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928564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1455154.4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IPC: H01F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屏快速降温的结构,包括制冷机、进口阀、室温杜瓦、注液通道、冷屏、热管、液氦容器、排气通道、出口阀、冷凝换热器和外部输液管,所述制冷机纵向贯穿设置在室温杜瓦中部上方,该制冷机向该冷凝换热器提供冷量,且所述热管与冷屏热耦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从外部向热管引入低温液体,可以快速吸收与热管热耦合的冷屏外筒及冷屏端板的热量,实现冷屏的快速降温。利用低温液体形成的“气‑液循环”可以有效维持冷屏低温,且无需额外补充低温液体。与目前利用铜编织带传导冷却冷屏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结构与方法具有结构紧凑、冷却对象温差小的优点,本发明牢固耐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8587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50722.8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IPC: A61N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紧凑型单室质子治疗系统,包括超导回旋加速器系统、降能器系统、束流输运系统、扫描治疗头系统、患者支撑系统和治疗厂房;超导回旋加速器系统产生固定能量、一定流强范围的质子束流,经降能器系统将质子能量在70‑200MeV范围内连续可调;束流输运系统将质子束流从降能器系统引导至扫描治疗头系统;扫描治疗头系统根据治疗计划实施扫描方案,调节质子束流的横向位置,实现束流的二维扫描。患者支撑系统对患者进行支撑、固定和定位,协同超导回旋加速器系统、降能器系统、束流输运系统、扫描治疗头系统实现三维适形、剂量调强的质子治疗。本发明创新性好,实用性强,结构紧凑,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可降低质子治疗系统的建造场地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7841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810027474.3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液氦温区和常温温区的氦气通道结构,包括氦气通道组件和通道内部隔热组件,通过将常温端向低温端的导热路径转移到冷屏上降低液氦容器的漏热;固体传导漏热:热量从室温端传导到热沉上,热沉通过导热连接件将热量传到导低温超导磁体系统的冷屏上;辐射漏热:由于通道内隔热组件中的热截止挡光板与氦气通道中热沉相接触,液氦辐射漏热的高温面将从室温法兰面变成热截止挡光板和挡光板上,大大降低通道中的辐射漏热;气体传导漏热:氦气气体漏热的高温端也从室温面变成热截止挡光板上,大大降低通道中的气体漏热。
-
公开(公告)号:CN10635221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610867293.2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旋加速器磁体的柔性调节支撑机构,包括外壳、调节组件、柔性组件;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呈长筒状,上壳体设在下壳体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顶杆、限位螺母、调节螺母,顶杆的上端为螺纹段,中部设有限位板,下端为连接端;所述顶杆设在外壳内,其螺纹段位于上壳体的上方,其限位板位于上壳体内,其连接端位于下壳体内的顶端;调节螺母螺旋设在顶杆的螺纹段上;所述柔性组件包括上万向节、拉绳、下万向节、底座,上万向节与下万向节之间连接着拉绳,底座连接在下万向节上;本发明可快速对磁体进行调节,通过拉绳有效吸收磁体在运行时收缩产生的形变和位移,避免了刚性支撑的应力集中,提高了主机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8564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455154.4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IPC: H01F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屏快速降温的结构,包括制冷机、进口阀、室温杜瓦、注液通道、冷屏、热管、液氦容器、排气通道、出口阀、冷凝换热器和外部输液管,所述制冷机纵向贯穿设置在室温杜瓦中部上方,该制冷机向该冷凝换热器提供冷量,且所述热管与冷屏热耦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从外部向热管引入低温液体,可以快速吸收与热管热耦合的冷屏外筒及冷屏端板的热量,实现冷屏的快速降温。利用低温液体形成的“气-液循环”可以有效维持冷屏低温,且无需额外补充低温液体。与目前利用铜编织带传导冷却冷屏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结构与方法具有结构紧凑、冷却对象温差小的优点,本发明牢固耐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4386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321965.0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3/0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实现回旋加速器磁测系统的校准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以及安装在驱动机构上方的探测机构;探测机构包括探测架以及分布在探测架上方的探测线圈;探测线圈上方分布有通电线圈盘,通电线圈盘与线圈电源相连;探测线圈与磁通计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实现回旋加速器磁测系统的校准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工作、测试的平行度、编号、采集磁感应强度值;然后,校准结果分析处理。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测量精准、自动采集数据等优点,可通过校准和标定提高探测线圈的测量精度,减小测试误差,在核医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352218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67293.2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M13/02 , A61N5/10 , A61N2005/1085 , F16M11/121 , F16M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旋加速器磁体的柔性调节支撑机构,包括外壳、调节组件、柔性组件;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呈长筒状,上壳体设在下壳体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顶杆、限位螺母、调节螺母,顶杆的上端为螺纹段,中部设有限位板,下端为连接端;所述顶杆设在外壳内,其螺纹段位于上壳体的上方,其限位板位于上壳体内,其连接端位于下壳体内的顶端;调节螺母螺旋设在顶杆的螺纹段上;所述柔性组件包括上万向节、拉绳、下万向节、底座,上万向节与下万向节之间连接着拉绳,底座连接在下万向节上;本发明可快速对磁体进行调节,通过拉绳有效吸收磁体在运行时收缩产生的形变和位移,避免了刚性支撑的应力集中,提高了主机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893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711331510.7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IPC: H05H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导回旋加速器T形内导体螺旋形谐振腔,对称分布于加速器主磁铁谷区,其半腔包括上谐振腔腔体与下谐振腔腔体,上谐振腔腔体与下谐振腔腔体的结构对称相同,上谐振腔腔体与下谐振腔腔体通过第一簧片电性连接;所述下谐振腔腔体包括加速电极Dee板、内杆、螺旋形高频腔腔体、腔体水冷管以及加速电极Dee板水冷管,所述加速电极Dee板与内杆通过螺栓连接,加速电极Dee板的内部设置有加速电极Dee板水冷管;所述螺旋形高频腔腔体的内表面均匀钎焊有腔体水冷管。本发明在满足了谐振腔谐振频率、分布电压以及Q值等物理设计需求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紧凑型高强度谐振腔,有效解决了传统的紧凑型回旋加速器单内杆结构强度不足,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978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810027474.3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液氦温区和常温温区的氦气通道结构,包括氦气通道组件和通道内部隔热组件,通过将常温端向低温端的导热路径转移到冷屏上降低液氦容器的漏热;固体传导漏热:热量从室温端传导到热沉上,热沉通过导热连接件将热量传到导低温超导磁体系统的冷屏上;辐射漏热:由于通道内隔热组件中的热截止挡光板与氦气通道中热沉相接触,液氦辐射漏热的高温面将从室温法兰面变成热截止挡光板和挡光板上,大大降低通道中的辐射漏热;气体传导漏热:氦气气体漏热的高温端也从室温面变成热截止挡光板上,大大降低通道中的气体漏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