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04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96948.7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李伟峰 , 刘远航 , 张兵 , 高镇海 , 秦海璐 , 陈瑜欣 , 洪林振昊 , 王嘉阳 , 王凤州 , 王圣博 , 杜伟 , 姚鹏举 , 王炜煊 , 陈飞阳 , 朱乐凯 , 陈梓萌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牵引式转子搂草机,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转弯难、弹尺间隙不稳定、切割质量不佳、作业幅宽小、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提出了改进,其主要包括:机架、导轨、滑块、工作台升降液压缸、伸缩台、钢板弹簧、万向轮和转子搂草圆盘;采用钢板弹簧加万向轮的结构,使搂草机可以更灵活地转向,并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和操纵性能,解决了转弯难的问题。采用液压缸连接的铰接结构,可调节工作台的纵向幅宽。通过优化刀片结构和布置方式,增设了弹齿阻尼块的设计,进一步提升弹齿刀片适应恶劣地形的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可以根据不同的草场情况,调节弹齿的离地高度,来提高操作便捷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76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66487.4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62 , B01J13/14 , C08F120/14 , C08F2/26 , C08L33/12 , C08K3/32 , C08J3/24 ,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M50/14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阻燃复合材料包括交联的至少两个阻燃颗粒,阻燃颗粒包括阻燃剂,以及包覆于阻燃剂表面的导电有机层,相邻两个阻燃颗粒之间具有间隙,阻燃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nm~50nm。本申请通过阻燃颗粒团聚形成,并在相邻阻燃颗粒之间形成间隙,增大阻燃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导电有机层的导电性能,而且在达到热失控温度时,导电有机层能够破裂释放阻燃剂,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36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65511.2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阻燃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阻燃微胶囊复合材料包括核材以及包覆于核材表面的粘性外壳,核材包括产气阻燃剂。本申请利用产气阻燃剂和粘性外壳进行配合,在电池即将或正在发生热失控时,产气阻燃剂分解产生气体致使具有弹性与特殊褶皱结构的粘性外壳膨胀至一定程度发生爆破,提高阻燃剂的分散效果,进而提高阻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949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65514.6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66 , H01M4/70 , H01M4/1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电极极片、电池和用电装置,该集流体包括阻燃填充体、具有导电性的封装体以及设置在集流体的厚度方向上的多个凹槽,阻燃填充体设置在凹槽中,阻燃填充体的材料包括阻燃剂,封装体设置在凹槽的开口端用于封闭凹槽,集流体内部阻燃剂使得集流体具备阻燃功能,从而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073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700034.0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1/04 , G01G19/52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后可沉积颗粒物收集装置,属于电池热失控测试设备领域。本发明针对目前收集喷发的可沉积颗粒物方法比较粗略,有较大误差,且效率低下,会影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该装置主要由玻璃容器、加热装置、端盖、压力表、温度传感器、不锈钢挡板、方盒和称重装置组成;加热装置设置在玻璃容器内,加热装置内部中空用于夹装固定测试用的电池,加热使电池热失控后喷出的颗粒物弹射到不锈钢挡板,落在不锈钢挡板下的平台上。不锈钢挡板移动时将平台上的颗粒物刮到平台下方的方盒,方盒下部的称重装置用于称量颗粒物的重量。方盒下方开口并设有圆筒,圆筒中有分样筛,通过振动将颗粒物按粒径分开,用于不同的分析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59620.8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CN)
IPC: G01N27/62 , G01N21/3504 , G01N25/00 , G01N30/02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产气动力学测试装置,本发明对锂离子电池喷发气体的从产生到分析,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循环测试系统,全面涵盖了电池喷发前、中及后的各个阶段气体的实时检测和分析,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对锂离子电池喷发气体的全面认识,且可以为研究锂离子电池释放气体的机理奠定基础。本发明还设计了一套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触发装置,可以模拟锂离子电池滥用引发的热失控过程,也可以为锂离子热失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本发明设计的喷发气体分析系统,可以进一步厘清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喷发气体的组成、压力和温度变化,也可为寻找更科学的热失控预警方案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00051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93032.9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10/05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聚磷酸铵@聚脲醛微胶囊结构的阻燃剂材料的合成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称量尿素、间苯二酚和氯化铵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后得到溶液A;称量聚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得到溶液B;将溶液B逐滴加入到溶液A中,并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多聚磷酸铵,继续搅拌,随后对混合溶液进行乳化15分钟,取出混合溶液在离心机中多次快速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多次清洗,将最终获得的沉淀物,沉淀物干燥后所得到的固体粉末即为多聚磷酸铵@聚脲醛微胶囊粉末样品。本发明采用微胶囊外壳的特定释放条件,可以实现阻燃剂的智能释放,提高了阻燃剂的应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70404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40272.9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喷射位置及喷嘴数可变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气喷射位置及喷嘴数不可变的问题。燃气喷射位置及喷嘴数可变装置由基座(1)、喷嘴组件和密封组件组成。喷嘴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一号喷嘴、二号喷嘴与三号喷嘴,一号喷嘴、二号喷嘴与三号喷嘴中的一个喷嘴、二个喷嘴或者三个喷嘴的一端安装在基座(1)上不同的燃气喷孔内为螺纹连接。密封组件由一号密封螺栓、二号密封螺栓、……与N-1号密封螺栓组成,一号密封螺栓、二号密封螺栓、……与N-1号密封螺栓中的一个密封螺栓、二个密封螺栓、……或N-1个密封螺栓安装在基座(1)上不用的燃气喷孔内为螺纹连接,N为基座(1)上加工的燃气喷孔数,1≤N≤9。
-
公开(公告)号:CN11489520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569208.X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1/378 , G01R31/39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数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分析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50Ah商用棱柱形电池在50%的充电状态下使用Li(Ni0.6Mn0.2Co0.2)O2作为阴极置于在一个高压密封室内;在氮气氛的密封室中使用外部加热触发热失控喷发,对大容量高镍锂离子电池喷发过程的观察;将加热到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喷发过程以时间间隔为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根据测试的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定量分析。本发明针对锂离子电池喷发过程电池内部压力的建立过程,对锂离子电池喷发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了划分,分析了锂离子电池喷发过程中的多个特征时刻及多个参数在这些特征时刻的显著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68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99235.6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拖拉机的路径规划方法,本发明属于智能拖拉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两个激光雷达获取点云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并融合后得到基于世界坐标系的点云坐标;经过作业地点边缘的一次完全遍历,生成农田轮廓的点云地图;步骤二:根据农田轮廓的点云地图拟合出的农田边缘的几何模型,并进行分类,分成矩形和梯形两个分类;步骤三:根据分类结果对作业路径进行规划。路径的规划问题总结为旅行商问题,并通过自适应升温的模拟退火算法对作业路径进行规划求解。可以解决智能拖拉机存在点云信息稀疏,鲁棒性不足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