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正负刚度弹簧并联的超低频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2619916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118783.4

    申请日:2012-04-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负刚度弹簧并联的超低频隔振器,是由导向柱、套盖、滑块、负刚度弹簧、下盖、导向座、滚珠和主弹簧构成,本发明将主弹簧(正刚度弹簧)与负刚度机构并联使减震器具有高静刚度、低动态刚度的特性,实现零赫兹超低频隔振,并且,通过调整螺纹副连接,可以根据被隔振质量调整隔振器刚度曲线,实现隔振性能可调;采用滚珠实现滚动摩擦,减小摩擦阻力;本发明可作为一个部件配备使用,适用于承受振动激励的环境,尤其是低频振动激励的环境,如车辆座椅、悬架,精密仪器隔振、减振抗震等。

    万米钻井机钻杆装卸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02434117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82537.5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米钻井机钻杆装卸机械手,是由底座、四节铰接连接的连杆、悬梁、二只机械抓手、管托机构、三组液压缸组成,三组液压缸分别铰接在底座与连杆之间和连杆与连杆之间,悬梁固定在第四节的二个连杆之间,悬梁的底部设置有二只机械抓手,二只机械抓手呈前后布置,管托机构设置在悬梁前端外侧,管托机构是由固定悬臂、液压缸、立臂、转动臂和托轮组成,管托机构的液压缸收缩后,带动托轮向外翻转到外侧;液压缸伸展后,带动托轮向内翻转至悬梁下方,可以托在钻杆底面;本发明不仅能把钻杆以垂直地面的方式送到井台上,而且也可以把钻杆倾斜着送上井台,还可反向操作,拆卸钻杆。

    一种基于正负刚度弹簧并联的超低频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2619916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118783.4

    申请日:2012-04-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负刚度弹簧并联的超低频隔振器,是由导向柱、套盖、滑块、负刚度弹簧、下盖、导向座、滚珠和主弹簧构成,本发明将主弹簧(正刚度弹簧)与负刚度机构并联使减震器具有高静刚度、低动态刚度的特性,实现零赫兹超低频隔振,并且,通过调整螺纹副连接,可以根据被隔振质量调整隔振器刚度曲线,实现隔振性能可调;采用滚珠实现滚动摩擦,减小摩擦阻力;本发明可作为一个部件配备使用,适用于承受振动激励的环境,尤其是低频振动激励的环境,如车辆座椅、悬架,精密仪器隔振、减振抗震等。

    工程车辆多点剪切吸能倾翻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60783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067001.7

    申请日:2009-05-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车辆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车辆多点剪切吸能倾翻保护装置。其包括钢结构框架(3)和剪切金属吸能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切金属吸能机构(4)固定在钢结构框架(3)内部上端,剪切金属吸能机构(4)主要由剪切板(41),金属棒(42)和V型金属棒固定梁(47)组成,剪切板(41)上开有V型对称分布的行程槽(43),每个行程槽内装有固定在V型金属棒固定梁(47)上的金属棒(42),V型金属棒固定梁(47)固定在钢结构框架(3)上。当车辆发生侧翻时,剪切板首先触地受力,剪切过程大量吸收外部冲击能量,进而减少钢结构框架部分的能量吸收,保证驾驶室具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工程车辆传动系的冲击性能检测与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06653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30128.1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王继新 宋嗣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传动系的冲击性能检测与分析系统,其三个工作台调整机构和一个球副固定座上设置在可倾斜工作台的四个角的底部,三个工作台调整机构可以使可倾斜工作台处于不同的倾斜方向和角度,二个载荷谱产生机构设置在可倾斜工作台上,二个连接调整支撑架位于二个载荷谱产生机构之间,用于支撑工程车辆传动系统,扭矩传递器的输出端与工程车辆传动轴的输入端联接,伺服电机输出端与扭矩传递器的输入端联接,伺服电机通过扭矩传递器将扭矩传递给工程车辆传动系统,二个载荷谱产生机构与工程车辆传动系统联接,对工程车辆传动系统施加冲击载荷;该系统可以测试传动系统的抗冲击载荷的各项性能指标,为工程车辆传动系统的设计提供数据。

    工程车辆连续剪切吸能倾翻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81108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67131.0

