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7035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0921686.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768 , H01L23/5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镶嵌工艺中金属阻挡层的选择性沉积。公开了镶嵌工艺中金属阻挡层的选择性沉积,提供了一种形成集成电路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导电特征之上形成刻蚀停止层;在所述刻蚀停止层之上形成电介质层;在所述电介质层中形成开口以显露所述刻蚀停止层;以及使用包括抑制剂的刻蚀剂通过所述开口刻蚀所述刻蚀停止层。在所述导电特征上形成包括所述抑制剂的抑制剂膜。所述方法还包括:沉积延伸到所述开口中的导电阻挡层;在沉积所述导电阻挡层之后,执行去除所述抑制剂膜的处理;以及沉积导电材料以填充所述开口的剩余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97035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0921686.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768 , H01L23/5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镶嵌工艺中金属阻挡层的选择性沉积。公开了镶嵌工艺中金属阻挡层的选择性沉积,提供了一种形成集成电路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导电特征之上形成刻蚀停止层;在所述刻蚀停止层之上形成电介质层;在所述电介质层中形成开口以显露所述刻蚀停止层;以及使用包括抑制剂的刻蚀剂通过所述开口刻蚀所述刻蚀停止层。在所述导电特征上形成包括所述抑制剂的抑制剂膜。所述方法还包括:沉积延伸到所述开口中的导电阻挡层;在沉积所述导电阻挡层之后,执行去除所述抑制剂膜的处理;以及沉积导电材料以填充所述开口的剩余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9572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927448.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02 , H01L21/67 , H01L21/768
Abstract: 一种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该半导体装置通过修改沉积腔室内的电磁场而被制造。在沉积工艺是溅镀工艺的一些实施例中,电磁场可以通过调整第一线圈与安装平台之间的距离而被修改。在其他实施例中,电磁场可以通过从也存在的附加线圈施加或移除功率而被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066072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500647.3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768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的形成方法包含在介电层上方形成阻障层,阻障层中的杂质的浓度随着阻障层延伸远离介电层而增加,以及进行等离子体制程以处理阻障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84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1279170.X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3/528 , H01L21/76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半导体器件的通孔及方法。一种结构包括:第一导电特征,在第一电介质层中;第二电介质层,在第一电介质层之上;以及第二导电特征,延伸穿过第二电介质层以实体接触第一导电特征,其中第二导电特征包括:金属粘附层,在第一导电特征之上并与第一导电特征实体接触;阻挡层,沿第二电介质层的侧壁延伸;以及导电填充材料,在金属粘附层和阻挡层之上延伸,其中导电填充材料的一部分在阻挡层和金属粘附层之间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10660729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500647.3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768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的形成方法包含在介电层上方形成阻障层,阻障层中的杂质的浓度随着阻障层延伸远离介电层而增加,以及进行等离子体制程以处理阻障层。
-
公开(公告)号:CN106952870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710010166.5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76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半导体器件结构的方法。方法包括在衬底上方形成栅极堆叠件、间隔件层和介电层。方法包括去除介电层的第一部分以在介电层中形成第一孔。介电层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一孔下方。方法包括在栅极堆叠件和间隔件层上方形成第一保护层。方法包括在第一保护层上方形成第二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包括金属化合物材料,以及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包括相同的金属元素。方法包括去除介电层的第二部分以形成通孔。方法包括在通孔中形成导电接触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97197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11085479.9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823475 , H01L21/3083 , H01L21/823425 , H01L29/41783 , H01L29/66515 , H01L29/6653 , H01L29/66553 , H01L29/78 , H01L27/02 , H01L21/77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第一栅极堆叠于基底上方。第一栅极堆叠包括栅极电极、设置于栅极电极上方的第一硬掩模(HM)及沿着第一栅极堆叠的侧壁的侧壁间隔物。该方法亦包括:形成第一介电层于第一栅极堆叠上方;形成第二硬掩模于第一硬掩模及侧壁间隔物的顶表面上方;形成第二介电层于第二硬掩模及第一介电层上方;及移除第二介电层及第一介电层以形成沟槽并暴露基底的一部分,而第二硬掩模设置于第一栅极堆叠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42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0368491.5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768 , H01L23/52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一种方法包括在导电特征之上沉积电介质层。图案化电介质层以在其中形成开口。开口暴露导电特征的第一部分。在开口的侧壁上沉积第一阻挡层。导电特征的第一部分在沉积第一阻挡层结束时保持暴露。
-
公开(公告)号:CN11331445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1211593.8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768 , H01L23/5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器件的扩散阻挡部及方法。一种方法包括:在导电特征之上形成绝缘层;蚀刻绝缘层以暴露导电特征的第一表面;用牺牲材料覆盖导电特征的第一表面,其中,绝缘层的侧壁不含牺牲材料;用阻挡材料覆盖绝缘层的侧壁,其中,导电特征的第一表面不含阻挡材料,其中,阻挡材料包括用过渡金属掺杂的氮化钽(TaN);去除牺牲材料;以及用导电材料覆盖阻挡材料和导电特征的第一表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