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6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7489.3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A01N63/22 , A01N43/653 , A01P3/00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在制备防治烟草镰孢菌根腐病的生防菌剂和复合药剂中的应用,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N4,于2024年9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2040,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N4,具有高效拮抗烟草根腐病菌F. tobaccum sp. nov.的能力,且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明显;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N4可湿性粉剂田间与化学药剂丙环唑联合应用后,对烟草根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可以促进烟株生长,减少化学农药施用的同时提高了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929465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26769.9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u2+离子促进多粘类芽孢杆菌增殖及其应用方法,培养基是在PDB培养基中添加Cu2+至其终浓度为30 mg/L的培养基,相当于终浓度为117.18mg/L 的CuSO4·5H2O。本发明可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增殖的生物量,缩短多粘类芽孢杆菌增殖的延迟期,提前增殖的对数期。本发明对多粘类芽孢杆菌的高效培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相关生防菌剂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10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1316880.4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暹罗芽孢杆菌N2及其在防治人参根腐病中的应用,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25423,保藏日期2022年7月27日,所述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N2在防治人参根腐病中的应用。有益效果是暹罗芽孢杆菌N2及其菌剂对人参腐皮镰孢菌、尖镰孢菌和强壮土赤壳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增产作用,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在人参中的残留量,并且对人参生长安全无药害,对环境无污染,对于人参有促生和增产的作用;还可与化学农药防治相结合,用于植物根腐病防治,降低农药残留量,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1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16880.4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暹罗芽孢杆菌N2及其在防治人参根腐病中的应用,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25423,保藏日期2022年7月27日,所述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N2在防治人参根腐病中的应用。有益效果是暹罗芽孢杆菌N2及其菌剂对人参腐皮镰孢菌、尖镰孢菌和强壮土赤壳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增产作用,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在人参中的残留量,并且对人参生长安全无药害,对环境无污染,对于人参有促生和增产的作用;还可与化学农药防治相结合,用于植物根腐病防治,降低农药残留量,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7631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121767.X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沼气残渣生产的有机复混肥,由以下成分组成:沼气残渣、农作物秸秆、餐厨垃圾、微生物菌剂、磷酸氢二钾、膨润土、蜂窝状树脂吸附材料和水。本发明采用沼气残渣为主要原料,然后再加入微生物菌剂和沼气残渣中的微生物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然后加入磷酸氢二钾和蜂窝状树脂吸附材料,就可以制成有机复混肥。该有机复混肥不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沼渣可以逐渐改善土壤结构;还加入了蜂窝状树脂吸附材料和解淀粉芽孢杆菌FS6,该吸附材料在解淀粉芽孢杆菌FS6的辅助作用下可以长期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对沼气残渣中的过量重金属可以有效控制,防止农作物中的重金属超标。
-
公开(公告)号:CN1128772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428326.4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拮抗细辛菌核病的菌株及其应用,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该菌株为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JLAUWZQ‑2,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465。该菌株具有高拮抗性、强专化性等优点,主要应用于拮抗细辛菌核病,包括菌液灌根、菌液浸种和菌液喷洒种苗等,能够有效抑制细辛菌核病菌的生长,防效高,且环境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7631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21767.X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沼气残渣生产的有机复混肥,由以下成分组成:沼气残渣、农作物秸秆、餐厨垃圾、微生物菌剂、磷酸氢二钾、膨润土、蜂窝状树脂吸附材料和水。本发明采用沼气残渣为主要原料,然后再加入微生物菌剂和沼气残渣中的微生物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然后加入磷酸氢二钾和蜂窝状树脂吸附材料,就可以制成有机复混肥。该有机复混肥不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沼渣可以逐渐改善土壤结构;还加入了蜂窝状树脂吸附材料和解淀粉芽孢杆菌FS6,该吸附材料在解淀粉芽孢杆菌FS6的辅助作用下可以长期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对沼气残渣中的过量重金属可以有效控制,防止农作物中的重金属超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6144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61723.8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防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在制备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菌剂中的应用,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Y426‑7,于2024年9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2041,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该生防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可用于制备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菌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获得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426‑7室内离体条件下对辣椒疫霉菌及多种作物疫病菌具有明显抑菌效果;进而利用贝莱斯芽孢杆菌Y426‑7制备的2.5×109 CFU/g可湿性粉剂田间对辣椒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一定的增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83134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382244.0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B01F35/32 , B01F27/90 , B01F27/85 , B01F27/95 , B01F27/92 , B01F35/71 , A01N43/56 , A01N37/46 , A01N43/36 , A01P3/00 , A01P1/00 , A01P21/00 , B01F1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复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复配氟唑环菌胺、精甲霜灵和咯菌腈组合的悬浮剂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作业机架和设备机架,设备机架内置有物料釜,作业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设置有配料动力机构,物料釜内置有加工机构;加工机构,其伸入至物料釜的内容腔中并且对物料釜的内容物进行加工作业;配料动力机构,其用于对加工机构的运动执行驱动力并且外接配料供给源,配料经配料动力机构输送于加工机构,再由加工机构进行二次输送并加工后输出于物料釜内;驱动机构,其整体沿着作业机架的内框架设计,对加工机构以及配料动力机构的作业位置进行调节;本发明能够提高预混合的效果,配置相应粘稠度的悬浮液。
-
公开(公告)号:CN114631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94502.4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协效防治中药材叶部病害的杀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协效防治中药材叶部病害的杀菌剂,其中包括:20‑40%嘧菌酯、30‑60%解淀粉芽孢杆菌FS6、5‑10%增效剂有机硅聚氧乙烯醚、1‑3%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钙和5‑8%乳化剂聚乙烯醇。该杀菌剂的制备方法为:(1)解淀粉芽孢杆菌FS6菌的培养;(2)杀菌剂的制备;(3)协效杀菌剂的制备;将本发明最终制备的杀菌剂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的杀菌剂悬浮剂,选择晴天傍晚喷施杀菌剂喷洒在中药材叶部表面,解淀粉芽孢杆菌FS6与嘧菌酯的组合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综合了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的优点,可以显著提高对中草药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