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环境PCE污染修复的增溶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1438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716010.0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环境PCE污染修复的增溶材料及制备方法,增溶材料以合成的非离子型聚醚改性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为主材料,与异丙醇、氯化钠、水按比例制成混合溶液,利用其形成的界面膜的超低界面张力,包裹疏水性氯代烃如四氯乙烯,与四氯乙烯自发形成稳定的微乳体系,实现氯代烃污染物水中表观溶解度的增大。本发明以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替代传统的碳氢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盐、水制备的混合溶液作为增溶材料与传统碳氢表面活性剂溶液或其混合复配溶液相比,增溶量更大;本发明可用于修复地下水体、土壤的氯代烃污染,应用广泛。

    一种用于地下环境PCE污染修复的增溶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143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6010.0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环境PCE污染修复的增溶材料及制备方法,增溶材料以合成的非离子型聚醚改性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为主材料,与异丙醇、氯化钠、水按比例制成混合溶液,利用其形成的界面膜的超低界面张力,包裹疏水性氯代烃如四氯乙烯,与四氯乙烯自发形成稳定的微乳体系,实现氯代烃污染物水中表观溶解度的增大。本发明以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替代传统的碳氢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盐、水制备的混合溶液作为增溶材料与传统碳氢表面活性剂溶液或其混合复配溶液相比,增溶量更大;本发明可用于修复地下水体、土壤的氯代烃污染,应用广泛。

    一种用于地下环境中氯代烃污染物增溶的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211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86101.1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环境中氯代烃污染物增溶的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微乳液由质量比为1:1的油相和水相组成,其中水相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 10%~16%、助表面活性剂异丙醇10%~24%、氯化钠8%~12%,其余组分为超纯水,油相为PCE。其制备方法是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充分溶解于水中获得水相,之后将PCE加入混合均匀的水相中,轻微震荡后静置得到微乳液。本发明的微乳液体系热力学稳定性好、微乳液与油相界面张力低,对氯代烃有良好的增溶效果,增溶效果较清水可提高1900倍;可用于含水层中冲洗残余态氯代烃污染物,应用广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