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64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23294.0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方法,该体系由以荧光蛋白为标记基因的一级载体和能够去除该标记的二级载体组成。由于一级载体的荧光标记基因两侧是loxP元件,因此可以通过转化含有Cre重组酶基因的二级载体,将其从转化的植物基因组中去除,从而获得无标记的转化体。二级载体因为它在loxP元件的两侧,其中的Cre基因也可以被去除。载体主要以荧光蛋白为标记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可对瞬时或稳定转化的植物组织或植物进行非侵入性鉴定和选择。此外,这种新的植物转化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例如通过双转染进行多基因转化,以及通过将目的基因表达盒插入两个载体的loxP构建体中临时表达其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0795087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810022523.4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7/10 , A23L11/01 , A23L19/03 , A23L19/09 , A23L31/00 , A23L33/00 , A23V2002/00 , A23V2200/30 , A23V2200/324 , A23V225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金虫草菌丝球水果冰粥及其制作方法。首先,将金虫草作为菌株,液体发酵制备金虫草菌丝球;其次,将金虫草菌丝球进行高温杀菌,制备可食用的金虫草菌丝球;最后,将处理后的粥制品原料、水果与10%-20%金虫草菌丝球放置于捣碎的冰块上,再加入适量的蜂蜜,即可制备获得金虫草菌丝球水果冰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齐全、营养均衡的金虫草菌丝球水果冰粥及其制备方法,以达到提供免疫,治病防病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695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00351.1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核桃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本发明属于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及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诱导光核桃愈伤组织的方法及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筛选。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一年生光核桃作为试验材料,外植体预处理并消毒后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3±2℃,光照时间为16 h/d,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光照强度为900lx—1200lx,培养时间为14‑20天,即可得到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30g/L蔗糖+7g/L琼脂+0.5mg/L 6‑BA+2.0mg/L NAA,pH为5.83;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光核桃的快速育种和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为光核桃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
公开(公告)号:CN118216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628127.3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枣猕猴桃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本发明涉及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及培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诱导软枣猕猴桃茎段愈伤组织的方法及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筛选。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一年生软枣猕猴桃茎段作为试验材料,取外植体消毒后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4±2℃,光照时间为16 h/d,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光照强度为900lx‑1200lx,初代培养时间为10‑14天,即可得到软枣猕猴桃茎段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30g/L 蔗糖+7g/L 琼脂+1mg/L 6‑BA+0.5mg/L NAA,pH为5.7;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加快软枣猕猴桃的组织再生,为软枣猕猴桃的快速增殖和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为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的保护和优良性状的遗传育种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9308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89250.1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快速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寒地区软枣猕猴桃硬枝扦插一年出圃高效繁殖技术。利用黑龙江省魁绿、龙园绿冠和野生软枣猕猴桃的硬枝为材料,通过种条选择、生根剂使用、环境控制等技术,获得高寒地区软枣猕猴桃的健壮幼苗,该方法主要适合高寒地区软枣猕猴桃应用的扦插繁殖技术,可以缩短软枣猕猴桃硬枝扦插育苗时间,生根速度快,幼苗健壮。同时可以通过规范软枣猕猴桃硬枝扦插技术,为生产优质的适于高寒地区软枣猕猴桃种苗培育提供技术支撑,旨在为加快黑龙江乃至东北高寒地区软枣猕猴桃的人工栽培及应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76613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161492.1
申请日:2016-03-21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林草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除桑树种子次生休眠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解除桑树种子次生休眠的方法,步骤一,桑树种子选择;步骤二,浸种:将桑树种子浸泡于浓度为20mM~25mM CaCl2的溶液中24小时;步骤三,平铺种子:在培养皿中放置双层滤纸,在滤纸上滴入等量无菌水,至滤纸表面形成水膜为止,用去离子水洗净种子表面的CaCl2后,选择大小、颜色基本一致饱满的种子100粒平铺于培养皿上;步骤四,萌发培养:将培养皿放置于相对湿度为80%左右的培养箱中,将培养箱温度设置为30℃~35℃。本发明所述解除桑树种子休眠的方法,操作简单,可有效解除休眠,提高桑树种子的发芽率,节省人力物力,有利于桑树作为高经济价值的树种大量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836577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010187327.6
申请日:2010-05-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G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欧美山杨杂种苗木的扦插繁育方法,包括:准备插床,制备插穗,处理插穗,扦插,插后管理,移栽定植;其中,所述的制备插穗包括:每年3-5月采集欧美山杨杂种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插条,从插条中剪取单节单叶茎段作为插穗。采用本发明方法扦插繁育欧美山杨杂种苗木,扦插后1周插条就长出愈伤组织,12天后开始生根,18天后平均根长达到6.5cm,根平均直径达到0.18cm,生根率达到80%以上,本发明方法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欧美山杨杂种扦插成活率。此外,本发明方法还具有出苗时间短,生根率高,技术简单易于掌握,繁殖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36577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87327.6
申请日:2010-05-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G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欧美山杨杂种苗木的扦插繁育方法,包括:准备插床,制备插穗,处理插穗,扦插,插后管理,移栽定植;其中,所述的制备插穗包括:每年3-5月采集欧美山杨杂种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插条,从插条中剪取单节单叶茎段作为插穗。采用本发明方法扦插繁育欧美山杨杂种苗木,扦插后1周插条就长出愈伤组织,12天后开始生根,18天后平均根长达到6.5cm,根平均直径达到0.18cm,生根率达到80%以上,本发明方法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欧美山杨杂种扦插成活率。此外,本发明方法还具有出苗时间短,生根率高,技术简单易于掌握,繁殖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69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310000351.1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核桃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本发明属于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及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诱导光核桃愈伤组织的方法及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筛选。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一年生光核桃作为试验材料,外植体预处理并消毒后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3±2℃,光照时间为16 h/d,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光照强度为900lx—1200lx,培养时间为14‑20天,即可得到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30g/L蔗糖+7g/L琼脂+0.5mg/L 6‑BA+2.0mg/L NAA,pH为5.83;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光核桃的快速育种和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为光核桃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