    申请日:2009-06-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王国强 宋嗣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连续剪切吸能倾翻保护装置。其安装在工程车辆的后车架上,是由钢结构框架和二剪切金属吸能机构组成,剪切金属吸能机构分别固定在钢结构框架内部上端,剪切金属吸能机构是由剪切板,被剪切板,Y型被剪切板固定梁焊接组合形成的吸能机构,本发明在钢结构框架设有剪切金属吸能机后,当工程车辆发生侧向翻车时,剪切金属吸能机构的剪切板首先触地受力,剪切板就会先剪切被剪切板的最外侧一端,在剪切过程中大量吸收来自外部的冲击能量,进而减少了钢结构框架部分的能量吸收,进而保证驾驶室具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则会保护驾驶者不会受伤。

    工程车辆传动系的冲击性能检测与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06653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010130128.1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王继新 宋嗣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传动系的冲击性能检测与分析系统,其三个工作台调整机构和一个球副固定座上设置在可倾斜工作台的四个角的底部,三个工作台调整机构可以使可倾斜工作台处于不同的倾斜方向和角度,二个载荷谱产生机构设置在可倾斜工作台上,二个连接调整支撑架位于二个载荷谱产生机构之间,用于支撑工程车辆传动系统,扭矩传递器的输出端与工程车辆传动轴的输入端联接,伺服电机输出端与扭矩传递器的输入端联接,伺服电机通过扭矩传递器将扭矩传递给工程车辆传动系统,二个载荷谱产生机构与工程车辆传动系统联接,对工程车辆传动系统施加冲击载荷;该系统可以测试传动系统的抗冲击载荷的各项性能指标,为工程车辆传动系统的设计提供数据。

    装载机传动轴扭矩标定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2032967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110025198.5

    申请日:2011-0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机传动轴扭矩标定试验台,主要由动力模块、减速模块、扭矩传感器、转接模块和端部支撑模块组成,所述的动力模块中的电动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模块中的减速器联接,减速器通过小齿轮和大齿扇与中心轴实现齿轮传动,中心轴通过轴承及轴承座安装在轴承座支架上,扭矩传感器通过法兰同轴固定在中心轴与转接模块中的左异型法兰盘之间,转接模块的右异型法兰盘通过右异型法兰盘支架上的滑块与端部支撑模块的滑道滑动联接。本发明克服了人工进行扭矩加载的局限,并使其适用于具有不同法兰规格、不同长度的装载机传动轴的扭矩标定工作,实现了不同类型的装载机传动轴扭矩的快速标定。

    工程车辆连续剪切吸能倾翻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81108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067131.0

    申请日:2009-06-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王国强 宋嗣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连续剪切吸能倾翻保护装置。其安装在工程车辆的后车架上,是由钢结构框架和二剪切金属吸能机构组成,剪切金属吸能机构分别固定在钢结构框架内部上端,剪切金属吸能机构是由剪切板,被剪切板,Y型被剪切板固定梁焊接组合形成的吸能机构,本发明在钢结构框架设有剪切金属吸能机后,当工程车辆发生侧向翻车时,剪切金属吸能机构的剪切板首先触地受力,剪切板就会先剪切被剪切板的最外侧一端,在剪切过程中大量吸收来自外部的冲击能量,进而减少了钢结构框架部分的能量吸收,进而保证驾驶室具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则会保护驾驶者不会受伤。

    工程车辆可控吸能翻车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38876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66750.8

    申请日:2009-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可控吸能翻车保护装置,其安装在工程车辆的后车架上,是由驾驶室框架和二吸能格栅组成,二吸能格栅分别固定在驾驶室框架的左、右侧面的上端,其中,吸能格栅是由数片钢板焊接组合形成的具有巢孔的栅板,驾驶室框架为拱形,其上覆盖有防冲击板,本发明在驾驶室框架左右侧面的上端固定吸能格栅后,当工程车辆发生侧向翻车时,吸能格栅首先触地受力,吸能格栅受力后,发生变形而吸收能量,进而保证驾驶室具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则会保护驾驶者不会受伤;驾驶室框架设计为拱形,其上覆盖有防冲击板,使驾驶室能承受来自高空坠物的冲击而不变形,保护驾驶者不会受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