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3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681437.X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01D33/327 , B01D33/31 , B01D33/46 , B01D33/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工污水预处理设备,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过滤单元,每个过滤单元包括弧形滤斗以及至少一个支臂,弧形滤斗包括圆弧件以及固定连接在圆弧件两端的端板,圆弧件包括盛水部以及分布在盛水部两边的两个滤网部,支臂的一端与固定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端板转动连接,各过滤单元绕固定轴公转的行程中其弧形滤斗均具有:以自由垂落状态承接污水进行过滤的过滤行程;以转轴自转预设角度以排除盛水部污水的卸荷行程;以及以转轴自转翻转以倾倒滤渣的排渣行程。本发明实现了各过滤单元能够持续绕固定轴进行公转,使过滤单元在每个公转周期内都能自行清理一次滤渣,增进过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2091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11290987.7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469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38 , C02F1/66 , C02F1/00 , C02F1/40 , C02F1/56 , C02F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回收沼液中的氮磷和去除抗生素的阳极电渗析方法,是将经简单预处理的沼液先后泵入电渗析装置中的阳极室和淡化室,同步实现沼液中氮磷资源的回收和抗生素的氧化去除。装置运行电流密度范围为5~50mA/cm2,沼液在装置中的循环流量为1~5L/(min·m2),浓缩倍数为2~10。本发明原位利用了电渗析装置中的阳极,在沼液氮磷资源回收的过程中去除了抗生素,避免了去除抗生素所需的额外能耗投入,提高了所产氮磷肥料的生物安全性。反应结束后的电渗析处理水不含病原菌,可回收用作场地冲洗水。
-
公开(公告)号:CN11380065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244920.4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固定实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快速启动的方法,首先通过高温高压将凝胶材料溶解在溶剂中,通过超声处理改变材料的性质和结构;然后将微生物和改性凝胶材料均质混合,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形成多孔的凝胶颗粒小球—厌氧氨氧化菌固定化凝胶珠;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中接种厌氧氨氧化菌固定化凝胶珠,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实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本发明利用少量的厌氧氨氧化菌通过凝胶固定的方式实现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减少了厌氧氨氧化菌的实际需要量;同时凝胶固定化材料获得了较高的传质能力以及孔隙结构,为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富集和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347999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459720.4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12 , C02F10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好氧污泥颗粒化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实验室规模的序批式反应器,设定实验运行初始水力、操作条件,在该条件下对整个培养过程中活性污泥从絮体状态到颗粒状态的动态变化进行连续观测,观测结果以污泥平均粒径、比重、沉降速度、圆度系数等性质参数来表征,从所测参数中选定相对独立的污泥平均粒径、圆度系数、比重这三个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表征污泥的大小、形态及沉降性能。本发明一种好氧污泥颗粒化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实测数据变化范围对各指标进行分级,将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分为“未颗粒化‑颗粒化‑完全颗粒化‑稳定”四个阶段,最后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污泥实时颗粒化程度进行综合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7055712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10310745.1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2F1/469 , C02F11/00 , C02F103/20 , C02F101/10 , C02F101/12 , C02F101/1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两阶段双极膜电渗析回收畜禽粪便水解液中氨氮、磷和挥发性脂肪酸的方法,是将粪便水解液经预处理后加入双极膜电渗析的盐室中提取其含有的离子。反应过程根据电压变化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强电解质去除阶段和弱电解质去除阶段。最终,氨氮、氯离子和硫酸根等于第一阶段被去除,而磷酸根和VFAs等弱酸于第二阶段被去除。产生的强酸溶液回流用于预处理过程中水解液的pH调节,当pH=5时,其释放出了90%左右的固态磷并提高了VFAs的分离效率。这种两阶段分离方法可以将粪便水解液中的离子分类去除并回收,减少了反应后期相邻隔室之间的离子扩散损失,提高产品的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2405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73846.9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01J20/12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12 , B01J20/0207 , B01J20/0248 , C02F1/281 , C02F2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铈/铝改性蒙脱石除氟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吸附剂包括载体蒙脱石和载体活性成分铈和铝,制备过程包括蒙脱石钠化、柱撑液制备、蒙脱石柱撑改性以及改性蒙脱石固体煅烧、粉碎过筛等过程。本发明的除氟吸附剂中活性组分和蒙脱石之间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具有良好的吸附容量,适用的pH范围广,又可克服单用稀土金属或稀土金属改性蒙脱石吸附除氟成本高的缺点,进一步降低了除氟成本,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用于高氟饮用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66889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25067.X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2F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001 , C02F1/04 , C02F1/441 , C02F1/78 , C02F3/30 , C02F2209/08 , C02F22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首先通过调节池对难降解有机废水进行水质和水量的均和调节,然后难降解有机废水经厌氧MBR工艺进行厌氧生化反应和过滤处理,过滤出水经SBR工艺进行好氧生化反应,将SBR工艺处理后的出水送入臭氧-生物流化床MBR工艺处理,膜过滤出水流入反渗透工艺,反渗透出水直接回收使用,浓缩液送至蒸发系统处理,析出盐分进行回收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闭路循环处理,具有工艺稳定性强、处理效果好、污泥产率低、经济可行和适应范围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5313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81437.X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01D33/327 , B01D33/31 , B01D33/46 , B01D33/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工污水预处理设备,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过滤单元,每个过滤单元包括弧形滤斗以及至少一个支臂,弧形滤斗包括圆弧件以及固定连接在圆弧件两端的端板,圆弧件包括盛水部以及分布在盛水部两边的两个滤网部,支臂的一端与固定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端板转动连接,各过滤单元绕固定轴公转的行程中其弧形滤斗均具有:以自由垂落状态承接污水进行过滤的过滤行程;以转轴自转预设角度以排除盛水部污水的卸荷行程;以及以转轴自转翻转以倾倒滤渣的排渣行程。本发明实现了各过滤单元能够持续绕固定轴进行公转,使过滤单元在每个公转周期内都能自行清理一次滤渣,增进过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45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5070.3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2F3/32 , C02F1/30 , B01J21/06 , B01J31/06 , B01J35/39 , B01J35/52 , B01J35/40 , B01J35/32 , B01J35/61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二氧化钛耦合微藻复合材料处理微污染水的方法,其中二氧化钛耦合微藻复合材料包括镂空的中空球形骨架以及置于中空球形骨架内部的聚氨酯海绵;在所述中空球形骨架的表面附着固定有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所述聚氨酯海绵的外表面和内部均驯化固定有微藻。将该复合材料放入中低浓度氨氮废水中后,骨架漂浮在水中,不断自旋使二氧化钛被紫外光激发后产生活性超氧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能有效地杀灭细菌,防止外层生物膜的附着生长。骨架表面附着固定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在微污染水源中将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光催化氧化为微生物及藻类可利用的易降解有机物,内部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实现微污染水源的深度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28511.8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Q50/26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02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的确定方法,包括:将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K分为实验室模拟得到的K0,以及忽略部分点、面污染源而产生的影响系数K1;计算得出初步的K值;得到K0的值;计算得到初步的K1值;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初步的K1值的系数a、b的值;得到率定完成的系数a、b的值;根据率定完成的系数a、b的值得到K1的值,并结合K0的值,得到最终的K值。本发明在实验室模拟法的基础上考虑到实际河流中的具体情况,弥补了实验室模拟法没有充分考虑实际的不足;本发明在参数的率定过程中利用最小二乘法和最速下降法结合的方法,提高了参数率定的收敛速度和水质模拟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