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11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78804.0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智能数据处理领域,其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处理算法来对患者对象的血压、环境温度和透析液温度这三个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时序隐含特征关联提取,以此根据血压数据和环境温度数据之间进行细粒度关联引导下得到的透析液温度指导语义特征和实际透析液温度时序特征之间的偏移特征来自适应地控制下一时间点的透析液温度。这样,能够实现对血压的细微波动和快速变化进行精准监测,同时也实现了透析液温度的更为精准的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8658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54816.X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V20/52 , G06V20/40 , G06V40/20 , G06V10/44 , G06V10/62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T7/269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442 , G06N3/0895 , G16H40/20 , G06N3/04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行为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智能监测领域,其采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图像处理分析技术来对护士对象透析操作监控视频进行关键帧采样、光流特征提取和强化,以此根据各个强化后的护士对象透析操作光流特征在全时域上的语义关联特征来自动地得到透析操作是否存在异常的监测结果。这样,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到护士透析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动作变化,同时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和快速反馈,一旦检测到异常行为,可以立即进行干预,从而减少响应延迟,提高感染防控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447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06157.4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16H10/60 , G06F40/30 , G06N3/044 , G06N3/0455 , G06N5/04 , G06F18/213 , G06F18/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指标数据上报管理系统及终端设备,涉及数据校验技术领域,其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对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指标数据中的数据项进行校验,基于护理质量指标数据中的其他数据项之间的语义关联模式推理出待校验数据项的合理取值,进而基于推理出的合理取值对录入的待校验数据项进行对比判断,以生成相应的数据项录入异常预警提示。这样,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指标数据的校验和异常录入预警,提高数据上报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了人工录入和审核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197548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06822.8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肠内营养补充方法及系统,涉及营养补充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患者对象的消化吸收能力文本描述、耐受性文本描述和营养需求文本描述;使用文本语义编码器对所述消化吸收能力文本描述、所述耐受性文本描述和所述营养需求文本描述进行处理以得到消化吸收能力语义编码特征向量、耐受性语义编码特征向量和营养需求语义编码特征向量;使用上下文语义分析与推理模块对所述消化吸收能力语义编码特征向量、所述耐受性语义编码特征向量和所述营养需求语义编码特征向量进行处理以得到营养剂推理语义表征特征向量,以确定营养剂的推荐结果。这样可以智能化地判断出患者对象所需的营养剂的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89110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053649.X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器,包括底座,利用底座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和稳定,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利用支撑架对移动块进行支撑和稳定,通过移动块、握把、转盘和第一连杆的配合使用,在进行起身康复训练时,可以借助外力带动患者自动进行康复训练,并且可以调整起身的幅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升高的患者进行使用,提高该装置使用时的智能性,通过移动板、小齿轮、齿条和限位板的配合使用,使得在进行起身康复训练时,两侧设置的限位板始终对人体进行限位,代替人工进行扶持,避免在进行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跌倒,更加的省时省力,同时提高起身训练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6919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90561.1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血液透析护理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抽取人体血液的血液抽取机构,所述血液抽取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底板上表面的抽液壳体,所述抽液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抽液壳体的内壁偏心位置开设有通孔并通过该通孔定轴转动连接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盘,实现单向抽取血液的功能,将储液箱内腔的肝素抽入矩形筒的右侧腔体,实现自动补液功能,即当活塞板无论向左或向右移动,肝素添加机构都会向混合箱体内腔注入一定量的肝素,提高肝素注入的连续性,防止肝素注入不连续导致血液凝固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289170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50044.5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透析护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透析护理用导管固定防倒流装置,包括防倒流机构,所述防倒流机构内部的中心活动连接有安装环,安装环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头,活动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制块。该透析护理用导管固定防倒流装置,通过安装环和活动头固定过后,医护人员可以拉扯固定贴片和透析管,进而使固定贴片带动透析管向外侧运动,从而使固定贴片带动透析管固定到患者的身体表面,进而使患者的血液可以通过透析管传递到联动管的内部,进而使血液通过透析环进入到碱基仓的内部,进而使血液被碱基仓内部的碱基药物中和,中和后的血液重新排入透析管的内部,进而使患者内部的血液被透析中和。
-
公开(公告)号:CN1199508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318545.7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用辅助护理装置,涉及血液透析技术领域。一种血液透析用辅助护理装置,包括有躺椅,躺椅上固定连接有纵向对称的扶手,扶手与躺椅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扶手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遮挡板,躺椅外部设置有透析机,透析机上设置有抽血泵。抽血泵运作控制患者体内的血液通过连接管、连接筒和调节筒进入透析机内进行透析,初始时,较大的调节孔朝上,开合板向右滑动打开后,装药筒内的一定量的药剂便可进入连接筒内,当完成初始剂量的给药后,开合板向左滑动关闭,再控制调节筒转动将较小的调节孔调节至与进药口连通,在后续的透析过程中,电动推杆定时进行伸缩便可带动开合板定时打开进行小剂量维持给药。
-
公开(公告)号:CN1186627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56995.0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M1/36 , A61B8/08 , G16H30/2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血液透析领域。其通过采集患者对象的动静脉内瘘监测数据,如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并在后端引入基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算法来对于该动静脉内瘘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特征分类,以此来得到患者对象的动静脉内瘘状态是否存在异常的分类结果。这样,能够实现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状态进行自动化监测和异常状态识别,从而提高内瘘监测的智能化水平,以帮助临床医生更为全面地评估内瘘的功能状态,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并有利于及早发现血液透析患者的潜在的并发症,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486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917744.3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16H50/30 , G16H80/00 , G06N3/08 ,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F18/25 , A61B5/00 , A61B5/02 , A61B5/02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患者护理智能预警系统及方法,涉及智能预警技术领域,其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的多项生命体征数据进行持续监测分析,捕捉到各项生命体征数据的时序变化模式,并通过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数据的时序变化模式特征进行元素级动态整合,以获取多模态的患者生命体征时序模式信息,从而智能评判患者发生中风的几率。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潜在的中风风险,增强了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风险的预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