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污水预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253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681437.X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工污水预处理设备,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过滤单元,每个过滤单元包括弧形滤斗以及至少一个支臂,弧形滤斗包括圆弧件以及固定连接在圆弧件两端的端板,圆弧件包括盛水部以及分布在盛水部两边的两个滤网部,支臂的一端与固定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端板转动连接,各过滤单元绕固定轴公转的行程中其弧形滤斗均具有:以自由垂落状态承接污水进行过滤的过滤行程;以转轴自转预设角度以排除盛水部污水的卸荷行程;以及以转轴自转翻转以倾倒滤渣的排渣行程。本发明实现了各过滤单元能够持续绕固定轴进行公转,使过滤单元在每个公转周期内都能自行清理一次滤渣,增进过滤效率。

    一种通过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固定实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快速启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065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244920.4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固定实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快速启动的方法,首先通过高温高压将凝胶材料溶解在溶剂中,通过超声处理改变材料的性质和结构;然后将微生物和改性凝胶材料均质混合,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形成多孔的凝胶颗粒小球—厌氧氨氧化菌固定化凝胶珠;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中接种厌氧氨氧化菌固定化凝胶珠,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实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本发明利用少量的厌氧氨氧化菌通过凝胶固定的方式实现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减少了厌氧氨氧化菌的实际需要量;同时凝胶固定化材料获得了较高的传质能力以及孔隙结构,为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富集和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一种好氧污泥颗粒化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7999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459720.4

    申请日:2021-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好氧污泥颗粒化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实验室规模的序批式反应器,设定实验运行初始水力、操作条件,在该条件下对整个培养过程中活性污泥从絮体状态到颗粒状态的动态变化进行连续观测,观测结果以污泥平均粒径、比重、沉降速度、圆度系数等性质参数来表征,从所测参数中选定相对独立的污泥平均粒径、圆度系数、比重这三个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表征污泥的大小、形态及沉降性能。本发明一种好氧污泥颗粒化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实测数据变化范围对各指标进行分级,将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分为“未颗粒化‑颗粒化‑完全颗粒化‑稳定”四个阶段,最后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污泥实时颗粒化程度进行综合判断。

    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6889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25067.X

    申请日:2016-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首先通过调节池对难降解有机废水进行水质和水量的均和调节,然后难降解有机废水经厌氧MBR工艺进行厌氧生化反应和过滤处理,过滤出水经SBR工艺进行好氧生化反应,将SBR工艺处理后的出水送入臭氧-生物流化床MBR工艺处理,膜过滤出水流入反渗透工艺,反渗透出水直接回收使用,浓缩液送至蒸发系统处理,析出盐分进行回收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闭路循环处理,具有工艺稳定性强、处理效果好、污泥产率低、经济可行和适应范围广的优点。

    一种化工污水预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25313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81437.X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工污水预处理设备,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过滤单元,每个过滤单元包括弧形滤斗以及至少一个支臂,弧形滤斗包括圆弧件以及固定连接在圆弧件两端的端板,圆弧件包括盛水部以及分布在盛水部两边的两个滤网部,支臂的一端与固定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端板转动连接,各过滤单元绕固定轴公转的行程中其弧形滤斗均具有:以自由垂落状态承接污水进行过滤的过滤行程;以转轴自转预设角度以排除盛水部污水的卸荷行程;以及以转轴自转翻转以倾倒滤渣的排渣行程。本发明实现了各过滤单元能够持续绕固定轴进行公转,使过滤单元在每个公转周期内都能自行清理一次滤渣,增进过滤效率。

    一种以二氧化钛耦合微藻复合材料处理微污染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45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5070.3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二氧化钛耦合微藻复合材料处理微污染水的方法,其中二氧化钛耦合微藻复合材料包括镂空的中空球形骨架以及置于中空球形骨架内部的聚氨酯海绵;在所述中空球形骨架的表面附着固定有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所述聚氨酯海绵的外表面和内部均驯化固定有微藻。将该复合材料放入中低浓度氨氮废水中后,骨架漂浮在水中,不断自旋使二氧化钛被紫外光激发后产生活性超氧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能有效地杀灭细菌,防止外层生物膜的附着生长。骨架表面附着固定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在微污染水源中将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光催化氧化为微生物及藻类可利用的易降解有机物,内部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实现微污染水源的深度处理。

    一种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7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28511.8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的确定方法,包括:将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K分为实验室模拟得到的K0,以及忽略部分点、面污染源而产生的影响系数K1;计算得出初步的K值;得到K0的值;计算得到初步的K1值;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初步的K1值的系数a、b的值;得到率定完成的系数a、b的值;根据率定完成的系数a、b的值得到K1的值,并结合K0的值,得到最终的K值。本发明在实验室模拟法的基础上考虑到实际河流中的具体情况,弥补了实验室模拟法没有充分考虑实际的不足;本发明在参数的率定过程中利用最小二乘法和最速下降法结合的方法,提高了参数率定的收敛速度和水质模拟的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