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线材的连接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2606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880013591.2

    申请日:2018-02-27

    Abstract: 一种在基材(1)的单面侧形成有氧化物超导导体层(3)的两根超导线材(10A、10B)彼此间的超导线材的连接结构(100),在两根超导线材(10A、10B)的连接端部处,氧化物超导导体层被面对面地接合,以在超导线材的厚度方向上从一方的超导线材(10A)遍及至另一方的超导线材(10B)的方式设有加强用埋入件(6)。利用该加强用埋入件(6),提高了相对于连接端部处的剪切方向上的应力的强度,与此相伴,线材的连接强度提高。

    超导线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3597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80001902.0

    申请日:2013-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2/06 H01B13/30 H01L39/125 H01L39/24 H01L39/24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导线,其可以维持不必实施机械抛光等就能够实现的基板表面的平滑性及高密合强度,同时可以得到良好的临界电流特性。该超导线为如下构成:将原料溶液涂布在轮廓最大高度Rz为10nm以上的基板10上由此形成第1中间层21,第1中间层21的表面平滑性得以提高,在第1中间层上所形成的第2中间层22的取向性和平滑性得以提高,并且氧化物超导层30的临界电流也得到了提高。另外,该超导线还为如下构成:通过以2层以上的涂布薄膜层21i的形式形成第1中间层21、并按照最上层的涂布薄膜层的膜厚薄于最下层的涂布薄膜层的膜厚的方式进行成膜,和/或通过使最上层的涂布薄膜层所使用的原料溶液的浓度小于最下层的涂布薄膜层所使用的原料溶液,由此来提高第1中间层21的表面平滑性。

    超导线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35978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380001902.0

    申请日:2013-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2/06 H01B13/30 H01L39/125 H01L39/24 H01L39/24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导线,其可以维持不必实施机械抛光等就能够实现的基板表面的平滑性及高密合强度,同时可以得到良好的临界电流特性。该超导线为如下构成:将原料溶液涂布在轮廓最大高度Rz为10nm以上的基板10上由此形成第1中间层21,第1中间层21的表面平滑性得以提高,在第1中间层上所形成的第2中间层22的取向性和平滑性得以提高,并且氧化物超导层30的临界电流也得到了提高。另外,该超导线还为如下构成:通过以2层以上的涂布薄膜层21i的形式形成第1中间层21、并按照最上层的涂布薄膜层的膜厚薄于最下层的涂布薄膜层的膜厚的方式进行成膜,和/或通过使最上层的涂布薄膜层所使用的原料溶液的浓度小于最下层的涂布薄膜层所使用的原料溶液,由此来提高第1中间层21的表面平滑性。

    超导线材的连接结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2606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80013591.2

    申请日:2018-02-27

    Abstract: 一种在基材(1)的单面侧形成有氧化物超导导体层(3)的两根超导线材(10A、10B)彼此间的超导线材的连接结构(100),在两根超导线材(10A、10B)的连接端部处,氧化物超导导体层被面对面地接合,以在超导线材的厚度方向上从一方的超导线材(10A)遍及至另一方的超导线材(10B)的方式设有加强用埋入件(6)。利用该加强用埋入件(6),提高了相对于连接端部处的剪切方向上的应力的强度,与此相伴,线材的连接强度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