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条件下制备四氧化三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5761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27631.8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赵丽君 王颖琪

    Abstract: 室温条件下制备四氧化三铁的方法属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下列步骤:1.用二价铁盐配置质量浓度为0.5%—1%的二价铁溶液;2.将强还原剂粉末加入到步骤1的二价铁溶液中,强还原剂与二价铁盐的质量比为1:0.5至1:6;3.待步骤1和2的反应完全后,将得到的黑色磁性单质铁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室温下均匀沉浸入装于容器的去离子水中24--36小时,容器上方留有空气层,并密封容器;4.24--36小时后得到稳定存在的四氧化三铁,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超声清洗三次,每次进行2—3分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四氧化三铁,制备成本和能耗低,环境污染小,操作简单,工艺易控制,制备周期短,便于进行大规模生产。

    高弹性高活性位点的镍纳米线气凝胶的磁控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186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04883.1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弹性高活性位点的镍纳米线气凝胶的磁控制备方法,属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创新性地提出了磁控微观结构成型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磁控成型与恒压成型结合的镍纳米线气凝胶制备方法;制备的镍纳米线气凝胶材料内部显微结构呈现1D线性同轴分布特征,相同条件下该材料提供了比2D、3D显微结构更多的活性位点,定向线性排布的镍纳米粒子使得该材料具备低阻抗和高导电性,同时这种微观结构赋予了该材料更强的纳米线轴向拉伸力学性能,更优良的抗压缩性能。该制备方法利用均匀磁场控制线性纳米结构形态,利用恒定压强控制着床位点微观形貌,使得该气凝胶制备方法无需复杂的干燥条件,同时简化了制备流程。

    一种可实现高质量负载的镍钴纳米线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355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06878.2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高质量负载的镍钴纳米线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一定量的NiCl2·6H2O和CoCl2·6H2O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经超声分散后与配制的NaBH4溶液混合,在外加交流磁场以及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然后利用磁铁分离技术,得到黑色粉末样品,最后经过清洗和干燥,得到可实现高质量负载的镍钴纳米线电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通过对磁场方向与强度的动态调整,实现了对纳米线排列的精确控制,使得合成的纳米线结构更加均匀和规则,降低了材料的曲度,从而显著提高了电解液的浸润性。我们制备的材料在质量负载达到10 mg cm‑2时仍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进一步向实际生产和工业化需求的电极材料迈进。

    一种通过引入位错和氧空位获得高性能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736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08430.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引入位错和氧空位获得高性能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的方法,属于超级电容器和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采用磁场辅助下的水合肼还原法,利用磁场诱导反应生成的Ni3Fe纳米球沿着磁场线性排布成纳米链,通过对氩气和氧气的比例以及温度进行调控,在反应界面上制造缺氧环境,使最终反应产物Fe3O4由于还原过程氧不足实现了氧空位的引入;通过温度的控制使水合肼的快速还原过程,原子难以排列成完美的晶体结构,并由于还原Fe的过程伴随向Fe3O4的转化过程,因此在Fe3O4中有更多的结构紊乱,引入了大量刃位错,最终合成富含位错Ni3Fe@Fe3O4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实现了在不改变电极成分的前提下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镍钴纳米线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3556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06878.2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高质量负载的镍钴纳米线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一定量的NiCl2·6H2O和CoCl2·6H2O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经超声分散后与配制的NaBH4溶液混合,在外加交流磁场以及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然后利用磁铁分离技术,得到黑色粉末样品,最后经过清洗和干燥,得到可实现高质量负载的镍钴纳米线电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通过对磁场方向与强度的动态调整,实现了对纳米线排列的精确控制,使得合成的纳米线结构更加均匀和规则,降低了材料的曲度,从而显著提高了电解液的浸润性。我们制备的材料在质量负载达到10 mg cm‑2时仍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进一步向实际生产和工业化需求的电极材料迈进。

    镍纳米线气凝胶的磁控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1867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404883.1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弹性高活性位点的镍纳米线气凝胶的磁控制备方法,属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创新性地提出了磁控微观结构成型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磁控成型与恒压成型结合的镍纳米线气凝胶制备方法;制备的镍纳米线气凝胶材料内部显微结构呈现1D线性同轴分布特征,相同条件下该材料提供了比2D、3D显微结构更多的活性位点,定向线性排布的镍纳米粒子使得该材料具备低阻抗和高导电性,同时这种微观结构赋予了该材料更强的纳米线轴向拉伸力学性能,更优良的抗压缩性能。该制备方法利用均匀磁场控制线性纳米结构形态,利用恒定压强控制着床位点微观形貌,使得该气凝胶制备方法无需复杂的干燥条件,同时简化了制备流程。

    一种提升复合碳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及电化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8188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22712.2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升复合碳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及电化学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复合碳材料涂敷于集流体上,得到电极片;所述复合碳材料包括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和活性炭;将电极片置于磁场强度为0.05~0.25T的磁场中。本发明通过合理调整复合碳材料中各组分的比例,可以使得复合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比容量;另外,本发明通过对复合碳材料进行外加磁场处理,使得离子和电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由无序变成有序状态,同时运动轨迹发生改变,为此可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可以在提高复合碳材料的比电容的同时,又能保持其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揭示纳米双金属CoNi吸附机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4447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610266222.7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揭示纳米双金属CoNi吸附机理的方法属化工技术领域,该纳米吸附剂,通过简单的还原反应在室温空气下制备,并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机模拟辅助吸附实验结果对吸附剂的高效吸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本发明包括下列步骤:1.CoNi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2.CoNi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吸附性能测试;3.CoNi双金属表面模型的构建;4.CoNi双金属表面模型表面性质的计算。本发明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在分子原子水平上说明了CoNi双金属纳米粒子具有优于单一金属(Co或Ni)的吸附性能,并通过对表面模型表面能、功函数、态密度、表面原子电荷差分密度以及d带中心的分析揭示了CoNi双金属纳米粒子的高效吸附机理。

    室温条件下制备四氧化三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5761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227631.8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赵丽君 王颖琪

    Abstract: 室温条件下制备四氧化三铁的方法属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下列步骤:1.用二价铁盐配置质量浓度为0.5%—1%的二价铁溶液;2.将强还原剂粉末加入到步骤1的二价铁溶液中,强还原剂与二价铁盐的质量比为1∶0.5至1∶6;3.待步骤1和2的反应完全后,将得到的黑色磁性单质铁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室温下均匀沉浸入装于容器的去离子水中24-36小时,容器上方留有空气层,并密封容器;4.24-36小时后得到稳定存在的四氧化三铁,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超声清洗三次,每次进行2-3分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四氧化三铁,制备成本和能耗低,环境污染小,操作简单,工艺易控制,制备周期短,便于进行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