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的包覆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04549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710089032.3

    申请日:2007-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的包覆装置,能够减少附着在用于向拉拔模侧引导一次包覆光纤的导入孔的内壁或其周边部的附着物的附着,并且能够实现包覆光纤的制造速度的高速化、长尺寸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二次包覆装置(45)包括:筒状导入孔(14),其将一次包覆光纤(17)导入二次包覆用树脂;一次包覆光纤导孔(13),其位于筒状导入孔(14)的后端侧,与筒状导入孔(14)连通,与筒状导入孔(14)同轴状地设置,且内经比筒状导入孔(14)大,筒状导入孔(14)的内径为一次包覆光纤(17)的外径的1.5倍以上2.0倍以下,所述筒状导入孔(14)的长度在1.0mm以上2.0mm以下,一次包覆光纤导孔(13)的深度在2.0mm以上9.0mm以下,后端部的内径A、与筒状导入孔(14)连结的前端部的内径B为B≤A,并且B在7mm以上。

    光纤的包覆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04549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10089032.3

    申请日:2007-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的包覆装置,能够减少附着在用于向拉拔模侧引导一次包覆光纤的导入孔的内壁或其周边部的附着物的附着,并且能够实现包覆光纤的制造速度的高速化、长尺寸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二次包覆装置(45)包括:筒状导入孔(14),其将一次包覆光纤(17)导入二次包覆用树脂;一次包覆光纤导孔(13),其位于筒状导入孔(14)的后端侧,与筒状导入孔(14)连通,与筒状导入孔(14)同轴状地设置,且内经比筒状导入孔(14)大,筒状导入孔(14)的内径为一次包覆光纤(17)的外径的1.5倍以上2.0倍以下,所述筒状导入孔(14)的长度在1.0mm以上2.0mm以下,一次包覆光纤导孔(13)的深度在2.0mm以上9.0mm以下,后端部的内径A、与筒状导入孔(14)连结的前端部的内径B为B≤A,并且B在7mm以上。

    玻璃条的制造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89192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680019909.5

    申请日:2006-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7/00 C03B23/037 C03C2217/72 C03C2218/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条的制造方法,包括:将通过浮法制造的板玻璃表面的还原性异质层的至少一部分去除的还原性异质层去除工序;将去除了所述还原性异质层的至少一部分后的所述板玻璃在加热炉内加热使之软化、并延伸成所希望的厚度而成形玻璃条的加热延伸工序。由此,即使在对通过浮法制造的板玻璃进行加热延伸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平坦度优良的薄壁棒状的玻璃条。

    玻璃条的制造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89193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680019402.X

    申请日:2006-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23/047 B65G2201/0294 C03B23/0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条的制造方法,包括加热延伸工序,其在加热炉内对母材玻璃板进行加热以使其软化,并延伸成所希望的厚度而成形形成玻璃条,在所述加热延伸工序中进行加热,使得所述母材玻璃板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凹状的温度分布。其可以通过利用加热体进行加热来实施,该加热体例如在与母材玻璃板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相对的位置处具有非发热部,在该非发热部的两侧具有发热部。由此,当在加热炉内对母材玻璃板进行加热以使其软化、延伸成希望的厚度而成形形成玻璃条时,可以制造平面度优越的薄壁棒状的玻璃条。

    玻璃条的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89193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680019402.X

    申请日:2006-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23/047 B65G2201/0294 C03B23/0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条的制造方法,包括加热延伸工序,其在加热炉内对母材玻璃板进行加热以使其软化,并延伸成所希望的厚度而成形形成玻璃条,在所述加热延伸工序中进行加热,使得所述母材玻璃板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凹状的温度分布。其可以通过利用加热体进行加热来实施,该加热体例如在与母材玻璃板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相对的位置处具有非发热部,在该非发热部的两侧具有发热部。由此,当在加热炉内对母材玻璃板进行加热以使其软化、延伸成希望的厚度而成形形成玻璃条时,可以制造平面度优越的薄壁棒状的玻璃条。

    玻璃条的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89192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680019909.5

    申请日:2006-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7/00 C03B23/037 C03C2217/72 C03C2218/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条的制造方法,包括:将通过浮法制造的板玻璃表面的还原性异质层的至少一部分去除的还原性异质层去除工序;将去除了所述还原性异质层的至少一部分后的所述板玻璃在加热炉内加热使之软化、并延伸成所希望的厚度而成形玻璃条的加热延伸工序。由此,即使在对通过浮法制造的板玻璃进行加热延伸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平坦度优良的薄壁棒状的玻璃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