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9813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081838.8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转录因子Os05g2591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在本发明中,首次将玉米Ubiquitin启动子与水稻转录因子Os05g25910基因的CDS序列进行融合,并将该融合基因转化到水稻中,从而改良水稻株高和叶型的性状,例如抑制水稻株高、叶长,增加水稻叶宽。对于详细阐明水稻生长发育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并且可以通过转基因手段,改良水稻的性状,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04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1279246.8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4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SlCAS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在调控番茄抗灰霉病中的应用,所述的SlCA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SlCAS基因编码的SlCAS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将所述SlCAS基因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式转入番茄外植体,对转基因植株接种灰葡萄孢菌后,与对照组野生型植株进行表型观察和生理指标测定,同时研究其抗灰霉病的生理机理,探索其中涉及的基因层面的分子机制,同时验证了三个过表达番茄株系SlCAS‑2、SlCAS‑4和SlCAS‑6具有显著的抗灰霉病的能力,番茄基因SlCAS具有显著的抗灰霉病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0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279246.8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4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SlCAS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在调控番茄抗灰霉病中的应用,所述的SlCA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SlCAS基因编码的SlCAS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将所述SlCAS基因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式转入番茄外植体,对转基因植株接种灰葡萄孢菌后,与对照组野生型植株进行表型观察和生理指标测定,同时研究其抗灰霉病的生理机理,探索其中涉及的基因层面的分子机制,同时验证了三个过表达番茄株系SlCAS‑2、SlCAS‑4和SlCAS‑6具有显著的抗灰霉病的能力,番茄基因SlCAS具有显著的抗灰霉病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56599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81828.3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5G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G3/00 , C05B7/00 , C05C5/02 , C05C5/04 , C05D5/00 , C05D9/00 , C05D9/02 , C05G3/0064
Abstract: 一种碱性植物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属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碱性植物营养液中A营养液各组分浓度(mol/L)为:硝酸钙、硝酸钾、硫酸镁和磷酸二氢钾0.5-1,EDTA铁钠盐、硼酸和氯化锰为0.005-0.01,硫酸铜0.00015-0.0003,硫酸锌0.0004-0.0008,钼酸0.0002-0.0004,硅酸钠0.0002-0.0005;B营养液组分含量为:碳酸氢钠-碳酸钠缓冲液0.1;制备方法包括:将A营养液各组分混合、定容,将B营养液的碳酸氢钠与碳酸钠(容积比为1:1-9:1)混合,A、B营养液按容积比2:1或1:2混合,得到pH值为9.5-11.24的溶液,澄清显无絮凝状即完成。本发明的营养液为植物提供营养更充分,可满足多数植物的碱耐性品种筛选,还可满足碱性胁迫条件所需,通用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91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989786.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提供了SlPIN8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在调控番茄耐盐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克隆番茄SlPIN8基因,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式,分别获得了该基因的过表达和敲除转基因植株。在盐胁迫条件下,观察并比较了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的表型差异,同时进行了生理指标的测定,以研究SlPIN8基因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lPIN8作为一个响应盐胁迫的正向调控基因,能够正向调控番茄的耐盐性,并增强表达且不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可作为番茄抗逆育种的优良基因。本研究不仅为剖析番茄耐盐信号途径提供了重要信息,还为番茄抗盐性育种和品种改良提供了新种质和基因资源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3183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509709.4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油莎豆根提取物及其作为植物抗菌物的应用,所述油莎豆根提取物为二氯甲烷‑甲醇提物,所述二氯甲烷‑甲醇提物在使用时的浓度为2~4mg/mL。当所述二氯甲烷‑甲醇提物的使用浓度为4mg/mL时,对西瓜蔓枯菌、大豆核盘菌、党参灰霉菌和玉米大斑菌的抑制率分别为51.39%、71.50%、70.00%和39.76%。本发明涉及的油莎豆根提取物作为植物抗菌物的有效成分,是一种植物源生物农药,属于生物药物范畴,其不仅符合现代社会对新农药的安全与环保要求,而且该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高、抑菌谱广、不易产生抗性以及对人和动物无毒的特点,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作物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2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46984.3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12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提供了SlSYP121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在番茄叶形发育中的应用。所述SlSYP12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SlSYP121基因编码的SYP12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成功将SlSYP121过表达载体导入植物体内,并筛选出阳性过表达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相比,阳性过表达植株的叶片生长发育形态不同于野生型,出现叶片缺刻程度减轻、上胚轴长度以及叶片粘质腺毛长度减小的现象,这些形态学上的变化为后续进行过表达植株抗逆性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84612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1343318.6
申请日:2021-11-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番茄侧枝发生的调控方法,包括一种番茄SlERF025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No.1所示,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番茄SlERF025基因的克隆;步骤(2):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步骤(3):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步骤(4):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步骤(5):农杆菌介导番茄遗传转化。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番茄侧枝发生的调控方法为调控植物分枝方面的应用,是将SlERF025基因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式转入番茄植株,观察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的表型差异并进行对比和生理指标的测定,同时研究该基因对植物分枝的控制,探索关于调控植物分枝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84612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343318.6
申请日:2021-11-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番茄侧枝发生的调控方法,包括一种番茄SlERF025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No.1所示,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番茄SlERF025基因的克隆;步骤(2):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步骤(3):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步骤(4):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步骤(5):农杆菌介导番茄遗传转化。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番茄侧枝发生的调控方法为调控植物分枝方面的应用,是将SlERF025基因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式转入番茄植株,观察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的表型差异并进行对比和生理指标的测定,同时研究该基因对植物分枝的控制,探索关于调控植物分枝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82048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083584.3
申请日:2014-03-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转录因子在改良水稻高产性状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其是利用转录因子激活基序VP64与水稻转录因子Os01g60960.1基因融合构建得到组成型转录因子,并转化到农作物如水稻中,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对于详细阐明调控水稻高产机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并且可以通过转基因手段,提高水稻的产量,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