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57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80057881.9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IPC: C22F1/0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制造不易产生生长的铅蓄电池用正极的铅合金。铅合金含有0.4质量%以上且2质量%以下的锡和0.004质量%以下的铋,剩余部分由铅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另外,通过X射线衍射法对上述铅合金的表面进行分析而制成的极点图中的Cube方位{001}<100>的衍射强度为通过X射线衍射法对纯铅的粉末进行分析而制成的极点图中的随机方位的衍射强度的4倍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812524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180014961.2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7/292 , H01B3/301 , H01B3/306 , H01B3/421 , H01B3/427 , H01B7/0233 , H01B7/28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绝缘破坏电压良好的发泡电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发泡电线中,发泡绝缘层2由具有耐热性的热塑性树脂形成、且平均气泡径为5μm以下。发泡绝缘层2的有效相对介电常数可以为2.5以下,发泡绝缘层2优选由聚苯硫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醚酮和热塑性聚酰亚胺的任意一种形成,更优选由结晶性热塑性树脂形成。进一步地,可以在相对于发泡绝缘层2为外侧处具有未发泡的外侧皮层、或在相对于发泡绝缘层2为内侧处具有未发泡的内侧皮层、或者可具有这两者。
-
公开(公告)号:CN11603417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80056879.X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能够制造难以产生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正极用铅层的腐蚀的铅蓄电池用正极的铅合金。铅合金含有0.4质量%以上且2质量%以下的锡、以及0.004质量%以下的铋,余部由铅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另外,对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法对上述铅合金的表面进行分析而创建的晶体取向分布图进行图像解析,提取晶体取向差为5°以上的晶粒间的取向差边界与在指定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的交点,在测量了所提取的交点中邻接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上述距离的平均值为50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5136381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80013668.8
申请日:2021-02-12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IPC: H01M10/48 , H01M10/42 , H02J7/00 , G01R31/392
Abstract: 一种蓄电池系统的劣化判定装置,该蓄电池系统将多个蓄电池串联地连接而成的蓄电池列多列地并联连接,所述蓄电池为双极型铅蓄电池,多列所述蓄电池列相互通过位于所述蓄电池列的端部的所述蓄电池及位于所述蓄电池列的中途的所述蓄电池而被并联连接,由此所述蓄电池系统被分割为多个蓄电池列块,该劣化判定装置具备:电流传感器,在所述蓄电池的充电停止时或者放电停止时,测定在各个所述蓄电池列块中的所述蓄电池列之间产生的循环电流;测量控制部,收集所述电流传感器测定出的循环电流的值;以及蓄电池状态判定部,根据收集到的循环电流的值来判定所述蓄电池列块内的所述蓄电池的劣化产生的有无。
-
公开(公告)号:CN1167111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80082526.7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彰 , 中岛康雄 , 须山健一 , 田中広树 , 古川淳 , 西久保英郎 , 山田惠造 , 米克洛斯·豪拉皮 , 博通德·马罗斯福 , 阿科什·贡博什 , 大卫·塔特赖 , 特尼亚·吉多福尔维-科瓦奇 , 佐尔坦·瓦尔加
IPC: H01M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密封结构可靠地防止电解液从电池单元内向外部漏出的双极型蓄电池。双极型蓄电池(100)具备多个电池单元部件(150)、以及形成单独地收容多个电池单元部件(150)的多个电池单元(160)的多个框架单元(110)、(120)、(130)。多个框架单元(110)、(120)、(130)由在电池单元部件(150)的层叠方向上交替地配置透光性树脂材料制的框架单元(130)、(110)和光吸收性树脂材料制的框架单元(110)、(120)而成。在电池单元部件(150)的层叠方向上相邻的透光性树脂材料制的框架单元(130)、(110)与光吸收性树脂材料制的框架单元(110)、(120)通过熔接部(140)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13638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80013668.8
申请日:2021-02-12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IPC: H01M10/48 , H01M10/42 , H02J7/00 , G01R31/392
Abstract: 一种蓄电池系统的劣化判定装置,该蓄电池系统将多个蓄电池串联地连接而成的蓄电池列多列地并联连接,所述蓄电池为双极型铅蓄电池,多列所述蓄电池列相互通过位于所述蓄电池列的端部的所述蓄电池及位于所述蓄电池列的中途的所述蓄电池而被并联连接,由此所述蓄电池系统被分割为多个蓄电池列块,该劣化判定装置具备:电流传感器,在所述蓄电池的充电停止时或者放电停止时,测定在各个所述蓄电池列块中的所述蓄电池列之间产生的循环电流;测量控制部,收集所述电流传感器测定出的循环电流的值;以及蓄电池状态判定部,根据收集到的循环电流的值来判定所述蓄电池列块内的所述蓄电池的劣化产生的有无。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822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8507.4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3/306 , H01B3/303 , H01B3/305 , H01B7/0233
Abstract: 一种绝缘电线,其为导体的外周被绝缘皮膜包覆而成的绝缘电线,其中,该绝缘皮膜由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该绝缘皮膜具有微细的气孔。
-
公开(公告)号:CN102812524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80014961.2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7/292 , H01B3/301 , H01B3/306 , H01B3/421 , H01B3/427 , H01B7/0233 , H01B7/28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绝缘破坏电压良好的发泡电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发泡电线中,发泡绝缘层2由具有耐热性的热塑性树脂形成、且平均气泡径为5μm以下。发泡绝缘层2的有效相对介电常数可以为2.5以下,发泡绝缘层2优选由聚苯硫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醚酮和热塑性聚酰亚胺的任意一种形成,更优选由结晶性热塑性树脂形成。进一步地,可以在相对于发泡绝缘层2为外侧处具有未发泡的外侧皮层、或在相对于发泡绝缘层2为内侧处具有未发泡的内侧皮层、或者可具有这两者。
-
公开(公告)号:CN116802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80092409.9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IPC: H01M10/18
Abstract: 提供一种双极型蓄电池,通过牢固地接合保持电池部件的各板,从而能够防止电解液泄漏到外部、机械强度降低,以确保电池内部的气密性、机械强度,并且在减少部件数量的同时实现紧凑化。双极型蓄电池(1)具备:内部用框架单元(11),由一个面上设置正极(120)且另一个面上设置负极(110)的双极板(111)、以及设置于双极板(111)的周缘部的内部框边(112)构成,内部用框架单元(11)层叠有多个,邻接的内部框边(112)之间被焊接,其中,内部框边(112)的宽度(L1)的值相对于表示之间的焊接的深度的值的比率为2.7倍以上且16.0倍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61140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80055203.9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IPC: H01M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双极型蓄电池即使因为由电解液含有的硫酸引起的腐蚀而在正极产生增长,电解液也难以浸入正极与粘接剂的界面,从而难以导致电池性能降低。该双极型蓄电池(1)具备双极电极(130),该双极电极(130)具有正极(120)及负极(110)和双极板(111),所述双极板(111)的一个面设置有正极(120)、另一个面设置有负极(110),其特征在于,双极电极(130)具备覆盖部件(150),该覆盖部件和正极(120)的与粘接于双极板(111)的面对置的面的周缘部(120a)紧贴,并将周缘部(120a)覆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