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2803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0269409.2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牙科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聚醚醚酮树脂和玻璃纤维混合进行熔融挤出,得到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所述聚醚醚酮的熔融指数为89~91g/10min;所述玻璃纤维为原始玻璃纤维或表面预处理玻璃纤维;所述玻璃纤维与聚醚醚酮树脂的质量比为3:7~5:5。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与牙本质(19~20GPa)十分接近,满足口腔修复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所述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作为桩核材料使用,当受力过载时,其自身先发生折断,能保护剩余的牙体组织,使剩余的牙体组织可被重新利用,进行再次修复。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28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69409.2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牙科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聚醚醚酮树脂和玻璃纤维混合进行熔融挤出,得到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所述聚醚醚酮的熔融指数为89~91g/10min;所述玻璃纤维为原始玻璃纤维或表面预处理玻璃纤维;所述玻璃纤维与聚醚醚酮树脂的质量比为3:7~5:5。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与牙本质(19~20GPa)十分接近,满足口腔修复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所述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作为桩核材料使用,当受力过载时,其自身先发生折断,能保护剩余的牙体组织,使剩余的牙体组织可被重新利用,进行再次修复。

    KL-6-Fc融合蛋白及应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2080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24778.0

    申请日:2016-10-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705 A61K38/00 C07K231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KL-6-Fc融合蛋白,作为KL-6竞争性拮抗剂,通过使用配体-Fc融合蛋白来作用,则该融合蛋白会与体内KL-6的受体结合,形成受体-配体-Fc复合物,该复合物失去了与KL-6受体结合的能力,降低有效的配体浓度,也起到了阻断配体-受体结合的作用,从而阻断其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以达到减轻肺纤维化的目的。实验表明,用KL-6-Fc融合蛋白干预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有效降低了大鼠肺纤维化的程度。KL-6-Fc融合蛋白纯度较高,性质稳定,半衰期长。

    一种多孔聚醚醚酮作为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277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6696.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孔聚醚醚酮作为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醚醚酮3D打印专用丝材放置于高温烘箱中,烘干5h备用,建立STL文件,设置打印参数并进行打印;将打印好的聚醚醚酮薄片放入预热至280℃的热压机中进行热压处理,最终得到样品。本发明通过3D打印与热压技术相结合,制备了一种厚度可调、支撑性强且不占用骨再生空间的多孔聚醚醚酮屏障膜,其孔径大小适宜于引导骨再生。该屏障膜材料柔软且可按需裁剪,满足临床多样化需求,不仅扩大了PEEK复合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范围,还提供了一种兼具机械性能和生物活性的新型屏障膜的制备方法,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