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性微针负载白藜芦醇纳米颗粒在治疗瘢痕疙瘩的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21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44852.9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性微针负载白藜芦醇纳米颗粒在治疗瘢痕疙瘩的应用方法,属于创伤治疗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白藜芦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颗粒(RES‑PVP NPs);步骤二:制备透明质酸为基质的可溶性微针;步骤三:使RES‑PVP NPs及透明质酸混合溶液注满微针的针体部分,待干燥后继续加入透明质酸水溶液,真空处理后置于干燥器内,脱模后即得到负载有RES‑PVP NPs的基质透明质酸分子量为的可溶性微针,具有保持了白藜芦醇的抗纤维化活性,且将其加载于可溶性微针后,不影响其活性的发挥。在体外可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s)的增殖;在体内可抑制小鼠瘢痕疙瘩荷瘤模型中瘢痕疙瘩的生长的优点。

    一种氨基酸修饰的级联双纳米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01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3846.2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菌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酸修饰的级联双纳米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氨基酸修饰的级联双纳米酶材料,包括FeOOH内核、包裹内核的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表面的金纳米颗粒;所述外壳为Fe2+与氨基酸配位作用形成的配位物。本发明能够在保证整体材料的强正电性前提下,赋予材料更强的抗菌效果。同时,本发明通过金纳米颗粒和外壳外表面的Fe2+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增强了级联纳米酶的催化活性,与糖尿病伤口处的高浓度葡萄糖以及龋齿细菌生物膜中释放的葡萄糖反应可以产生H2O2和·OH,另一方面Fe2+与O2反应可以产生·O2‑,最终协同三种ROS增强抗菌作用。

    水相分散的过渡金属离子/紫草素复合纳米粒子及其两相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299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00600.2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相分散的过渡金属离子/紫草素复合纳米粒子及其两相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药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过渡金属离子盐和紫草素作为原料,预先将紫草素溶解在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相中、过渡金属离子溶解在水相或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相中,在室温下将两相涡旋混合,离心提纯得到尺寸范围30~200nm的过渡金属离子/紫草素复合纳米粒子。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纳米粒子水相分散性良好,可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溶液。复合纳米粒子具有pH和氧化还原拆解特性,利于在弱酸性、高谷胱甘肽浓度的肿瘤微环境下发挥功能,同时避免金属离子在正常组织中过早泄露,可以作为载体负载小分子药物或生物活性物质,从而拓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深入应用。

    一种色温可调的白光发射铜簇组装体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027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992264.5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姚栋 刘昭宇 张皓

    Abstract: 一种色温可调的白光发射铜簇组装体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荧光金属纳米团簇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核心内容是用多种卤化物铜盐混合作为铜源与烷基硫醇反应,进行铜簇组装体荧光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所使用的烷基硫醇及卤化物铜盐均为常见的稳定化合物,且廉价环保。铜簇组装体制备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可实现批量化制备。所制备的铜簇组装体具有白色荧光,且白光色温可根据各卤化物铜盐比例进行准确调节,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实现白光发射方法中,由不同发光颜色材料共混引起的色温差异和能量损耗,在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制备上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通过制备白藜芦醇/甲醛树脂纳米球增加白藜芦醇水中溶解度的方法及该树脂纳米球

    公开(公告)号:CN108219091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810024786.9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通过制备白藜芦醇/甲醛树脂纳米球增加白藜芦醇水中溶解度的方法及该树脂纳米球,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其是将水和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共混,室温搅拌下依次加入甲醛、碱和白藜芦醇单体,持续室温搅拌后,通过离心提纯,得到白藜芦醇/甲醛树脂纳米球。该反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室温即可;产物尺寸均一可调,实验重复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备好的白藜芦醇/甲醛树脂纳米球浓度可高达150mg/mL甚至更高,至少是白藜芦醇水中溶解度的5000倍。除此之外,该树脂纳米球仍保持着相对于白藜芦醇单体较高的生物活性;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表面修饰,更加有效的应用于纳米医学领域中,为使用白藜芦醇进行靶向治疗提供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种“两相法”制备形貌可控的BiVO4纳米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21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882109.0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两相法”制备形貌可控的BiVO4纳米晶的方法,属于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将铋的前驱体和钒的前驱体分别溶解在有机相和水相中,通过胶体“两相法”制备不同形貌的BiVO4纳米晶,包括球形纳米粒子、纳米棒、纳米片、纳米盘等。该方法具有耗时短、反应温度低、条件温和等优点,整个实验过程操作简便,具有很好的实验重复性,并且有效的降低了制备成本,很适合于纳米晶的工业化生产。其中超薄的BiVO4纳米片展现出了最优异的光催化水氧化的性能,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其产氧的速率是其他传统方法(水热法或共沉淀法)制备的BiVO4样品的三倍以上。对于未来太阳能分解水制氢产业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环境传感配置及测试用智能电动车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609217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623779.1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传感配置及测试用智能电动车试验台,包括有架体、三轴移动总成、三轴转动总成、环境传感器、中部传感支架、三维标定总成和二维标定总成,其中数个三轴移动总成设在架体上,中部传感支架设在架体的中间部位,中部传感支架上也设置有数个三轴移动总成,三轴转动总成设在三轴移动总成上,环境传感器设在三轴转动总成上,三维标定总成和二维标定总成对应环境传感器设置。有益效果:实现车辆环境传感器的标定、配置方案以及相关测试可以在期望车型上的在环设计和实现;同时存储不同标定或配置方案下的环境传感器的数据,进而完成多种工况下的标定内容;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效率,零部件对应材料选择合理,寿命较高。

    溶剂调控的全色发射铜簇组装体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白光LED器件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338042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579460.8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58 C09K11/025 H01L33/504

    Abstract: 一种利用不同种类的反应溶剂调控光色在490~670nm覆盖整个可见光区的高亮度全色发射铜簇组装体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纯铜簇白光LED照明器件中的应用,属于全色发射金属簇组装体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胶体溶液一锅法,芳香族及脂肪族巯基包覆配体,通过改变反应溶剂种类,在室温搅拌下,即可得到稳定的由铜簇组装而成的全色发射的二维组装体荧光材料,其光色在490~670nm连续可调。该组装体荧光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快捷,安全无污染,可批量生产,尤其对光色调节容易、光色可覆盖整个可见光区,且得到的材料同时具有高亮度以及好的稳定性,并且在预混白光时无荧光淬灭或能量转移现象发生,因此该组装体荧光材料可以应用于高性能的白光LED照明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