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30638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10478193.7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1393 , H01M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碳材料具有介孔结构,碳材料中掺杂有氮元素,且可控制碳材料中氮元素掺杂含量,其复合材料为经过此种碳材料修饰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选用鸡蛋清原材料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煅烧碳化形成氮掺杂碳材料,包括以下步骤:(1)以鸡蛋清溶液为溶剂进行材料的复合;(2)沸水将鸡蛋清蒸熟,形成类似鸡蛋糕二氧化锡的胶状物;(3)在惰性气氛下煅烧获得氮掺杂碳复合材料。该法可以制得具有氮掺杂碳包覆的结构复合材料,而且碳材料中氮元素含量可控;制得的氮掺杂碳复合材料适合作为锂离子电极材料,同时也适用于抗腐蚀和气体吸附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89157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45221.7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蠕虫状二硫化钼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微纳米功能材料领域,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蠕虫状二硫化钼长度为0.5-2微米,由纳米二硫化钼片层定向生长而成,片层直径为100-250纳米,厚度为5-20纳米,片层间距约为0.64纳米;制备方法选用钼酸钠和硫脲为原料,以酒石酸钾钠作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水热反应制备,获得蠕虫状二硫化钼。本发明通过以酒石酸钾钠的加入使本发明可在较低温度下合成具有蠕虫状形貌的二硫化钼。该方法工艺简单,低温高效,而且还可以用于设计和制备其他层状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制得的蠕虫状二硫化钼可应用于润滑、化学传感、催化、光伏、二极管、锂电池等诸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730638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478193.7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1393 , H01M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碳材料具有介孔结构,碳材料中掺杂有氮元素,且可控制碳材料中氮元素掺杂含量,其复合材料为经过此种碳材料修饰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选用鸡蛋清原材料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煅烧碳化形成氮掺杂碳材料,包括以下步骤:(1)以鸡蛋清溶液为溶剂进行材料的复合;(2)沸水将鸡蛋清蒸熟,形成类似鸡蛋糕二氧化锡的胶状物;(3)在惰性气氛下煅烧获得氮掺杂碳复合材料。该法可以制得具有氮掺杂碳包覆的结构复合材料,而且碳材料中氮元素含量可控;制得的氮掺杂碳复合材料适合作为锂离子电极材料,同时也适用于抗腐蚀和气体吸附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0764.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采样率的电流波形和电磁响应采集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传感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模数隔离电路、主控电路、同步电路、存储电路、人机交互电路和电源管理模块九个部分。电压信号首先经过信号调理电路进行处理,满足24位ADC模块的采样要求,随后ADC模块基于参考电压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在同步模块的时钟信号作用下,转换完成后的数字信号首先通过DMA传输到外部SRAM中缓存并存储。本发明有效减少单片机等数字电路的干扰以及不同通道间模拟信号的串扰,解决采集系统采样率单一、短路噪声水平大、浅层探测盲区大和城市地下空间复杂目标体电磁探测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24062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45152.X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先进纳米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微米级切角八面体结构镍锰酸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镍锰酸锂为切角八面体结构,该结构由{111}晶面族与{100}晶面族构成,切角八面体结构镍锰酸锂尺寸为300-800纳米;所述亚微米级切角八面体结构镍锰酸锂的制备方法是以一水合硫酸锰与碳酸氢铵为原料,经烧结获得前驱体三氧化二锰,再加入锂盐、镍盐,滴加乙醇,经搅拌、干燥和高温烧结后获得最终产物。本发明切角八面体结构的镍锰酸锂更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和循环性能的提升;以纳米颗粒团聚的三氧化二锰为前驱体制备切角八面体镍锰酸锂,制备方法新颖、步骤少、工艺简单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274450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310223238.6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G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微米羟基锡酸锌立方体的制备方法。亚微米羟基锡酸锌立方体的尺寸在100-300纳米。制备方法选用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己醇、环己烷和去离子水组成微乳液,以硫酸锌和锡酸钠为反应物,分别制备含有硫酸锌和锡酸钠的微乳液,然后将两者混合反应,经陈化、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亚微米羟基锡酸锌立方体颗粒。它可作为光催化、气敏和阻燃等材料。该方法在室温下合成尺寸可控的羟基锡酸锌立方体材料,生产工艺简单、低成本、无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29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23236.7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氧化钛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氢氧化锂和四异丙醇钛为反应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和隔膜,氨水为pH值调节剂,乙二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为溶剂,经水热反应、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和热处理得到钛酸锂—氧化钛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样品分散性高、颗粒细小、存在大量的相界面等,具有高的充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物相成分和颗粒尺寸易于控制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1151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84802.8
申请日:2013-05-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包覆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石墨烯包覆过程由纳米颗粒自组装所引导,且锌铁氧体由纳米颗粒自组装构成,锌铁氧体的结构为组装空心球结构;以乙二醇为溶剂,选用氧化石墨烯纳米层、氯化铁、氯化锌和尿素为反应物,通过对分散溶液进行预热处理,制备出附着氧化石墨烯的纳米颗粒;然后升温进行溶剂热反应,使纳米颗粒发生自组装、氧化石墨烯得以还原,经冷却、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石墨烯包覆的锌铁氧体。该方法不仅可以制得包覆均匀、产物形貌可控的石墨烯包覆复合材料,而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绿色、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9626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23237.1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钛酸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片状钛酸锂由钛酸锂柱状体组合并且沿固定晶向生长而成,片状钛酸锂厚度为2-50纳米,钛酸锂柱状体的长度为10-200纳米;所述的片状钛酸锂的制备过程: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和去离子水组成溶剂,以四异丙醇钛和氢氧化锂为反应物,分别制备含钛溶液和含锂溶液,混合反应后,经水热反应、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和热处理得到由纳米柱状钛酸锂生长成的片状钛酸锂。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低温高效的特点,是一种绿色无污染、成本低廉的制备方法,同时得到的钛酸锂适合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容器和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274474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3239.0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杆状铁酸锌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状铁酸锌直径为7.0-500纳米,长径比为3.0到20,杆状径向由1到20个纳米颗粒构成,单个纳米颗粒的尺寸为7.0-30纳米。所述的一种杆状铁酸锌的制备方法,选用硫酸亚铁与氯化锌为原料,以草酸为沉淀剂,进行室温沉淀,混合反应后,经陈化、离心、洗涤、干燥和热处理得到由纳米颗粒构筑的杆状铁酸锌。该方法不仅可以制得纳米颗粒构筑的杆状铁酸锌,而且可实现长径比为3.0到20的形貌调控,径向纳米颗粒分布数为1到20个的结构调控;纳米颗粒构筑的杆状铁酸锌适合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同时也适合作为光催化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