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0975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52949.9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8/65 , A61K8/64 , A61K8/19 , A61K8/73 , A61K8/31 , A61K8/34 , A61K8/81 , A61K8/37 , A61K8/44 , A61Q19/00 , A61Q19/08 , A61Q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鱼胶原蛋白面膜液及制备方法,由鱼胶原蛋白,芋螺肽,富勒烯和壳聚糖液体部分和面膜基料组成。通过电化学电解水的方式,以鱼鳞为原料生产壳聚糖,将其应用于化妆品领域。应用鱼胶原蛋白和芋螺肽的特殊功效,改善肤色,修复各类痘印痘坑。且本产品功能性原料均来自天然产物,原料无毒无害,生物相容性优良,刺激性小,综合各种原料的功能,来达到美白补水抗衰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963477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124805.6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氮掺杂多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氮掺杂多孔炭材料、电催化剂和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材料。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如下原料:具有微介孔特性的多孔炭,三聚氰胺,可溶性亚硝酸盐和浓盐酸;(2)将以上原料溶于水中并持续搅拌以进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3)将所述反应产物过滤,然后分别用乙酸和水进行洗涤并过滤,接着将所述反应产物烘干,得到烘干物;(4)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所述烘干物升温并进行煅烧,得到所述氮掺杂多孔炭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安全性高、产率高。所得的氮掺杂多孔炭材料可提供较高的氧气还原反应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5872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97975.8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C319/22 , C07C319/28 , C07C32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N-二乙酰-L-胱氨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的原料包括:L-胱氨酸、液碱、乙酸酐、盐酸、乙醚、甲醇等;设备包括:反应釜、搅拌机、过滤器、浓缩罐、结晶釜等。通过乙酰化反应、中和、蒸发浓缩、过滤、结晶等步骤来制得纯品。将反应温度控制在0℃,不仅减少乙酸酐的水解,而且避免L-胱氨酸消旋化,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另外,本发明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碱溶液浓度、反应pH值,采用乙酸酐和碱交替滴加,反应更加充分,不需要过量的乙酸酐,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采用甲醇提纯产物,制得的产品纯度高、产率高。该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0985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69447.1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聚丙烯腈基预氧丝制备具有储能特征的活性碳纤维材料的方法及应用,属于活性碳纤维材料和电化学电容器技术领域。步骤为:(1)将聚丙烯腈基预氧丝(市售)用水洗净,干燥;(2)将上述步骤(1)干燥后的预氧丝与强碱按比例混合,加入一定量水混合均匀,烘干,控制升温速度,活化,得到活化产物;(3)将上述步骤(2)得到的活化产物用热水中浸泡,过滤,洗涤至中性,真空干燥,研磨成粉末得可用于电化学电容器的活性碳纤维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活性碳纤维比表面积为1200-2500m2/g,孔径分布窄,中孔率可达20%~60%。所制备的活性碳纤维材料作为电极可以用于对称型电化学电容器或不对称型电化学电容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177313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056322.8
申请日:2007-11-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生物膜电极技术处理苯酚废水的方法,其包括:使苯酚废水通过生物膜电极反应器进行处理;在所述反应器中,将苯酚高效降解菌接种到隔膜式电解槽的阴极中,培养两周后,降解苯酚的生物膜电极形成,以此作为反应器的阴极,处理浓度为100~300mg·L-1的苯酚废水。本发明可以使低浓度的苯酚废水在低电流的条件下进行处理,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并且能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12122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22010.9
申请日:2020-08-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金属表面钛酸锶/锶羟基磷灰石医用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钛片用SiC砂纸逐级打磨,超声洗涤,混合酸溶液浸泡10‑15秒,再超声洗涤干燥;以预处理后的钛片为阳极,铂片电极为阴极,室温下进行阳极氧化后将钛片清洗干燥,并于管式炉中进行退火处理;将所得钛片于16ml,Sr(OH)2溶液中,200℃下水热反应1.5‑2h,取出清洗干燥;将所得钛片置于钙盐和锶盐混合电解液中进行恒流沉积,所述电解液组成为:0.034M‑0.04M的Ca(NO)3,0.02M‑0.06M的Sr(NO)3,0.025M的NH4H2PO3,0.1M的Na(NO)3。本发明钛金属表面钛酸锶/锶羟基磷灰石医用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首次在钛基体表面制备了含锶元素复合涂层,其中分为含锶纳米管涂层和含锶羟基磷灰石涂层,对钛基体植入体的性能有很大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8505097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303625.3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钛/二氧化钛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医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3D打印多孔合金钛为基底,通过电化学法结合仿生法分步制得二氧化钛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得到医用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如下:将3D打印合金钛先后进行有机溶液超声,酸浸,水洗烘干处理;将处理后的3D钛片作为阳极,铂电极作为阴极,进行阳极氧化;得到的3D钛片烘干后在SBF体液中浸泡,取出后作为阴极,以铂电极为阳极进行电沉积。本发明所述的医用材料,其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与基底结合力强、均匀且致密,能有效促进骨生长,同时这种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制备工艺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08166039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711014417.3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阳极氧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酸煮的方法得到新生钛,通过两次电解得到管径和长度均一的二氧化钛纳米管以及排列整齐的阵列。制备方法如下:将抛光后的钛片先后进行有机溶液超声,酸煮,水洗烘干处理;将处理后的钛片作为阳极,钌钛锡电极作为阴极,组装成标准两电极体系,先后恒电流和恒电位阳极氧化。该方法可以在钛片表面得到管径和长度均一,结合强度高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通过结合恒电流氧化和恒电位氧化,解决了纳米管表面不规整、结合强度较低的问题,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在光电催化和能源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166044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177224.8
申请日:2018-03-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5D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3D打印医用TC4钛合金表面纳米管直径的方法,所述医用TC4钛合金材料由3D打印技术中的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SLM)制备,所述TC4钛合金质量百分比为5.5%≤Al≤6.7%,3.5%≤V≤4.5%,88.09%≤Ti,余量为Fe、O、H、C等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对该合金进行预处理,再进行阳极氧化,最后在空气中退火。本发明克服了目前3D打印成品具有的较大的宏观残余应力,通过电压实现对纳米管直径的调控。纳米管氧化层的大比表面积为骨组织生长提供空间、利于载药微球或Ag+等纳米粒子的释放;增大了亲水性,从而提升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且退火后的晶体结构有利于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涂层的沉积。因此,本发明将对当前医用钛合金的利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6603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014417.3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阳极氧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酸煮的方法得到新生钛,通过两次电解得到管径和长度均一的二氧化钛纳米管以及排列整齐的阵列。制备方法如下:将抛光后的钛片先后进行有机溶液超声,酸煮,水洗烘干处理;将处理后的钛片作为阳极,钌钛锡电极作为阴极,组装成标准两电极体系,先后恒电流和恒电位阳极氧化。该方法可以在钛片表面得到管径和长度均一,结合强度高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通过结合恒电流氧化和恒电位氧化,解决了纳米管表面不规整、结合强度较低的问题,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在光电催化和能源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