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管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2528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015869.9

    申请日:2020-01-0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可抑制排气气体产生紊流的具有双重管结构的排气管。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排气管具有双重管和保持部件,双重管包括内管和外管,保持部件配置在内管的外周面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空隙中。保持部件配置在双重管的至少一个端部处。在双重管的配置有保持部件的端部,内管的外周面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的在内管的开口处的径向间隔距离小于内管的外周面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的在配置有保持部件的区域处的径向间隔距离。

    消音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3861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780003270.X

    申请日:2017-01-17

    Abstract: 一种消音器,其具备内管、以及与内管一起构成双重管的外管。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空隙,在双重管的第一端部,将内管与外管之间堵塞,在双重管的第二端部,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开口,经由开口使空隙与排气流路相通。内管的形状形成为,以外管的内周面的位置作为基准,使内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配置在相对于基准而靠向内周侧的位置,由此构成了上述空隙。

    消音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8085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0068427.8

    申请日:2019-01-2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能够应对多种频率的双重管结构的消音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具有内管和外管的消音器。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空隙。在第2端部处,于内管设置有与外管相连接的开口,并且,空隙经由开口而与排气流路相通。内管具有第1外周表面以及第2外周表面,第2外周表面构成开口,并且比第1外周表面靠内侧。通过使第1外周表面与外管的内周表面相接触而封闭内管和外管之间。在第1外周表面和外管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空隙的一部分。在内管的外周表面设置有使内管与空隙连通的至少一个连通孔。

    消音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50495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80011031.4

    申请日:2016-01-13

    Abstract: 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壳部件,该外壳部件具有入口和出口;排气路径,该排气路径由多个排气路径用板状部件形成,并将从入口进入的废气导向出口,其中,多个排气路径用板状部件通过冲压成形而形成为预定的形状,并在外壳部件的内部于层叠方向上层叠;以及至少一个分隔部,该至少一个分隔部为通过冲压成形而形成为预定的形状的至少一个板状部件,并且在排气路径的内部将用于进行消音的消音空间与其他空间隔开,至少一个分隔部具有将流动于排气路径的废气导向消音空间的多个孔部,并且与多个排气路径用板状部件一起在层叠方向上层叠。

    消音器以及消音器的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4793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1572420.9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消音器和消音器的制造方法,消音器具有:壳体,壳体呈筒状,并且包括中央部、第1筒部和第2筒部,第1筒部和第2筒部以中央部为中心而分别配置在壳体的两侧,且第1筒部的直径以及第2筒部的直径小于中央部的直径;插入第1筒部的第1管;以及插入第2筒部的第2管。本公开的消音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第1管已插入到第1筒部的状态下,通过缩径在壳体形成第2筒部;以及将第2管插入第2筒部。

    消音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8085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068427.8

    申请日:2019-01-2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能够应对多种频率的双重管结构的消音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具有内管和外管的消音器。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空隙。在第2端部处,于内管设置有与外管相连接的开口,并且,空隙经由开口而与排气流路相通。内管具有第1外周表面以及第2外周表面,第2外周表面构成开口,并且比第1外周表面靠内侧。通过使第1外周表面与外管的内周表面相接触而封闭内管和外管之间。在第1外周表面和外管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空隙的一部分。在内管的外周表面设置有使内管与空隙连通的至少一个连通孔。

    排气管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2528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015869.9

    申请日:2020-01-0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可抑制排气气体产生紊流的具有双重管结构的排气管。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排气管具有双重管和保持部件,双重管包括内管和外管,保持部件配置在内管的外周面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空隙中。保持部件配置在双重管的至少一个端部处。在双重管的配置有保持部件的端部,内管的外周面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的在内管的开口处的径向间隔距离小于内管的外周面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的在配置有保持部件的区域处的径向间隔距离。

    消音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3861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80003270.X

    申请日:2017-01-17

    Abstract: 一种消音器,其具备内管、以及与内管一起构成双重管的外管。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空隙,在双重管的第一端部,将内管与外管之间堵塞,在双重管的第二端部,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开口,经由开口使空隙与排气流路相通。内管的形状形成为,以外管的内周面的位置作为基准,使内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配置在相对于基准而靠向内周侧的位置,由此构成了上述空隙。

    消音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5049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1031.4

    申请日:2016-01-13

    Abstract: 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壳部件,该外壳部件具有入口和出口;排气路径,该排气路径由多个排气路径用板状部件形成,并将从入口进入的废气导向出口,其中,多个排气路径用板状部件通过冲压成形而形成为预定的形状,并在外壳部件的内部于层叠方向上层叠;以及至少一个分隔部,该至少一个分隔部为通过冲压成形而形成为预定的形状的至少一个板状部件,并且在排气路径的内部将用于进行消音的消音空间与其他空间隔开,至少一个分隔部具有将流动于排气路径的废气导向消音空间的多个孔部,并且与多个排气路径用板状部件一起在层叠方向上层叠。

Patent Agency Ranking