曲柄的另一端连接,且滑动杆与支撑座滑动配合,实验承载板固定在滑动杆上且随滑动杆往复移动,实验承载板固定海洋防污损实验膜;密封防污损实验箱包括箱体和观察窗,箱体与观察窗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容纳人造海水,滑动杆穿入容纳空间,实验承载板位于容纳空间中;控制系统与驱动机构相连。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实验装置无法模拟海水波动的问题。

    一种海洋防污涂层表面藤壶附着力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28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196403.4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海洋防污涂层表面藤壶附着力的测量方法,属于防污涂层表面防污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测试方法只能在准静态条件下进行测试,无法在水动力条件下行进的测试,本发明采用了GB/T 7789‑2007中所采用的测试设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高速摄像机用于采集藤壶在脱离涂层表面的时刻,并查得此时刻的电机转速ω,本发明经过受力分析,通过计算与附着力平衡的重力、浮力、向心力以及水体阻力的合力得到附着力的大小。实现了在水动力条件下的测试,由于该方法不使用拉力计,因此同时适用于真实藤壶和虚拟藤壶。

    一种用于模拟海水波动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1659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76014.9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海水波动的装置,包括主体框架、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密封防污损实验箱和控制系统,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偏心轮;传动机构包括支撑座、曲柄、滑动杆和实验承载板,支撑座固定在主体框架上,曲柄的一端连接于偏心轮且与偏心轮构成曲柄机构,滑动杆的一端与曲柄的另一端连接,且滑动杆与支撑座滑动配合,实验承载板固定在滑动杆上且随滑动杆往复移动,实验承载板固定海洋防污损实验膜;密封防污损实验箱包括箱体和观察窗,箱体与观察窗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容纳人造海水,滑动杆穿入容纳空间,实验承载板位于容纳空间中;控制系统与驱动机构相连。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实验装置无法模拟海水波动的问题。

    一种海洋防污涂层表面藤壶附着力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2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196403.4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海洋防污涂层表面藤壶附着力的测量方法,属于防污涂层表面防污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测试方法只能在准静态条件下进行测试,无法在水动力条件下行进的测试,本发明采用了GB/T 7789‑2007中所采用的测试设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高速摄像机用于采集藤壶在脱离涂层表面的时刻,并查得此时刻的电机转速ω,本发明经过受力分析,通过计算与附着力平衡的重力、浮力、向心力以及水体阻力的合力得到附着力的大小。实现了在水动力条件下的测试,由于该方法不使用拉力计,因此同时适用于真实藤壶和虚拟藤壶。

    一种有机树脂复合材料制备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0046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088961.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树脂复合材料制备装置,箱体底面上放置有混合装置和第一支架;样品混合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混合容器,一级混合容器的底部与二级混合容器顶部之间连通,一级混合容器和二级混合容器上方均连通有样品存储容器,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和安装于混合容器内部底面上的搅拌子,搅拌子与电机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架的顶端;一级混合容器的内部底面上安装有第一搅拌子,第一搅拌子与电机轴通过第一传动装置连接,二级混合容器的内部底面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子,第二搅拌子与电机轴通过第二传动装置连接。使用过程中实验人员不直接接触原材料,小型化降低场地的占用,保障了实验人员的安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实验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