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98285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610163294.5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基于光纤光栅的检测仪。包括宽带光源(1)、耦合器(2)、光纤光栅阵列(3)、样品池(4)、光电接收阵列(5)等。宽带光源(1)发出的光,经耦合器(2)耦合到光纤光栅阵列(3)中,得到与光纤光栅阵列(3)中光纤光栅单元数量相同、波长与每根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相同的单色光,多束单色光通过样品池(4)后入射到光电接收阵列(5)上,被与光栅阵列(3)一一对应的光电接收阵列(5)上的检测器单元所接收,检测器单元获得的信号经前置放大后进行A/D转换装置(6),转换后的信号送入计算机,与已建立的模型进行比较,从而完成全部检测过程。本专利产品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的优点,能被广泛地配置在各种检测仪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0498300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610016841.7
申请日:2006-05-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采用纳米级半导体材料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进而进行SERS测试的新方法。包括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表面功能化和检测修饰到半导体表面的探针分子SERS信号两部分。SERS信号经历显著的增强,其增强因子可达104。本发明在许多半导体和探针分子的组合上都表现出强的SERS信号,包括碲化镉、硫化镉、氧化锌、硫化锌、硫化铅、二氧化钛、四氧化三铅或氧化铅等半导体材料和巯基吡啶、对氨基苯硫酚、吡啶、巯基苯甲酸、1,4-2[2-(4-吡啶基)乙烯基]-苯、2-2联吡啶或4-4联吡啶等探针分子。可被广泛应用于先进材料、表面处理、催化作用、电化学、腐蚀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865936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16841.7
申请日:2006-05-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采用纳米级半导体材料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进而进行SERS测试的新方法。包括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表面功能化和检测修饰到半导体表面的探针分子SERS信号两部分。SERS信号经历显著的增强,其增强因子可达104。本发明在许多半导体和探针分子的组合上都表现出强的SERS信号,包括碲化镉、硫化镉、氧化锌、硫化锌、硫化铅、二氧化钛、四氧化三铅或氧化铅等半导体材料和巯基吡啶、对氨基苯硫酚、吡啶、巯基苯甲酸、1,4-2[2-(4-吡啶基)乙烯基]-苯、2-2联吡啶或4-4联吡啶等探针分子。可被广泛应用于先进材料、表面处理、催化作用、电化学、腐蚀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000298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610163294.5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光纤光栅的检测仪。包括宽带光源(1)、耦合器(2)、光纤光栅阵列(3)、样品池(4)、光电接收阵列(5)等。宽带光源(1)发出的光,经耦合器(2)耦合到光纤光栅阵列(3)中,得到与光纤光栅阵列(3)中光纤光栅单元数量相同、波长与每根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相同的单色光,多束单色光通过样品池(4)后入射到光电接收阵列(5)上,被与光栅阵列(3)一一对应的光电接收阵列(5)上的检测器单元所接收,检测器单元获得的信号经前置放大后进行A/D转换装置(6),转换后的信号送入计算机,与已建立的模型进行比较,从而完成全部检测过程。本发明产品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的优点,能被广泛地配置在各种检测仪器中。
-
公开(公告)号:CN221811516U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323023655.4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41B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保防护叉,包括直杆以及固定连接于直杆一端的防护叉体,所述防护叉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且连接座外侧转动连接有弧形杆,所述直杆外侧活动套设有连接套,而连接套外侧通过调节杆连接于弧形杆,所述防护叉体内壁还固定设置有电击头,而直杆外侧端还螺纹插接安装有把手座,所述把手座内侧端设置有蓄电池,且蓄电池设置于直杆内腔,而把手座的外侧设置有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叉的外侧位置对称设置两组弧形杆,并在防护叉叉柱歹徒后可通过滑动结构使得两组弧形杆相对转动锁定防护叉的外侧配合螺纹实现锁紧,进而能够将歹徒有效的束缚在防护叉至内避免其用力挣扎逃脱。
-
公开(公告)号:CN221151360U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23106783.5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4B1/3877 , H04B1/388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工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保安对讲机用定位结构,包括对讲机本体;所述对讲机本体侧壁设有座充;所述对讲机本体侧壁固接有一对支板;一对所述支板呈对称设置在对讲机本体两侧且结构相同;在使用时,先握持固定板并拉动,当将定位针转动至与通孔位置相对应后,之后可将对讲机本体插入座充内,此时第一磁块会与第二磁块相互靠近,并产生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可对对讲机本体进行定位,该过程中,从而可降低现有的将对讲机本体插入座充内时,难以对其进行定位,导致不便于将对讲机本体插入座充内,影响对对讲机本体的使用效果,此时通过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的相吸作用下,进而起到将对讲机本体插入座充内部时的定位作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