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85357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460025.X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61K31/715 , A61P35/00 ,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解结直肠癌功效的短裙竹荪和杨树桑黄的多糖复合物及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短裙竹荪水提液和杨树桑黄水提液等体积混合后,减压浓缩,去除蛋白和有机层后获得纯化后的浓缩液,将纯化后的浓缩液用乙醇水溶液沉淀,收集沉淀后干燥,获得所述多糖复合物。本发明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证实,短裙竹荪和杨树桑黄的多糖复合物对结直肠癌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短裙竹荪多糖和杨树桑黄多糖,证实了短裙竹荪多糖和杨树桑黄多糖联用在缓解结直肠癌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具有有效性和生物安全性的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药物提供了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07477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084099.8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解抑郁症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所述组合物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银耳7‑13份、短裙竹荪5‑12份和猪肚菌5‑13份。本发明以不同配比的银耳、短裙竹荪及猪肚菌子实体为原料,以缓解抑郁症效果为评价标准,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进行药效检验,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免疫印迹分析等方法进行验证,发现银耳、短裙竹荪及猪肚菌子实体的水提物具有缓解抑郁的功效。本发明提供的抗抑郁组分,原料为优质食药用菌,毒副作用小,制备工序简单,不会因不同批次材料之间的差异,导致治疗效果不稳定,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91853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60025.X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61K31/715 , A61P35/00 ,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解结直肠癌功效的短裙竹荪和杨树桑黄的多糖复合物及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短裙竹荪水提液和杨树桑黄水提液等体积混合后,减压浓缩,去除蛋白和有机层后获得纯化后的浓缩液,将纯化后的浓缩液用乙醇水溶液沉淀,收集沉淀后干燥,获得所述多糖复合物。本发明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证实,短裙竹荪和杨树桑黄的多糖复合物对结直肠癌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短裙竹荪多糖和杨树桑黄多糖,证实了短裙竹荪多糖和杨树桑黄多糖联用在缓解结直肠癌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具有有效性和生物安全性的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药物提供了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93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69685.X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 ,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狄更斯邦氏孔菌在制备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首次对狄更斯邦氏孔菌子实体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明确了狄更斯邦氏孔菌的成分,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狄更斯邦氏孔菌能够明显改善炎症相关结直肠癌小鼠的肠道状态,有效降低肠道癌性肿瘤组织面积,并且能够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和调节其代谢,抑制PGE2的产生以及抑制由PGE2对结直肠癌产生的促进作用,缓解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本发明为以狄更斯邦氏孔菌为活性成分开发治疗或缓解结直肠癌的药物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3249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49093.7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P25/28 , A61K36/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阿尔茨海默症作用的六妹羊肚菌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六妹羊肚菌多糖由摩尔比为96.52:1.65:1.59:0.11:0.05:0.03:0.02:0.02:0.01的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鼠李糖、岩藻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和甘露糖醛酸组成,主链由→4)‑α‑D‑Glcp‑(1→和→6)‑β‑D‑Glcp‑(1→组成,并在→6)‑β‑D‑Glcp‑(1→的O‑4位置存在α‑D‑Glcp‑(1→的支链连接。该六妹羊肚菌多糖具有减缓阿尔茨海默症症状及改善脑内相关生化指标的作用,因此可应用于制备改善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105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41934.0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珊瑚猴头菌在制备治疗脂代谢异常诱发的抑郁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珊瑚猴头菌的剂量为100mg/kg,所述珊瑚猴头菌通过调节代谢进而缓解脂代谢异常诱发的抑郁。本发明通过HFD诱导的肥胖下抑郁小鼠模型确定珊瑚猴头可以通过调节能量代谢相关代谢物水平,进而调节肥胖及线粒体能量代谢,缓解肥胖小鼠的脂代谢异常及抑郁倾向,通过CUMS抑郁小鼠模型确定珊瑚猴头是通过调节代谢进而发挥抗抑郁的作用;珊瑚猴头菌给药剂量,与300mg/kg相比,100mg/kg的剂量抗抑郁效果更好,减轻了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缓解了脂代谢及抑郁相关指标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290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141935.5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K36/074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松杉灵芝酸性纯化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浸提法提取松杉灵芝粗多糖再经三次纯化得到松杉灵芝酸性纯化多糖。本发明提供的松杉灵芝酸性纯化多糖能有效降低小鼠血清中TC、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使小鼠脂肪组织脂滴数量和体积明显下降,改善高脂饮食造成的脂肪组织脂质积累,减少脂质浸润,具有更好的降血脂效果。还有效地减小了动脉粥样硬化中脂质核心和巨噬细胞的数量,降低了厚壁菌门的丰度,逆转了高脂饮食引起的乳杆菌丰度下降现象,显著增加有益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丰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99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4949.2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K36/074 , A61P35/00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解结直肠癌功效的松杉灵芝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松杉灵芝多糖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岩藻糖组成,所述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岩藻糖的摩尔比为3.221:1.414:80.539:14.826,分子量为7.056kDa。经证实,松杉灵芝多糖可显著减少结肠肿瘤的数量和大小;缓解结肠重量指数、出血、隐窝出芽、发育不良和增生等病理学症状;还可显著抑制结肠中IFN‑γ、TGF‑β和IL‑17A的水平,同时提高IL‑4的水平,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松杉灵芝多糖在缓解结直肠癌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效果,本发明为开发具有有效性和生物安全性的结直肠癌药物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6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09097.7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08B37/00 , A61P9/10 , A61K31/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耳、双孢菇与牛肝菌的复方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天然药物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复方多糖以银耳、双孢菇与牛肝菌为原料经水提醇沉制备而成,所述银耳、双孢菇与牛肝菌的重量比为(1‑5):(1‑3):(1‑3)。经试验验证,本发明制备的复方多糖能够通过减少脂肪积累、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缓解脂质代谢紊乱或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血清代谢物的水平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且效果优于单一多糖。可见,本发明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0747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84099.8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解抑郁症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所述组合物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银耳7‑13份、短裙竹荪5‑12份和猪肚菌5‑13份。本发明以不同配比的银耳、短裙竹荪及猪肚菌子实体为原料,以缓解抑郁症效果为评价标准,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进行药效检验,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免疫印迹分析等方法进行验证,发现银耳、短裙竹荪及猪肚菌子实体的水提物具有缓解抑郁的功效。本发明提供的抗抑郁组分,原料为优质食药用菌,毒副作用小,制备工序简单,不会因不同批次材料之间的差异,导致治疗效果不稳定,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